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28745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大冶实验中学 刘三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要基本遵循“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关键所在。问题情景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不受内容和形式的约束,但问题情景的创设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 生活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不同的年龄段,提炼出一些共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这样的问题情景就可以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

2、有疑问。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行程问题一课中的问题情景:8人分别乘两辆小汽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 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离火车停止检票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小汽车,连司机在内限乘5人,这辆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这8人能赶上火车吗? 对一般学生而言,火车站、出租车是他们较熟悉的,能赶上火车吗?这一问题就紧紧扣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赶火车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索,而后进行合作交流。 若这节可在较偏僻的农村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特定的情景,改变问题的背景。如:8位农民分别搭两辆拖拉机赶往汽车站乘汽车进城购物

3、,其中一辆拖拉机在离汽车站5千米的地方有事,不能继续前行。此时离汽车出发还有42分钟。若一辆拖拉机每次限搭4人,且拖拉机的速度为15千米/时,这8人能赶上汽车吗?若这样改变一下情景,显然对农村学生来说更实际和贴近现实。所以,紧扣学生身边的人、事及生活情景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基本。再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设计夏天早晨太阳日出时太阳与地平线的背景等。二、 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人全神贯注,废寝忘食,积极思考。因此,采用猜谜,讲故事,竞赛,做游戏或唱儿歌等形式,创设一个个富有学生情趣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

4、心和高度的热情,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如字母表示什么一课教学中,利用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提出问题:你能一直唱下去吗?这首听了无数遍的儿歌不但可以扣学生心弦,而且还能迅速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很快就会得出:“ n 只青蛙 n 张嘴,2n 只眼睛4 n条腿”的结论。又如,人教版初一年级去括号一课教学中,可设计“算棋子的游戏:一学生将棋子分为左、中、右三堆,数目相等,但不说出各堆数目;从左边运2颗至中,再从右边运一颗至中;从中运棋至左,使左边的数目加一倍。教师便说出中间的棋数,这一游戏就使学生

5、感到惊奇,老师如何会如此“神机妙算”?带着这个问题就可以引入(x +3)-(x-2)=5。2004年夏天,雅典奥运赛场上趣闻不断,若能及时将这些世人皆知的体育趣闻设计出生动的问题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与之倍增。例如:我国选手邢慧娜在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米比赛中,直到最后一圈枪声响起,她还落后于领先的埃塞俄比亚选手迪巴巴8米距离。此时,教练给她发出了冲刺信号。已知前二十四圈邢慧娜的平均速度是5.48米/秒,迪巴巴的平均速度是5.49米/秒。如果她的冲刺速度在全程平均速度的基础上提高0.56米/秒。而迪巴巴误以为超邢慧娜一圈,仅以提高平均速度0.4米/秒的速度冲刺,请问邢慧娜可在离终点前何处

6、赶上对手?这一趣事作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课堂教学情景,就突破了传统的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形成,使行程问题的应用更实际化,生动化.三、探究性 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示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中感官材料,学生通过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探索知识规律,这样的探索最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如“找规律”课堂教学可设计用火柴棒拼正方形提出问题: 1、 搭1个这样的正方形要几根火柴棒?两个、三个呢?2、搭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情景给出后,可让学生分组自己用火柴棒动手拼,小

7、组内合作交流后,会有不同的答案产生,如3x +1; 4 x-(x -1); 2x +x +1等,象这样的背景,就能较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四、 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内有话可说,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同一问题,还能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精神,比如“一”案例“能赶上火车吗”这一问题提出,将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想象:4人先乘车到火车站,另4人站在原地不动等待出租车转来;4人先乘车,其余4人边向前走边等出租车转身接;出租车先送4人距离火车站一定距离时,转身再接另4人,结果两批人同时到达火车站.通过以上几种方案提出和解决,不仅能使学生

8、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而且使学生认知进行升华.再如:字母表示什么课堂教学中可设计问题情境:昨天有一位同学拾到10元钱交给了老师,为了找到失主,请你帮他写一份招领启事,你认为怎样写比较合适?五、 延伸性最佳的问题情境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后还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不断地去探索,进入下一个新起点。因此,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具有延伸性和拓展性,便于学生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如打折销售课堂教学问题情境:一家商店换季准备打折促销,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出售,结果仍获利24 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生活

9、用品打折销售?这样的情境将带着学生课后去调查市场,得到一些跟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学兼的销售情况。学生适当整理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还对一些社会问题有所初步了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益处。又如:学完相似形的性质后,问:你会测量一幢大楼或者身边一颗大树的高度吗?学生将充分利用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回到家中自动设计方案,并寻求答案,这样的问题情景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带入了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用数学”的意思。 总之,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到情景中来,通过学生的手、眼、耳等各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不断思考,认真探究,既而产生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的用数学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