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29587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第3课古诗两首知识点【春晓】原文: 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始终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美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

2、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宠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测,到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lio、sh、nioshng、chnch 二、默写古诗。 _。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知了)(古诗)(鸟声)(特长) 二、默写古诗。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原文: 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解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

3、住时见到的景象。 2、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摩挲堤岸。 3、醉:迷醉,沉醉。 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5、散学:放学。 6、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外形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慢慢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摇摆,似乎在轻轻地摩挲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犹如烟雾般凝集着。杨柳好像都沉醉在这浓丽的风光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赶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气勃勃,颜色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布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纳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气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心情,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降临的喜悦和赞美。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wshn、hoch、wzh 二、默写古诗。 _。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无声)(好处)(无知) 二、默写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