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300854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县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目 录第一章 概 论41.1项目提要41.1.1项目名称41.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41.1.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41.1.4项目建设地点:51.1.5项目总体目标51.1.6项目原则51.1.7项目建设目标61.1.8主要配套工程建设61.1.9项目投资来源71.1.10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71.2 项目编制依据8第二章 项目背景82.1项目建设必要性8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2.3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132.4项目的意义13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14第四章 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实施

2、方案154.1土建工程154.2购置仪器、设备15第五章 投资概预算125.1 概预算编制依据155.2总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165.2.1总投资概算165.2.2资金来源185.2.3资金使用和管理14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186.1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1920第一章 概 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1)项目名称*县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2)建设时间建设时间:2010年3月(3)主体技术疫病监测(4)项目类型细菌化验、动物及动物食品检疫1.1.2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1)项目申报单位:*县畜牧兽医局(2)项目负责人:崔 然(县畜牧兽医局局长) (3)法人代表:崔 然(县畜牧兽医局局长)1

3、.1.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1)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2)技术总负责人:俞赛明1.1.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建在县畜牧兽医局办公楼内,位于建设路4号。 1.1.5项目总体目标通过一年时间的项目建设,使*县有一个设施完备的县级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本项目控制全县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通过项目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手段先进、保障有力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县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畜牧业的战略、方针,提出建立县级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以此加大动物疫病追溯力度,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为加强重大疫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

4、1.1.6项目原则(1)以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证畜禽以及畜产质量量为原则。(2)以提高检疫、监测水平,为重大动物疫病提供科学数据为原则。(3)以务实求效为原则。(4)以有利于保障*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原则。(5)以提高我县、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防治监测体系为原则。 (6)以提高环保质量为原则。(7)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保障养殖业经济效益和人民身体健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原则。 1.1.7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农业部标准进行建设。仪器设备配备齐全后,能够检验、检测21种动物疾病,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1.1.8主要配套工程建设主要配套工程建设分

5、二个部分:1、土建工程(1)检验室,建筑面积210平方米。(2)检测室,建筑面积120平方米。(3)办公室建筑面积300平方米。2、仪器设备 购置仪器设备110台(件)。其中:执法监督车1台、采样车1台、动物捕杀器10个、远红外测温仪10台、火焰消毒器10个、计算机及打印设备1套、传真机1台、低温冰柜1台、摄像机1部、数码照相机1部、体视显微镜1台、生物显微镜10台、消毒机40台、荧光显微镜1台、电子显微镜1台、冰冻干燥机1台、超低温冰箱1台、高速冷冻离心机1台、旋转蒸发器1台、II级生物安全柜1台、血液低温操作台、快速真空浓缩仪1台、低温冰箱1台、实用焚烧炉2台、光学显微镜10台。 1.1.

6、9项目投资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334.7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134.7万元。 1.1.10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县产地检疫合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宰后检疫提高5百分点,进而做出科学论断,有效控制21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动物疾病,做到科学防制,使大牲畜、生猪、家禽的死亡率从目前的1%、5%、15%,下降到0.6%、3%、12%。 按目前我县大牲畜年出栏3 万头,猪出栏14万头,禽出栏170万只计算年创造经济效益315万元。同时,由于有效控制21种动物疾病,使动物及动物产品能够达到国际标准要求。2、社会效益通过实施科学的检疫、检验技术不但

7、能够提高动物及动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控制疾病,可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我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肉蛋奶产量持续增长20%、15%、25%,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动物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食用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避免在社会上再度出现“恐肉风波”,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人心的安定。促进我县其它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2 项目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开发重点项目区十一五规划(2)黑龙江省关于“半壁江山”的实施方案(3)关于尽快将我省由农业大省建成农业强省的决定(4)关于黑龙江省农业及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5)黑龙江省加快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6)黑龙江省2006

8、年动物防疫监督工作要点(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章 专案背景2.1项目建设必要性党中央、国务院非党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尤其强调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产业化农业。在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国家己把肉、乳及制品的人均消费量化指标列入了2010年食品发展纲要,农业部在“菜蓝子工程”规划中,把乳、肉、蛋、鱼并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予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畜牧业非常重视,并制定一系列鼓励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扶持畜牧业的发展。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畜牧工作,在各个重要历史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九五年做出建设农业强

9、省的决定,提出了“走产业化道路,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战略目标。前年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明确提出畜牧业今后发展目标是成为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今年,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业,明确提出“主辅换位”的农业发展战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富民强市的规划中,把发展畜牧业列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黑发20047号档精神,有效地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从而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省、市畜牧主管部门以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要求,*县以把畜牧业的发展列入到“十一五”规划中

10、,*县要做大做强畜牧业,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有利于畜禽卫生安全。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市场的逐步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县有相当多的畜产品需要进入国内外市场,而按照国际贸易规则的具体要求,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对于加入国际贸易的动物及动物 产品有相当严格的检疫、检验标准和要求。我国为使出口动物产品尽早赶上和达到国际贸易对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早已提出有效控制国内外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检疫、检测是关键环节之一,而监督工作是保障。目前,我县检疫设备不全,检测、检验技术水准低,监督执法工作缺少必要设施,对于部分违法乱纪行为很难

11、做到违法必究。因此,进一步完善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畜禽卫生安全十分必要。 (二)有利于保护环境。*县动物检疫站检疫室条件不符合环保要求,检疫室面积不足40平方米(包括值班室),无焚化炉、化制炉及必要的检疫、检测和污物处理设备,不能按照有关规定检测,更无法保证切断、消灭传染源。所以监督部门由于检疫、检测水平低不能提供科学有力证据进而对于违反相关法律的行为进行处罚。更没有能力达到“环保法”对生态环境提出的具体要求。(三)有利于保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目前*县畜牧生产中已确认和待诊断的动物疾病的现状和预防、控制、净化国家规定的动物疾病的工作任务来看,要保证我县畜牧业有更大的持续发展必要措

12、施是加快*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强检疫 、监督基础设施建设,严把检疫关隘,及早发现、坚决杜绝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采取得力措施进行防制,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四)有利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针对我县动物疾病种类、发生情况、流行动态,检疫、监督体系现有的检测、检验设备已经适应不了畜牧业大发展的需要。我县开展的产地检疫、宰前检疫、以及宰后检疫主要以感官检疫为主,动物产品的熏蒸消毒等检疫项目无法开展,病毒性传染病的检验、检测项目更是如此。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检疫监督部门无法及时准确地对一些重大疾病做出科学论断,无法提供相应信息,监督

13、部门对疑似重大疾病无法采取果断措施。因此,加强*县检疫监督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科学准确地分析重大动物疾病种类、了解发生情况、流行动态等,科学的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案,有效地控制重大疾病的发生十分必要。(五)有利于健全省、市、县重大动物疾病检疫监督体系网络。*县与其它46个兄弟市、县的检疫、监督体系基础施设配备齐全后,标志着我省的市、县级检疫、监督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省、市畜牧局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分析*县及全省的动物检疫、检测及监督情况,能够为我县畜牧经济快发展保驾护航,为提高我省的动物及产品质量推波助澜。(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县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完备后,能够充分提高检验

14、、监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准确做出科学论断,在增加畜牧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畜禽及产品质量,有效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染,确保人民食用动物产品的安全。同时一些基础设施的完备,能够大大降低从事检验、监测的工作人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机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符合国家项目改革。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指出要加强畜禽主产业区,优势生产区域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而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是与动物防疫体系相辅相成的,是检验、监测、监督防疫工作的必要手段。(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对我县实施检疫监

15、督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支持,此项目配套资金已到账户。(三)符合当前国际形势发展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必然逐步实施检疫监督体系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畜禽及其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是我们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实施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提高畜禽及其产品质量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具体措施和保障。2.3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县畜牧兽医局监督所检疫室3个:其中生猪检疫室20平方米,家禽检疫室约10平方米,大牲畜检疫室10平方米;检验室2个(在畜牧总站办公楼内)共30平方米。检验设备有单目显微镜1台,常用检验试剂、试管、载玻片,盖玻片等部分常用品,无化制炉等必备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防护用具。*县监督所办公室2个,约30平方米,无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2.4项目的意义 (一) 完善和更新执法监督体系,是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的保障。动物卫生监督体系不但是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