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29253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 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 状态,相应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当物体受力或运动发生变化时, 摩擦力常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 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 (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稍不留心容易出错。解决摩擦力 发生突变时的临界 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突变情况,找出摩擦力突变的点。一. 静摩擦力发生突变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决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且静摩擦 力存在最大值。静摩擦力 为零的状态,是方向变化的临界状态;静摩擦力到达最大值,是物 体恰好保持

2、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1. 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例1.如图1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 =2kg , mB =6kg,为了保持A与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作用在B上的水平拉力F不能超过4N。如果将此水平拉力作用在物体A 上,则( )A. A、B 仍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B. A、B 将发生相对运动;C. 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D. A、B 一起做匀速运动。解析:设A和B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为尸佃玄乂,当水平拉力F作用在B上时,则F -(mAmB)a, Ff max- mAa所以 Ffmax=1N当水平拉力作用在A上时,A、B不发生相对运动,一起运动

3、的最大加速度和拉力的最大 值分别为f maxamaxm/s2Fmax5A ZmaxAB 正确。由于Fmax : F,A、B将发生相对运动,A、B都做加速运动,故选项2. 静摩擦力方向或大小发生突变例 2.如图 2 所示,在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 的物块 A 拴在一水平被拉伸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当它们都处于静止时,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3N,若小车以2a =0.5m/s 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时()fff7r. 7n77rFfA7n7777A.物块A相对于小车仍然静止;7frB.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变;C.物块 A 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物块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将增

4、大。解析:物块 A 与小车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物块A 所受合力为零,弹簧对物块向右的弹力大小为3N,则物块A受到小车对它静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小车对物块A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3N。当小车以05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物块A所受向右合力应为F =ma=5N。若物块A相对于小车静止,则弹簧对物块A向右的弹力大小仍然为3N,小车对物块A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而2N显然小于小车对物块A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3N,这 说明物块 A 相对于小车仍然静止,没有发生滑动。小车水平向右 匀加速运动时,静摩擦力发生了突变: 方向由原来的 水平向左变为水平向右;大小由 3N 变为2

5、N。本题选项A、C正确。二. 滑动摩擦力发生突变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因此两物体的速度达到相同时,滑动摩擦 力要发生突变(摩擦力为零 或为静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例3.如图3所示,质量为M = 8kg的小车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1-5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 = 2kg的小物块A,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小车足够长,g =10m/s2o求从A放上小车经过t = 15s后位移的大小。匚占-F77777A7777777777777777777A解析:分别以A、B

6、为研究对象,则F mg c 匚 / 20.5m /sAmg c / 2aA2m/ s, aBBm设A、B速度相同时所经过的时间为ti,则V0 aBti= a At i,ti= is : t此时A的速度大小为vi =aAb =2m/s位移为si二寸亦2二1m此后假设A、B以相同的加速度B不发生相对运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a起运动,则o=0.8m / s : aA,所以 A、再经过t? = t ai =05s, A位移为I2勺=vd22 at2i.im所以从A放上小车经过l5s后位移的大小为2. 滑动摩擦力方向或大小发生突变例4如图4所示,传送带长度丨=325m,与水平方

7、向成V - 30角,传送带的两轮逆时针转动,使传送带始终 以V=2m/S的速率运动。将一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上端A,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 g=10m/s2,求物 体从传送带的上端A运动到下端B所用的时间。解析:开始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当物体加 速到V时,由于: tanv,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要加速运动,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刚放上物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cosr mgs in - ma1,所以 8m/ s21vtA 0.25m2物体加速到V所需时间为t1V25S,通过的距离为sia1物体加速到V后,根据牛顿

8、第二定律,有mg sin-mg coA - ma2,所以a2 =2m/ s2又毎=丨- s_j = 3m, s2= Vt212a2t2 2所以t2 =iS故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为t 二 ti t2=125s一、静动突变例1、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铁块,面的夹角变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摩擦力木块由水平位置缓慢一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f随角度的变化关系图象是(甲)中的(甲乙解析:(1)开始I! 07 % = Oo(2)静摩擦力的大小分析:开始一段 时间,物体相对木板静止,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缓慢竖 起时,可认为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由的平衡关系可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

9、的分力:二*2 沆厂。因此,静摩擦力随的增大而增大,它们呈正弦规律变化。图线为正弦函数图像。(3)在物体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丄药 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物体将开始滑动,静 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且满足:、:仁-ix(4)开始滑动后上因此,滑动摩擦力随的增大而减小,呈余弦规律变化。图线为余弦规律变化。A= E1 - n(5)最后,二,几综上分析可知:C正确。F 拉木块直到练习: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摩擦力之后,物体开始滑动,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的大小随拉力 F 的大小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B动静

10、突变例 2:把一重为 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 k为恒量,t时间)压在竖直的解析:首先,物体受到的动摩擦力,随时间的增加而从零开始增加。开始时,,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当时,物体的速度最大;此后t =0丿始物休所受的摩擦力 f随t的变化关系是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甲所示),从图中的()一物体做减速运动;当速度为减速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大小突变 为与重力大小相等。三、动动突变例3、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I 运动,已知它与水平面成上3T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P 点,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二二,问当皮带逆时针转动时,小物体运动到Q 点的时间为多少

11、? 解析:当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时,物体的速度速度传送带的速度,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方a =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为:滑行时间:-当物体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继续加速,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WZWZ/JWZ/ZIW/JWZ.度,摩擦力的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加速度为:因为:心二 :二一用又:所以,小物体从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1 二匸四、静静突变例4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i、F2 和摩擦力的作用,木解析:当物体受R、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I绷0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摩擦力Fi=10NF2=2N,若撤去F%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物体

12、()A. 10 N,方向向左B . 6 N,方向向右C. 2 N,方向向右D .零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上的F2等大反向。五、摩擦力有无判断例5、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Oi为主动轮,02为从动轮。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停止滑动,直到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送过程中,若皮带与轮不打滑,则关于物体受的摩擦力和图中P、Q两处(在0山O2连线上)皮带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的正确说法是() 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P处皮带受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在AC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P处皮带受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在CB段物体不受静摩擦力,Q处皮带受向下的静摩擦力。 在 CB 段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P、Q 两处皮带始终受向下的静摩擦力。BAB. .1 -4.D. ? 4-解析: 本题物体在 C 处是摩擦力的突变点,在此之前,物体相对皮带有相对运动,存在 滑动摩擦力,且方向与接触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指向右方;在此之后,物体相对皮带 无相对运动趋势,不存在 静摩擦力;另外,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区别在于相对运动趋势的差别。 摩擦力的突变是由于摩擦力的被动性所引起的, 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每 一个细节,运动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力的平衡关系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