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293817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贺兰二中 蒙建甲2011.3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知道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能力目标: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能力,训练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获取结论的能力;进一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悟科学研究的魅力,感受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溶液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

2、溶液的形成。3.教法分析本课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在前面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接触到溶液,本课是将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化、系统化,这就要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形成的过程,理解溶液的概念。本课比较适合采用实验探究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化学新课程标准,本课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将探究的全过程贯穿于实验的始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最终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把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完成了知识点教学,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乳浊液及乳化现象教材介绍的比较简单,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和阅读教材完成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生

3、活中的溶液的讨论环节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我们其实是生活在溶液的世界中。4.教具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五试管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学生用具:仪器:小试管、药匙、滴管药品:氯化钠、蔗糖、碘、高锰酸钾、汽油、水、乙醇、植物油、洗涤剂、洗衣粉。5.教学程序5.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配制好了的几种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等,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看到和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展示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让学生在

4、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一课题的学习。学生活动:观察想象:回答.不同颜色的溶液。想知道它们各自的味道。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想到它们可能是色素与水混合而成的.它们颜色各不相同,可能是混合物。.教师引入: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探究化学奥秘的愿望很强.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首先学习:(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5.2 1屏幕展示实验探究一:溶解实验用品:试管、药匙、氯化钠、蔗糖、水步骤氯化钠加入水中蔗糖加入水中氯化钠、蔗糖都加入水中现象结论学生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一组学生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固体都消失了。结论:氯化钠、蔗

5、糖、以及他们的混合物都能溶于水,所得液体都是混合物)问题:我们这组还发现有少量固体物质仍存在液体中。教师指出:这说明这些固体没有被水溶解完。诱导:有什么办法使它完全被水溶解?(可加水、还可加热)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及回答给以肯定。问题:这些都是溶液,形成溶液的固体哪里去了?为什么“消失”了?你能解释吗?教师活动:媒体动画展示氯化钠、蔗糖溶于水的微观变化过程。根据微观溶液的形成过程理解分析讨论溶液的特点?引导提问下面让我们再来观察课前配置的这五种溶液,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变化情况?要求从上、中、下、左、右仔细观察有些什么特点。(进一步深化溶液的特点)根据微观分析和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总

6、结:什么叫溶液?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等概念。设计意图:学生从微观角度了解了溶液的形成及特征,再从宏观上进一步加深印象;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从而得出溶液等概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学生活动:观察分析讨论后总结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活动: 2屏幕展示1.以上问题答案: 【小结概念】一、溶液 1、溶质:象蔗糖、氯化钠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 3、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糖水、盐水)2、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洗衣粉水,洗衣粉是溶

7、质,水是溶剂;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教师进一步阐述:清澈的江、河、湖、海中水的其实都是溶液,水培植物的营养液、饮用的白酒、调味用的醋、酱油、火锅用的工业酒精等都是溶液。我们其实生活在溶液的世界中。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意义,3、用多媒体逐一打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溶液均一性、稳定性的意义。(2)蒸馏水是溶液吗?(3)泥水是溶液吗?(4)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吗?(5)只有水能做溶剂吗?(7)将蔗糖溶液和NaCl 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溶质是什么教师肯定: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情景提问】(图片展示)当油渍滴

8、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司机同志的双手上沾满了黑古隆冬的润滑油,他该用什么东西洗去手上的这些润滑油呢?酒精 水 汽油引导学生讨论,以洗去布条上的油渍为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试验方案加以验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5.3 3屏幕展示实验探究二:溶解试验用品:试管、药匙、滴管、碘、高锰酸钾、汽油、水溶剂溶质现象结论水碘水高锰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锰酸钾学生活动:分组完成实验交流一组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发表观点。结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讨论、总结: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

9、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即物质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关。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吗?5.4 4屏幕展示实验探究三:乙醇溶于水实验用品:乙醇、高锰酸钾水溶液(高锰酸钾起显色作用,便于观察)、试管、胶头滴管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交流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问题: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 (还可以是气体,如稀盐酸,氯化氢气体是溶质,水是溶剂)5屏幕展示小结:逐一展示1.物质溶解能力与溶质、溶剂性质有关。2.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形成溶液的状态溶质溶剂气+液气体液体固+液固体液体

10、液+液量少的量多的有水其它水设计意图:把握溶质、溶剂判断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充当的角色可能不同。教师引导: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那把油放入水中会不会形成溶液呢?下面我们看“实验探究四”。5.5 6屏幕展示实验探究四:乳化现象实验用品:水、植物油、洗涤剂、2支试管、胶头滴管试管中加入的物质现象液体倒掉后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学生探究:先完成第一个实验交流把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分层。在振荡过程中有一些小油滴分散在水中,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问题:这种液体是溶液吗?讨论总结这种液体不是溶液,它的特点是:分层。教师引导

11、:这种液体叫乳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对比:完成第二个实验,看实验现象与第一个实验有何不同?问题:这是为什么呢?阅读教材p30页问题:能举出几个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乳化现象的例子吗?(用洗衣粉洗衣服、用洗发水洗头、洗餐具时加入洗洁精效果较好。)问题: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相同吗?。讨论、总结前者是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后者是乳化现象。(巩固加深学生对溶解和乳化的认识)5.6 本节课小结:同桌各自说出自己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你还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6.布置作业:p33 1.2.37.教学反思我们都知道

12、水和空气一样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观察我们的生活,可以发现溶液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也离不开溶液, 那么,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呢?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有哪些?除水以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溶剂?为什么厨房中用洗涤剂就可能把带油污的碗筷洗干净?等等一些问题都是我们想探究的。本节课我从实验入手。继而提出问题1:同学们所见过或用过哪些溶液,大家想不想知道溶液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畅所欲言)此时向学生展示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溶液(颜色不同,便于学生观察)接着给学生演示课本实验及增设的实验,提出讨论问题,观察现象。归纳出溶液的定义,溶质与溶剂的3个关系。学生在形成了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之后,又引入了悬浊液和乳浊液以及乳化作用的概念。将化学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到一起,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最后通过几道练习题考察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我又布置了课外作业(抄题),进一步巩固了本节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足之处是演示实验过程中操作太快,有些学生课下说没有看清楚实验现象。布置课外作业有一道计算题过难,一个班只有一名学生做对,给学生无形当中形成一种压力,今后要引起注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