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30179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山不老》说课、教学设计、反思.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山不老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青山不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第16课青山不老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从三维目标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以读代讲,体验感悟。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抓住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3、学生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设计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利用课件在课堂上多读,善读,每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用什么方式读要有明确的目标。 2、说学法:让学生通过导语要求来学习课文内容,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二)从课前导语找出问题,展开阅读教学。 我着重引导学生解决自读学习目标中的三个问题。导读的三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同时也揭示了课文的中心。前两个问题“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通过读,学生都能找到答案(板书:奇迹,背景险恶,艰

4、辛)。让学生在读、画、议、说的学习方式中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这样的设计意图是从语文学习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人人都有实践的机会。交流这两个问题时,我主要以读代讲,用读去体会。在读中感受老人的艰辛和决心,在读中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相溶升华。对最后一个问题“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将通过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来分散难点。重点从理解“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主句话的意思来体会“青山是不会老”的含义。 (三)利用课件,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5、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出示课件老人的图片及资料,面对这么一位可敬的老人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还想对别人说点什么?你们自己又该做点什么?最后布置作业:1、动笔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为了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动手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就是本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导语中三个问题的解答,也点明了青山不老的含义。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

6、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2.、过程和方法:(1)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2)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同学们见到过山吗?见到过青山吗?板书课题“青山不老”?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次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导语,找出自学要求。2、先解决“这位

7、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

8、怎样的一个奇迹?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3)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4、

9、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学习第二自然段)女生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男生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2)体验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男生读,全班交流体会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读一读。(3)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

10、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1、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学生交流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前面学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决问题。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

11、山,可以与山水共存;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2、小结并指导朗读: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3、总结: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读最后一句话。五、拓展阅读,补充有关青山老人的资料。附板书设计: 创造奇迹- 16、

12、青山不老 背景:险恶 艰辛 (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老人:默默奉献 造福他人 青山不老反思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后根据作业反馈,我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导语质疑统领,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

13、,“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

14、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配乐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四、拓展阅读加深感悟。课堂上利用最后几分钟的时间,回顾总结全文,并阅读了有关青山老人的背景资料,深化了文章主题,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学生完成的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的学习。 六、存在不足、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2、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较多,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较多,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3、图片、文本及背景音乐结合的不够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