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304537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岔的养护及维修毕业设计(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岔的养护及维修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

2、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

3、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摘 要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列车通过道岔时的晃车现象比较普遍,对道岔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

4、养护维修办法。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线路周期性与随机性变化叠加引起的线路晃车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道岔处更为明显,控制线路晃车发生已成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通过日常检查、保养、维修,对道岔病害的产生和整治,提出了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道岔是一机车车辆从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轨道连接设备,道岔是复杂的连接设备,过岔速度直接影响列车的通过速度,道岔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在铁路线路设中,道岔是铁路轨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岔本身构造复杂,强度较低、零件多、受冲击大、容易变形、磨耗,造成列车晃车病害,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制约列车行车速度和行驶平稳的重要原因。关键词:道岔;病

5、害;整治;养护;效果- III -目 录摘 要I引 言11、道岔的结构21,1道岔的主要结构21.1.1转辙器构造21.1.2转辙器部分的主要尺寸21.1.3辙叉构造21.1.4 护轨31.1.5辙叉主要尺寸31.2道岔转换设备41.2.1内锁闭道岔转换设备41.2.2分动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41.3岔枕扣件42、道岔铺设52.1确定提速道岔铺设的位置52.2轨料卸车52.3道岔的预铺52.3.1预铺方案52.3.2搭设组装平台52.3.3道岔上台组装:52.3.4预铺道岔的注意事项52.3.5扣件及垫板安装的要求62.3.6可动心轨辙岔组装要求62.4无缝道岔的焊接62.5旧道岔的拆除62.6

6、道床处理72.7道岔纵横移动72.8道岔的下落就位72.9道岔联结72.10整修调试82.11开通线路83、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83.1道岔病害及相关分析83.2常见病害83.3道岔出现的病害分类93.3.1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93.3.2道岔运营中产生的典型病害93.4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93.4.1道床翻浆冒泥93.4.2钢轨检查方面103.4.3环境及其他影响因素113.5大提速后工务面临的问题及探讨113.5.1工务的不利因素113.5.2管理体制弱点明显123.5.3线路病害整治量大123.5.4存在问题的探讨13结 论15致 谢16参 考 文 献17- V -西安铁路职

7、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引 言为了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需要,提高道岔作业质量是保障列车运行速度、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的主要任务。制约列车运行速度和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道岔作业质量及结构状态是否良好等。为了提高道岔作业质量,保证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本人以自己的经历,就如何提高道岔保养质量、保证列车平稳行车、减轻列车过岔时产生的晃车,浅谈一些方法和措施。在维修养护方面处理不当 ,也会使提速道岔产生病害。例如:工务作业人员对提速道岔的日常维修养护认识不足 ,主观地认为提速道岔不需要进行全面起道捣固;对提速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 ,没有采取相应的整治方法与措施;维修养护使用的机工具无法适应设备

8、更新的要求;工务作业人员对病害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 ,导致病害逐步化等。 由于现场铺设位置不当、前后方向不良、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造成前后线路衔接不良。列车通过道岔时,发生车体摇晃,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破坏,促使道岔方向进一步变化。 1、道岔的结构1,1道岔的主要结构1.1.1转辙器构造1.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是在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如下构造方面与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相同:(1)尖轨用矮型特种断面钢轨制造,强度和刚度大大增加。(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采用藏尖式结构,避免了尖轨尖端背车轮撞击。(3)尖轨跟端用摸压成形工艺制成60k

9、g/m钢轨断面,尖轨与辙叉连接轨可采用普通接头夹板联结或焊接,大大提高了辙跟稳定性。 2.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与60kg/m12号单开道岔相比,在结构上有了改进:(1)尖轨长度有11300mm加长到13880mm,尖轨在理论课弯段轨底不作刨切,增加了尖轨强度,可避免尖轨在削弱断面处伤损。(2)两尖轨之间不设连接杆,采用分动方式转换,降低了尖轨的转换阻力,解决了长期以来原11300mmAT尖轨转换阻力大和反弹等问题。(3)在尖轨跟部设有限位器。(4)焊接板在垫板上的滑床太板厚度为27mm。(5)滑床板在基本轨位置出1:40的轨底坡,尖轨在轨底面出1:40的轨底坡。(6)侧向尖轨采用切

10、线型曲线尖轨;对侧向行车较多,尖轨侧向磨耗严重的道岔,可采用特殊设计的耐磨尖轨。1.1.2转辙器部分的主要尺寸(1)尖轨长度为13880mm。第一牵引点距实际尖端为380mm,动程为160mm;第二牵引点距第一牵引点5400mm,动程为75mm,满足t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65mm(2)轨距:除尖轨轨头外刨切范围侧股轨距有不大于13mm构造加宽外(轨头刨切部分中间部位侧股轨距最大加宽13mm),其余各部分轨距1435mm。1.1.3辙叉构造1.固定性辙叉: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的辙叉构造方面与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基本相同,但结构上又有了改进。(1)翼轨缓冲段冲击角有原来的46秒

11、减少为34秒。(2)锰钢辙叉心轨设1:20轨底坡,翼轨的趾、跟部设1:40轨底坡,直接铸造成型或机加工成型。(3)护轨垫板厚度为25mm,采用160Mn合金钢,安全储备大,可防止护轨垫板断裂。(4)为了 和动力冲击作用,锰钢辙叉下设有5mm后的橡胶垫板,在混凝土岔枕与垫板间设10mm后的橡胶垫板。2. 可动心轨辙叉(1)长、短心轨均用60AT轨制造,长心轨与短心轨之间用间隔铁联结。(2)采用60kg/m钢轨制造的加长翼轨,在长心轨跟部设三个双孔间隔铁,用6各半径27高强度螺栓与长翼轨联结,增设辙叉整体稳定性,通过间隔铁的摩阻力传递区间的钢轨温度力,能有效阻止长心轨位移,一适应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铺

12、设。(3)心轨转换采用两点牵引机外锁闭装置。(4)长、短心轨的顶面均刨切长1:40的轨底坡,在长心轨跟端成形段的起点按1:40扭转,以便于区间钢轨相连接。(5)翼轨采用60kg/m钢轨制造,在对应长心轨转换凸缘部位,翼轨内侧轨底设有宽度为55mm的切口,该切口削弱了翼轨截面。(6)翼轨与心轨密贴段之前设1:40轨底坡,密贴段之前通过长度为400mm的过渡段将以轨扭转成平坡。(7)叉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设1:40轨底坡。1.1.4 护轨护轨用50kg/m钢轨制造,采用H型弹条分开式结构,护轨顶面高出基本轨12mm。护轨的主要尺寸:护轨直、侧向的通过速度不同,因此护轨采用缓冲段不等长结构

13、。直向护轨缓冲段的冲击角50秒改为30秒,直、侧向护轨长分别定为6900mm和4800mm。可动心轨辙叉可不设护轨,但侧向要设置长度为5400mm的防磨护轨,以防止心轨侧面磨耗而影响直股密贴。1.1.5辙叉主要尺寸1.固定型辙叉主要尺寸以接头夹板螺栓为控制条件,按岔枕间距为600mm排列,趾距和跟距地实际采用值分别为n=2038mm,m=3954mm,固定辙叉的全长为n+m=5992mm。2.可动心轨辙叉主要尺寸辙叉咽喉为124mm。长心轨实际尖端离辙叉咽喉50mm。长心轨长度根据转换条件、岔枕排列、跟端结构等技术要求,定为10796mm。短心轨滑动端起点对应长心轨可弯中心,尖轨至轨头整宽段与

14、长心轨铁合组装,有计算得出短心轨长度为6588mm。1.2道岔转换设备所谓道岔锁闭就是把道岔可移动的部件(如尖轨或心轨)固定在某个开通位置,当列车通过时,不受外力作用而改变。道岔的锁闭按其锁闭方式可分为内锁闭和外锁闭。1.2.1内锁闭道岔转换设备当道岔有转辙机带动转换至某个特定位置后,转辙机内部进行锁闭,有转辙机动作杆经外部杆件对道岔实现位置固定。实质上,内锁闭方式所部道岔时对道岔可动部分进行间接锁闭。1.2.2分动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当道岔有转辙机带动转换至某个特定位置后,通过本身锁依附的锁闭装置,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或心轨与翼轨密贴夹紧并固定,称为道岔的外锁闭。由于外锁闭道岔的两根尖轨之间没有连接杆,在道岔转换过程中,两根尖轨时分别动作的,所以又称为分动外锁闭道岔。1.3岔枕扣件(1)木岔枕和混凝土岔枕均采用1型或111型弹条分开式扣件。(2)扣件调距量为+8,-12。(3)垫板用钢板制成,承轨部分出1:40的轨底坡,两侧焊接铸钢弹条轨底座,钢轨中轴线下垫板的截面,标准木岔枕为190mmX25mm,混凝土岔枕为170mmX20mm(4)垫板与岔枕的联结,木岔枕采用螺纹道钉;混凝土岔枕采用预埋塑料套管及螺栓,不用硫防锚固。(5)出尖轨、心轨外,道岔的钢轨下及垫板下均设弹条垫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