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案 (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294525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拱桥教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石拱桥教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石拱桥教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石拱桥教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石拱桥教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拱桥教案 (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标:1、德育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2、知识点: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3、能力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

2、说明事物的方法。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

3、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二、检查预习,解题。1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匀称、桥墩、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或利用投影显示。3讨论课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短语结构。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2)“拱”字释义。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

4、,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请问:桥有哪几类?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材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三、点拨阅读(一)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

5、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

6、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教师归纳。板书: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 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根据:(一)“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二)“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

7、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

8、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 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

9、 汛期河水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拱,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鷟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四、课堂小结 :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洨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

10、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中国石拱桥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五、布置作业 :1.思考: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3.预习、思考三、四、五。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 :1.说说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间的关系。2.说说卢沟桥的特点。二、导读新课1、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已经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洨河更宽的大河。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

11、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平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归纳、板书: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

12、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2、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指名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3、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齐读第10段。思考: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

13、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4、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严密。讨论课后练习,教师归纳。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习。(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情暗蓄其中。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

14、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领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同学们要注意体会,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引用古籍“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

15、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正是这些平实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又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哪一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曾有学生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可注意体会。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