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30379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附件2文献综述一、前言(一)研究意义今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经历了连年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解决大学生的就业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独立学院扩招步伐更加迅猛。近10年来,独立学院的数量已增至318所,其最新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可谓发展迅猛。但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因为改革力度的加大,削减多余人员,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多;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下,无论你什么时候毕业,就业的压力都没有减少。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加

2、大,就业困难与不少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存在着不恰当的就业观念,或者说是不恰当的职业价值观有关,很多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反差。观念上的问题急需理论上的研究深入,同时积极的反作用于实践,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对于高校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很有帮助。为此,本研究从这个角度出发,选择独立学院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以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帮助独立学院大学生转换就业观念,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理论

3、和实践上的帮助。(二)研究内容介绍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本人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有关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3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4基于文献的认识。二、有关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一)价值观的定义对价值观的定义进行界定和澄清对进一步研究和理解职业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价值观是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过探讨,而对价值观的定义也会随着学科、视角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教育学关注影响价值观形成和改变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及

4、其教育干预,心理学则关注价值观的心理结构、过程、功能及其测量。布赖特怀特和斯科特(Valerie A. Briithwaite&William A.Scott, 1990)则认为:“价值观是深植人心的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向,并为其过去的行为提供解释”。近年来活跃于西方价值观研究领域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施瓦茨(Shalom H.Schwartz,1998)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观是合乎需求的超越情境的目标,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或其他社会存在中起着指导原则的作用”。哈斯塔德等人(Halstead, j.mark, 2000)认为价值观一词被用来表示人们所倾向的原则和基本的信条

5、,这些原则和信条被用作人们行为的指导,也是人们判断某些行为是否是好的或信得的标准。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黄希庭等把价值观界定为人们用来区分好坏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1994)。宁维卫提出价值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内容,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的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1996)。许燕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要素(1998)。幸志勇、金盛华把大学生所理解的价值观初步界定为:价值观是人们在目标确定、手段选择、规则遵循方面

6、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2006)(二)职业价值观的概念职业价值观是在价值观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次级概念,也是现在职业发展研究和价值中的热门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者们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对职业价值观(work values)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斯瓦兹(Schwartz,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下定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但是他过于强调了职业的外在报酬价值即职业价值观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职业价值观的内在价值以及其它外在价值。罗斯(Ros,1999)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下定义,

7、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易里哲(Elizur,1984)从工作结果的角度下定义,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这三个界定都是针对已经参加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分析,并没有涉及到准就业群体即在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这也是不同研究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所做的理解的典型,所以有必要借鉴对准就业群体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国内学者也各自提出了职业价值观的操作性定义。楼静波(1990)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

8、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宁维卫(1991)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优势、意义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黄希庭等(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俞文钊(1996)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乃至整个人生所产生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刘璐俐(1997)认为,职业价值观为个人选择工作时所秉指的价值观,指在发展过程中个人对职业生活的能力意愿及态度倾向,形成一种动力系统,以支持或引导个人行为的趋势,它不仅对工作适应有很大影响,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凌文辁等(

9、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廖泉文(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态度。余华等(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刘广珠(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与工作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意义、

10、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有意义的、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构成职业价值观系统。喻永红(2003)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动力作用的成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而总结比较全面和操作性强,并且被引用较多的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是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但

11、决定了人们的择业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它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变化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它属于个性倾向范畴。 学者们在不同的层次上概括了职业价值观的含义,国外的学者更关注职业价值观的具体外在表现,而国内学者则从更抽象的层面来理解职业价值观,把它看为是个性倾向性系统的一部分。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人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优点、意义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三)职业价值观的结构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常常是职业价值观问题探讨的重点和热点,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不同的是国外学者往往先提出

12、自己的观点后进行实证研究,而国内学者多借鉴国外的测量工具,本土化的研究稍欠缺。 国外学者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两分法。赫兹伯格(1951)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这种观点影响深远应用广泛。但是,许多研究者对此划分方法的全面性持怀疑态度,正如塞吉(Sagie)等人1996所总结的那样,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内外职业价值的界定是不同的。2三维度观点。塞普尔(Super,195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则在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全面而简明的划分方法,他把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

13、在价值和社会价值三种。易里哲(Elizur,1984)所划分的情感、认知、工具三个维度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划分的与阿尔得夫的划分类似的一种三维度划分方法。3四维度划分法。这是最著名的职业价值观维度的划分方法,舍克斯(Surkis,1992)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四个维度,他把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1994年罗尼(Rone,1994)通过对七个国家职业价值观的跨文化研究中得出了职业价值观的两个划分维度:个体集体、物质精神,并且依据其把职业价值观分为与马斯洛、阿尔得夫、赫兹伯格和麦克莱兰等人的需要理论相印证的四类:以个人为中心、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的职

14、业价值,以集体为中心、人本主义的社会的职业价值,以个体为中心、物质主义的自尊职业价值,以集体为中心、物质主义的生理安全的职业价值。细一分析,这四类正好与舍克斯的内在、社会、威望和外在四类职业价值观相对应。 4其他。另外oconnor和Kinname(196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6个维度: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关系、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和创造性。Rathe在职业价值观训练方案-价值澄清方案中,归纳了10个方面的职业价值观因素:待遇、福利、环境、学以致用、工作时间、休闲、升迁、同事、自主。 国内,赵喜顺(1984)首先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和经济型。

15、宁维卫(1991)抽取了五个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台湾学者王从桂(1992)把职业价值观分为工作目的价值和工作手段价值。郑伦仁(1996)根据宁维卫修订的问卷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但是二人的研究都是以修订的塞普尔的量表为研究工具的,当然也脱离不了他的理论框架。凌文辁(1999)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作了较系统的实证研究,他从分析中得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三个因素: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余嘉元(2000)则对工作价值观的结构进行了一个实证研究,得出工作价值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方面从工作行为结果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情感的、认知的、物质的和信仰的;另

16、一方面从与任务完成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资源性和报酬性的,但他的这种划分仍以易里哲存1984年的划分为其基础的。余华等(2000)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职业价值、外在职业价值、外在职业报酬。马剑虹(1998)和倪陈明(2000)的研究,也抽取了职业价值观的三个因素:组织环境、工作评价、个人要求。刘广珠(2001)作了实证研究,把职业价值观分为自主、进修、升迁、学以致用、环境、待遇、同事、福利、工作时间、休闲。胡晓莺(200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八个方面: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单位发展、人际关系、经济报酬、成就声望、地理环境、家庭影响。王立新等(2003)将职业价值观结构分为:人际关系、自我发展、贡献、威望、家族、物质生活。 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是近年来职业价值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研究者关注了职业价值观的不同层面,到目前为止,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四)职业价值观的测量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有心理测量和面谈法。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