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29927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搜狐的访谈节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来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广播的熊丽。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北京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夏吟兰教授。夏教授,您好! 夏吟兰:你好! 主持人:很高兴和您有机会聊一聊关于女性的话题。其实我们都知道,2010年对所有的女性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因为2010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所以我们特别想通过您了解一下北京市妇联在这个重要的节日当中都有哪些纪念活动?夏吟兰:各位网友、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搜狐向大家介绍北京市妇联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首先是以“百年如歌、芳耀京华”

2、为主题的首都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的庆祝活动。此外,我们将举办女性大讲堂系列讲座,举办女性题材电影展映,举办妇女维权周和春风送暖农家女等慰问活动。 主持人:您能不能给我们广大的网友介绍一些相关活动的具体内容? 夏吟兰:比如,我们今天的“回顾百年来的女性”活动,就是北京市妇联和搜狐网站、北京青年报、爱家广播共同主办的,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百年回顾、巾帼撷英、美丽记忆、温暖心灵这四个方面。前两个以回顾宣传为主,后两个以互动征集为主。从活动来看,我想在这100年的时刻,我们来回顾众多的杰出女性为争取妇女解放、为男女平等所作出的不懈的努力,不屈不挠的斗争,才有我们今天妇女走出

3、家门、走向社会,和男性一样共同接受教育,共同参加工作,共同管理公司、管理社会、管理国家,才有今天这样平等的环境。所以我想我们在这样一个时刻,回顾这百年来女性所作出的奉献和努力,回顾改变历史、改变女性命运重要的历史时刻,以及一些很平凡的女性所做出的那些让人们感到很温暖、很温馨的一些时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持人: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应该说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包括您刚才提到的一些系列活动,我们也呼吁所有的网友能够积极的参与这些活动。我们也特别想请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活动会有一些什么具体的安排? 夏吟兰:比如说百年回顾,我们会回顾“三八妇女节”的起源,为什么会有“三八妇女节”?同时我们会回顾在历史上举办过

4、的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特别是第四届妇女大会是1995年在北京的怀柔召开的,非常有意义。 主持人:女性大讲堂这样的系列讲座,也会在这次活动内容当中? 夏吟兰:对。女性大讲堂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的讲座,比如说包括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讲解,对妇女权益保障的讲解,另外还涉及到跟妇女切身利益相关的,比如养生、保健,比如金融理财的知识,这样一些贴近百姓、贴近妇女的讲座,这个讲堂实际上是全年进行的,市民如果有兴趣,看到广告以后或者看到宣传以后可以自己预约前往去听这些讲座,也可以登陆“北京妇女网”了解活动的内容和安排。 主持人:有很多的朋友都有这样的说法,说妇联就是妇女和儿童的娘家人,总是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为

5、他们做实实在在的事,在201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当中,妇联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妇女和儿童的? 夏吟兰:我们的“送温暖,办实事,促和谐”慰问活动,就是首次由市妇联一次性投入资金规模最大、受助人数最多的帮扶慰问活动。市妇联从成立仅半年的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筹措的资金中拿出了300余万元,来慰问帮扶309名老妇救会主任、25名生活困难的“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单亲贫困母亲、纯老年人家庭困难妇女、边远山区贫困家庭,总数惠及一万余人。而暖流行动、绿叶行动则是我们长年坚持开展的慈善活动。总之,是用这些钱来救助那些弱势的生活比较困难的一些妇女和儿童。 主持人:在相关的资料中我看到了北京市妇联还实

6、施了“五个百”活动,这“五个百”活动提出来之后很多女性都特别的关注,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内容? 夏吟兰:“五个百”活动实际上就是推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活动。“五个百”包括百名巾帼创业明星推选活动,百名女大学生创业援助活动,建立百个大学生实习基地,同时实施百名贫困妇女创业援助,创建百个妇女就业示范基地。还有“5+5”金融服务农家女小额信贷工作,通过提供贷款,为农家女创业就业摆脱贫困和致富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务。 主持人:刚才您介绍说北京市妇联推出了很多针对女性权益保护的相关活动,我们大家很关心,针对社会上这些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女性来说,有没有什么样的机制对她们的工作或者她们的付出,有所表彰或者能够给她们

7、一些鼓励? 夏吟兰:实际上每两年我们市妇联都会举行“三八”红旗奖章和红旗集体的评选表彰活动,凡是在各行各业优秀的妇女,做出杰出贡献的,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得到表彰和认可。 主持人:像您这样的,我估计是在被表彰的范围之内吧。 夏吟兰:我不在被表彰的范围之内。这次的表彰90%以上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一线的优秀女性,她们才更有资格,而且这次要评选600名“三八”红旗奖章和300个红旗集体。还有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多个表彰。 主持人:范围很广的。 夏吟兰:是范围比较大的表彰活动。 主持人:刚才介绍期间,我们听到夏教授提到了一个词,叫做“中国妇女立法百年演变”, 因为我们知道您是中国政法大

8、学的博士生导师,而且对于妇女权益保护法这方面应该说有着很多的研究,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们特别希望通过您,看一看我们中国妇女立法这一百年来的演变情况。 夏吟兰:我觉得妇女百年立法史可以用“从歧视到保护的历史跨越”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事实上我觉得还可以用“从无权到有权到有选择权”这样三个词汇来说明我们妇女法律地位的重要变化。 主持人:我们首先就要带领大家回到我们刚才提到的歧视阶段,就是我们说的封建社会,我们女性当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夏吟兰:从中国来讲,古代的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实际上都是靠封建的礼教,还有封建的法律来约束妇女的,妇女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论是封建的礼教、封建的法制都要求妇女“

9、在家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就是在她的一生当中都要顺从男性,中国妇女在古代的历史环境中都是在家的,无法走出家门,就是中国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事实上从法律这个角度,规范女性的更多的是婚姻家庭法,所以我想从婚姻家庭法的变革看中国女性在封建社会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 主持人:说到婚姻家庭法,其实最早提到奴隶制社会也好、封建制社会也好,我的感觉第一个所谓的婚姻法,当时的表现是什么?一夫多妻制,所以女性在婚姻方面的法律保护应该说是没有的。 夏吟兰:从封建法律来看首先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男尊女卑,妇女没有法律地位。在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妇女既没有财产权,也没有姓名权,妇女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10、。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你爷爷、奶奶那一辈或者更长一辈的人,女性实际上没有任何姓名权利,在家跟爸爸姓,结婚以后冠以夫姓,同时也没有住所权,就是没结婚的时候以父母的住所为住所,等结婚以后要随丈夫住,自己不可以有独立的住所,当然她也没有财产权,就是说在家的时候是父母的财产,结婚以后即便有嫁妆,连嫁妆也是夫家的财产。你刚刚也提到了关于一夫多妻制,事实上中国封建社会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是正妻,妻的地位要高于妾,按照中国的法律是一夫一妻,妻只有一个,但是妾的数量是等级制的,是和丈夫的地位相一致的,就是说丈夫的地位越高纳妾越多,这样就可以看出来,在整个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妾的地位更低,咱

11、们看到的那些电视剧、电影常常会有,这些家里除了妻之外有小老婆,可能有的叫姨娘,不管叫什么,实际上按照封建法律,她都不属于男方家的亲属,如果是按照礼教规定,她死了以后还要埋到娘家去,所有结婚的这些程序,结婚的“六礼”,是不适合这些妾的,叫“娶为妻,奔为妾”,就是妾是抢来的、买来的,不是明媒正娶的。 主持人:即便我们说到一夫一妻多妾,妻正室法律也得不到保证,我们看到古代的电视剧或者书里休妻,男性说休就休,女性是明媒正娶过来的,但是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婚姻法的保证。 夏吟兰:没错。从婚姻制度来讲,我觉得一个表现就是女性没有任何婚姻自主权,婚姻的目的就是要传宗接代,就是结两性之好,所以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

12、到政治联姻,就是所谓的和亲,这种政治联姻就使得不同的国家通过联姻来达到使得这个社会相对平衡的目的,婚姻的目的就是为了家族的利益,甚至为了国家的利益,女性的感受是完全不考虑的,所以没有任何的婚姻自主权。而且女性还必须要完成结婚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传宗接代,这就涉及到了离婚问题,男性是有离婚的特权的,女性根本就没有离婚的自主权,而离婚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无子,结婚的目的就是要传宗接代,如果你生不出儿子来自然不能传宗接代,既然不能传宗接代,当然就可以被休。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古代社会所有的婚姻制度的设计,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是完全不考虑女性个人的感受的。 主持人:很幸福,我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13、,所以就现在来说,我们女性整个的地位被重视起来,而且受到了保护,这就说到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中国女性的地位变化是非常大的。 夏吟兰:可以用翻天覆地这样的词来形容。大家听我讲也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女性是完全没有地位的,新中国解放以后,实际上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是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开始的,新中国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废旧立新,当时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全部被否定了,所有影响妇女地位的或者男女不平等的法律全部被废除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之后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对男女平等在婚姻家庭制度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到了1954年的宪法,真正的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之后所规

14、定的历次宪法,都把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写入了宪法。应该说新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是始自宪法规定“男女平等”这个原则。之后当然我们也开展了很多的妇女运动。 主持人:通过这些运动逐步使女性从家门走向社会。 夏吟兰:对,在1949年建国以后搞了一个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对女性来讲意义极其重大,那个时候的人口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在于按人口分配土地,使女性和男性分得了同等多的土地。还有一个就是选举法的诞生,选举法的诞生使中国女性第一次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当你有选举权的时候你就有权利选择你认为合适的候选人,参与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所以选举法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土地改革和社

15、会运动以后,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女性能够走出家门,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门,有独立的经济条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实际上解放初期还有一个禁娼运动,也是保护妇女权益意义深远的一次革命。 除此之外,对女性来讲地位发生重要变化的,或者说改变女性命运的非常重要的是扫盲,绝大部分的妇女在解放以前是不识字的,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写,扫盲运动使得妇女有可能掌握知识,她们看到了这个世界除了她们家的一亩三分地之外还有这么辽阔的世界,妇女开阔了眼界,掌握了知识。扫盲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进了小学、进了中学,现在我们大学的入学率其实男女生已经差不多了,像中国政法大学这样的文科学校,我们的女性已经多于男生了。 主持人:对,像我们艺术类的院校也常是女生多于男生了。 夏吟兰:所以可以看到扫盲运动以及对女性之后发展的影响非常重大。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妇女的权益一步一步的得到保证,而且让女性真正的走出家门,在社会上确立自己的地位。我知道还有一个应该说标志性的转变,是在1992年的时候,叫做妇女权益保障法。 夏吟兰:对,1992年的4月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 主持人:让很多女性从心里觉得我的合法权益可以有法可依了。 夏吟兰:妇女权益保障法,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保护妇女权益的妇女基本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具有体系化、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