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29452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提能力.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双选题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铜与浓硝酸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消耗的硝酸的量:B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最小C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D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解析:法消耗的HNO3多,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也多,最佳方案应是。答案:AC2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解析:NO2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错误。答案:C3下列化学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解析:浓H2SO4稀释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更不能将浓H2SO4倒入水中,A项错;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

2、烧瓶支管口处,B项错;收集比空气重的NO2气体应长进短出,C项错。答案:D4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CuNaOH溶液C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CO2稀盐酸CaCO3浓硫酸解析:A项和B项生成的气体均会被NaOH溶液吸收,C项NH3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5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B方案1中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

3、生化学反应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解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A错误;加热后留下的残留物一定是固体或难挥发的液体,B错误;加入的试剂可以是水且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硅酸钠,进而分离出氧化铁,D正确。答案:D(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双选题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说明盐酸具有氧化性B向澄清的AlCl3稀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澄清。说明该两种溶液混合是物理变化

4、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振荡、静置,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D向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aCO3难溶于水解析: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后其氧化能力增强的原因是溶液呈酸性;AlCl3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属于化学变化;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生成绿色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答案:CD2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SO2与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

5、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解析:因为H2O中O若变成O2,则氧元素价态升高,水是还原剂,但单质钠只能作还原剂。答案:B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B失去标签的AgNO3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可选用(NH4)2CO3溶液作鉴别试剂C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解析:加入(NH4)2CO3溶液时,AgNO3溶液中产生

6、白色沉淀,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NaOH溶液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lCl3溶液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高锰酸钾分解后残留的二氧化锰可以用热的浓盐酸洗涤,不能用稀盐酸来清洗。做焰色反应实验应选用铂丝,不能选用铜丝,因为铜丝灼烧时会产生明显的绿色火焰。裂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的烯、炔等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4双选题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微热稀HNO3 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

7、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运用能力。实验:Br2能与NaOH溶液反应,上层溶液颜色褪去,A项错误;实验: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生成的SO2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CO2从溶液中逸出,B项正确;实验:铜与稀HNO3微热,反应生成NO,在广口瓶中NO与O2接触生成红棕色的NO2,C项错误;实验:Fe(OH)3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答案:BD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图像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A铜锌原电池B转移溶液C氨的制取装置 D模拟铁锈蚀装置解析:由A项两烧杯中的溶液可推知:盛放硫酸锌溶液的烧杯中的电极应为锌棒,盛放硫酸铜

8、溶液的烧杯中的电极应为铜棒。由原电池原理判断:锌棒应为负极,铜棒应为正极,故A不正确。答案:A6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末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D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探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解析: C项,蔗糖中加入稀H2SO4,水浴

9、加热后应加入NaOH中和过量的稀H2SO4,再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答案:C7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A、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解析:用H2还原CuO时,装置中CaCl2吸收的是生成的水,而装置中玻璃管通H2前后的质量差为反应时消耗CuO中氧的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而m(水)m(氧)m(氢)。当Zn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不干燥m(水)偏大,装置后不加干燥装置,

10、使中CaCl2吸收空气中的水分m(水)偏大,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m(氧)偏小,都会造成测得m(H)m(O)18。H2O的组成与CuO是否完全反应无关,只与通H2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生成的水有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8(16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 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1)实验前: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写化

11、学式)。(2)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_;假设三:_;(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 (已知:溶液中的NO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步骤及结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1)铁的表面被空

12、气氧化形成氧化膜,需加酸除去;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氧的影响,可向溶液中通入N2或稀有气体等。(2)由图可知,铁和KNO3反应生成Fe2和NH.(4)探究溶液的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设计实验,使其他量保持不变,仅改变溶液中c(H)即可。答案:(1)去除铁粉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N2(2)4FeNO10H=4Fe2NH3H2O生成的Fe2水解(或和溶液中的OH结合)(3)温度铁粉颗粒大小 (4)实验步骤及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调节溶液呈酸性且pH各不相同,并通入N2;分别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的同种Fe粉;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时各溶液中 NO的浓度,若

13、pH不同的KNO3溶液中,测出的NO浓度不同,表明pH对脱氮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9(15分)问题提出 教材中在检验Cu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时,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开始往往看到的是红棕色气体,导致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无法吻合。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对这一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目的与要求(1)克服教材实验的缺点,并能证明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NO不溶于水,可以与O2反应产生红棕色的NO2(2改进后的实验必须达到的要求:节约药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减少污染。实验过程实验方案一:(1)按图1所示接好仪器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根据你对装置和研究目的的理解,请补充制取NO并验证NO不溶于水的实验操作:_。(3)验证NO和O2生成NO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实验方案二:(4)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在干燥管内加入3.2g 铜片,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经过预热的稀硝酸。(5)打开止水夹,用注射器快速抽空干燥管内的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