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29302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汤玉芹.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四教学形式教 师汤玉芹单 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油田学校课题名称飞向蓝天的恐龙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描绘、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能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走近恐龙,揭示课题展示恐龙图片、鸟类图片感受特点,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情感读题读词正音二、走进恐龙,探究演化。快速浏览课文,直接进入第四自然段。(小组开火车读)师: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

3、由交谈)请同学们跟随我的镜头去拍摄恐龙演化过程(出示投影)镜头一: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师生配合读)镜头二: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恐龙到底有哪些形态呢?用“-”画出。(指名回答后,师生配合读,男女生配合读)尝试背诵我们知道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难道只有这些形态吗?(拓展想像)有些恐龙(),有些恐龙则()(仿照文章的格式说一说其他的形态)镜头三:恐龙的形体又发生了变化。(投影)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回忆演化过程。根据表格回忆)师:不管怎样,有一点(出示课件,学生齐读)三、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想像科学家寻找化石的漫长、艰辛。师: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接近2个世纪,他们找了近200年,时间 。在这200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在干什么?生:寻找证据:化石。师:那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会到哪些地方?他们会到( ),会到( )还会到( )师: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想象交流)时间之久,困难之多,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四、总结全文。板书设计作业或预习自我评价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