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301623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5篇(精选)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当下的教育中,呼声很高,也有许多的先行者在尝试探索,无论是国学经典诵读,还是节庆仪式教育,汉服汉式礼仪的重现,都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篇1 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育局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

2、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书香校园、活力校园、魅力校园”为发展目标,努力将学校建成具有地域优势与特色的新型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领导小组 组长:陈家俊 副组长:杨发良、王志军、单正元 成员:雍其龙、诸应贵、骆宝正、金如意、各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

3、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3、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本着“景景皆思悟,处处皆育人”的工作思路,精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竭力让每面墙壁都说话,各个角落都育人。 四、整体思路 本着“追求高品位,和谐大发展”的建设理念,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具有人文性,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一)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1、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

4、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校园布局。我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楼、生活区、运动场尽显雄浑之美;花圃、草地、生态池,又不失灵秀之美。 3、校门。校门即将兴建,建成后的校门给人一种异彩纷呈的愉悦,给人一种执着进取、催人奋进的力量。计划在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时刻警醒师生。 4、教学楼。教学楼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场所,美化了教学环境,更能让教学楼内的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身影,从而增加凝聚力、集体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要主题

5、鲜明,内容丰富,时刻提醒师生自我管理,激励师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动力。 5、走廊文化。突显办学特色及走廊个性,设计新颖、创意独特,要和学校特定的文化氛围相协调,并以“整体性、适宜性、安全性、动态性”为原则,创建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走廊文化,体现“走廊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例文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构建具有百小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愿景目标: 1、凝炼学校精神文化。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十大系列,突出环境教育功能,凸现人文氛围,丰富精神生活,提

6、高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愉悦,感受成长的快乐。培育学生“自主管理做主人,自主教育做新人,自主学习做能人,自主锻炼做强人”,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2、创建校本教研文化。形成浓厚的教科研风气,使教科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在教研中寻找工作的乐趣,在科研中获取生命的价值,从而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自主发展。 3、全面深入创立“新型课程、新型课堂、新型班级、新型校园”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四新”文化,“_”后期,成为省市知名的“四新”品牌学校。 三、整体规划: (一)一个精神引领: 积极营造团队精神文化,以“校园精神三句话”和“百花形象十六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7、。 校园精神三句话: 第一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争当(创新人才); 第二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敢说(我能行); 第三句:从小立志兴中华(长大建功走天下); 每日晨会升旗全体学生必呼,引导、鼓舞、激励每一个学生。 百花形象十六字: 团结进取、敬业奉献、追求卓越、高效创新。 统领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引导、提升、鞭策每一位教师。 (二)两项主体建设: 1、以校本教研为切入口,创建自我反思、合作共创的教师文化。 2、以新型课程为载体,营造自我体验、自主发展的学生文化。 (三)十大系列创新: 建立以符合时代特点、学生个性的新校园文化十大系列:校徽、校像、校花、校训、校歌、校舞、

8、校仪、校操、校报、校电视台。将教书育人的丰富内涵孕育其中,影响激励每个孩子。 1、校徽百花争春; 7、校仪小百花仪仗队。 2、校像我爱祖国我爱党; 8、校操我真的很棒(低)。 3、校花一串红;快乐跳跳跳(中)。 4、校训文明、勤奋;雏鹰展翅(高) 5、校歌飞向祖国的明天; 9、校报百花园 6、校舞我是一棵苗; 10、校电视台小百花电视台。 (四)四新文化构建: 新型课程随着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充实大课表的管理内容(三级课程管理和长短课结合、大课间、大活动的安排),二次开发整合原有课程资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课程结构,成为受学生欢迎、家长和专家认可的、适

9、合现代发展需要的充满活力和张力的新型课程。(20_年完成) 新型课堂其特点是: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活跃的对话互动,自主思考的探究合作,“三维”落实的教学实效,成为教师研究的工作室,学生演练的大舞台,师生智慧碰撞、动态生成的快乐课堂。(20_年基本完成) 新型班级其特点是:知荣明耻的班风,团结友爱的集体,温馨活跃的班级文化,身心双健的群体,成为每个孩子“我进步,我成长”快乐大家庭。(20_年基本完成) 新型校园其特点是:和谐的文明校风,净美的成长环境,多彩的文化墙,活跃的社团活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灵动的精神家园。(20_年基本完成) (五)主题活动设计: 活动年: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

10、活动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周:趣味体育健身周,欢乐圣诞英语周; 自主管理值日周,班级文化展示周。 活动日:校园文化开放日、纪念日、节庆日。 四、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校长是校园文化的引领者,亲自构建学校发展愿景,以共同愿景营造学校团队,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成立由校领导、师生代表组成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 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和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具体分工: 党支部:精神文化 宣传舆论。 校长室:制度文化 教师文化。 教导处:教风学风 教学科研。 政教处:校风班风 主题活动。 总务处:物质文化 美

11、化绿化。 工 会:关心教工 优质服务 3、加大投入,分步实施。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纳入学校x发展规划中,将规划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分步实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校舍改造、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布置及节庆活动等资金的投入,改善开展校本教研的条件,保障科研经费。 4、深化管理,制度保障。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管理制度,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使人才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绩效有奖励,让他们工作有甜头,有想头、有奔头,形成比奉献、比学习、比教研、比成长、比业绩的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 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

12、例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中正确导向、鼓舞激励、规范管理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13、三、领导小组 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管理、协调各班级的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年级班主任 四、工作要点 (一)显性文化建设方面 显性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围绕“六化”工程来不断加强和提升: 1、净化方面,加强卫生管理,养成卫生好习惯。落实好每周检查工作,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教室、校园卫生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达到教室窗明几净;桌面、墙壁无乱涂乱画痕迹,桌兜、书包无废纸、零食及包装袋等,地面无垃圾、果核、纸屑和烟蒂;绿化带无垃圾,文化墙面无脏物等。 2、绿化方面,加强绿化养护,保证成活率。对校园布局进行整体规划。 3、美化方面,学习园地要定期更换,突

14、出主题,文化墙面内容要注重教育主题的实效性。 4、校园实现道路硬化,晴天路干净,雨天无泥泞;加强红领巾监督岗值周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家长接送子女的有关规定;加强校园车辆管理,低年级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 5、亮化方面。学校墙壁粉刷一新,房屋通风透光,整洁明亮。 6、文化方面。校园标语内容要贴近生活,发人深省。当人们走进校园时,会说话的墙壁上的温馨提示(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该做些什么;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进步了没有),墙上崇德、明理、劝学的标语,操场围墙上栩栩如生的体育、舞蹈图案,草坪上竖立的宣传牌(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花园里的人性化标语(枝头小花君勿采,留向风中自在开),教室、楼道内的名人名画、名言警名,学习园地、学生风采照和手抄小报等,到处美不胜收,文化氛围浓厚,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位师生心旷神怡,感悟连连。 (二)隐性文化建设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