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29716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伴性遗传参赛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伴性遗传一、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高中2 学科:生物3 版本:新人教版必修二4 课时:1课时5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3335,完成相应学案。二、教学课题:第二章第三节 伴性遗传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3)通过资料分析、遗传图解的观察、推理以及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

2、,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伴性遗传的规律。2、难点:伴性遗传的规律及其应用。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讲述式相结合六、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是遗传规律的深入和应用。教材中以两个遗传学的经典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知识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所以在正文中只

3、讲述了四种主要伴性遗传方式中的两种,其他两种要求学生自己写出来。同时本节知识与人类的遗传和优生等健康知识密切相关。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不按照教材中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做一些必要的调整。教材中首先给出了伴性遗传的定义,对红绿色盲的伴性遗传方式是作为一个结论给出的。而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简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引入课题,把确定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的思维过程渗透到学生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道尔顿红绿色盲家族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自主探究教材P34的“资料分析”,让学生提出色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X或Y染色体上的假设并分析、验证假设,从而得出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结论。接着以红绿色盲为例

4、介绍伴性遗传,与学生共同写出五种基因型、四种婚配组合,然后学生书写四种婚配遗传图解,讨论分析、归纳出红绿色盲(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此后列举同类型遗传病血友病加深理解。对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直接呈现其遗传方式,然后引导学生仿照红绿色盲形式写出遗传方式,进而归纳出遗传特点。最后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对遗传病影响人体健康的认识,增强科学优生观的意识。七、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投影道尔顿图片及其发现色盲的故事:【http:/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而归纳出:一、伴性遗传的概念:当基因位于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上的时候,它的遗传就与性别密切联系起来,我们把这种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4、

5、为什么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因为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5、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让学生填写下表:女 性男 性基因型表现型6、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7、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教师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引导学生分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别。说明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

6、基因的原因。【http:/ ;4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设疑:X染色体的致病基因可以是隐性基因,也可是显性基因,即伴X显性遗传,其遗传规律如何?引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规律的探索。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展示该病图片:【http:/ ( C ) A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BY染色体短小,因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区段而缺乏红绿色盲基因 C由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不存在等位基因 D男性患者将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概率是0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父亲均为色盲患者,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 ( B )A、25% B、50% C、75% D、100% 3一对夫妇,

7、他们的母亲都是色盲患者,父亲都正常。这对夫妇生有4个孩子,其中1个完全正常,2个携带者,1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 C )A三女一男或全是女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三女一男或二女二男 D三男一女或二男二女4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 A )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5

8、果蝇白眼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 C ) A白眼果蝇白眼果蝇 B.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 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 D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教学设计反思】本节内容承接了上节课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因此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此外,学生已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及其细胞学基础,对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教学中,以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为主,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力争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来。【教师个人简介】省份:江苏省连云港市学校:江苏省赣榆县第一中学姓名:王春梅职称:中学一级电话:13815630012我叫王春梅,是江苏省赣榆县第一中学的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一直从事生物教育。在教学中,本人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课余时间,认真辅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