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292908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则学问点归纳复习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11)人谋(12)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13)乎传(14)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15)故(16)而知新(17),可(18)以(19)为(20)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2),思而不学则殆(23)。”(为政) 子曰:“由,诲(24)女(25)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26)知(27)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29)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2、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行以不弘毅(30),任重而道远,仁以(31)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32)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二、重点词句注释子:先生时习:时常地复习。说:通“悦”,快乐。亦:也。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吗。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身:自己。1为:替、给。(12)谋:谋划,指办事。(13)信:真诚,恳切。4传:老师传授的学问。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学问,可得到新的理

3、解与体会。5温:温习。6故:旧学问。7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8可:可以。9以:凭2为;做,当。(21)矣:了。(22)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3)殆:有害。(24)诲:教育。(25)女:通“汝”,人称代词,你。(26)是:这,此。(27)知:通“智”,聪慧。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28)齐:看齐。(29)择:选择。(30)弘毅:刚毅、勇毅。(31)以:把。(32)然:这,这样。(33)凋:凋谢。其恕乎:或许就是“恕”了。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34)其:或许,或许三、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学问),然后按确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快

4、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伴侣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欢快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伴侣往来是不是恳切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孔子说:“在温习旧学问后,能有新体会、新发觉,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一这就是聪慧智慧。” 孔子说:“观看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观看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像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特

5、长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行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决,由于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终落叶的。”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或许是恕道)吧!自己所厌烦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四、学问储备1、通假字:(1)不亦说(yu)乎“说”同“悦”,快乐。)诲女:(ru)知之乎“女”同“汝”,你。)(3)是知(zhi)也。“知”同“智”,聪慧。)2、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确定的时间。)(

6、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学问。(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觉。)(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3、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2)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确定推断的动词。)22022中考复习第2页共7页(3)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4)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1)而:表承接(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知:了解(人不知而

7、不愠)领悟(温故而知新)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智”聪慧。(是知(zhi)也。)5、涉及的成语:1)不亦乐乎:不也欢快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学问,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阅历,更好地熟识现在。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狡猾实,不要不懂装懂4)见贤思齐:观看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擅长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接受并实行正确意见。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方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8)死而后已:死了以

8、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毕竟的决心。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方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珍贵品德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6、需把握的字的读音:诊(lun)语不亦说(yue)乎愠(yun)三省(xlng)偉(chuan)不习乎曾(zeng)子罔(wdng)殆(Ddi)谬(hui)女:(ru)知之乎是知(zhi)也自省(xlng)弘(hong)毅(yi)凋(Dido)己(Ji)所不欲,勿(wu)施于人死而后已(yT)焉(ydn)哉(zdi)为(wei)师矣7、给下列加点字解释。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为知之为知之(就是仁以为:己任(作为学而时习之

9、(它,指已学过的学问)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主谓之间,无意义)见藐小之物(的)温故而知新已学过的学问)广知之为知之(知道)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因此)广仁以为己任(把)以可以为师矣(凭借)徐喷以烟(用)是知也(通“智”,才智,聪慧)八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们的)其恕乎(或许,或许8、特殊句式:1推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省略句:可以(之)为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五、课文内容分析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2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思想品德修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是纪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四书”是指高校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请写出五句课外的孔子的言语。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e.君子坦淡读,小人长戚戚。5、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默写填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示要随时向四周有特长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中说明只要擅长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我们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

12、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浄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生活中表示既擅长从正面学习,也擅长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需结合起来的一则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全国中同学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着远道而来的伴侣,我们感到由衷的兴奋,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12)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

13、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3)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会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实行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明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6)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7)孔子认为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8)赞美松柏坚韧品德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揭示儒家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鼓舞人们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

14、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1)论语十则中谈学问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6、写出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日三省等,解释略。7、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请分别就三个方面各举一则。(5分)第一方面谈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其次方面一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三方面谈修

15、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2. 9、“而”的用法有A表并列、B表转折、C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与伴侣交而不信乎(表并列)温故而知新(表承接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六、简答题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论语十则告知我们学习必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