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护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286723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湿性疾病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风湿性疾病护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湿性疾病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性疾病护理.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及其进展第一节 概述一、 概述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简称风湿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进展缓慢,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部分病人可发生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功能衰竭。风湿病病情复杂,主要与感染、免疫、代谢、退行性、内分泌、地理环境、遗传、肿瘤等因素有关。它可以是周身性或系统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或功能性的。包括各种关节炎在内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病不只限于弥漫性结

2、缔组织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它除有风湿病的慢性病程、肌肉关节病变外,尚有以下特点:1.属自身免疫病,曾称胶原病。自身免疫病有器官特异性(如慢性甲状腺炎、1型糖尿病等)和非器官特异性两大类。CTD属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是CTD发病基础。2.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3.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4.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性甚至大。5.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6.疾病多为慢性病程,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只有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才

3、能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二、 临床表现常见的风湿病有SLE、RA、AS、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等。风湿病的临床特点如下:1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如SLE、RA、痛风等都是病程漫长、病情时好时坏。由于多次发作可造成严重损害。2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以SLE为例,有的病人以皮肤损害为主,出现典型的蝶形红斑;有的病人无皮肤损害,却发生狼疮性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3免疫学异常或生化改变风湿病病人常有免疫学异常或生化异常,如RA病人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多呈阳性;SLE病人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痛风有血尿酸增高等。4治疗效果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病人对抗风湿药的耐受量

4、、疗效及不良反应等都有较大差异。常见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表7-1-2)病名特异性表现SLE颊部蝶形红斑,蛋白尿,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多浆膜炎PSS口、眼干,腮腺肿大,猖獗龋齿,肾小管性酸中毒,高球蛋白血症DM上眼睑红肿,Gottron征,颈部呈V形充血,肌无力SSC雷诺现象,指端缺血性溃疡,硬指,皮肤肿硬失去弹性Wegener肉芽肿鞍鼻,肺迁移性浸润或空洞大动脉炎无脉,颈部、腹部血管杂音贝赫切特病口腔溃疡,外阴溃疡,针刺反应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 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

5、免疫病,其血清学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病程以病情迁延、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71/1000,高于西方国家报到的1/2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通过早期诊断及综合性治疗,本病的预后较前明显改善。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跨鼻梁和两侧面颊的红斑,俗称“蝴蝶斑”。新加坡的患者为避免“红斑狼疮”这一可怕的病名将它称为“蝴蝶病”而我国台弯的患者则称为“思乐医”(SLE)。二、 分型 临床常分为3种类型。1.盘状狼疮(discoid erythematosus,DLE) 主要累及皮肤和黏膜,一般无系统性受

6、累。2亚急性皮肤狼疮(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SCLE) 占红斑狼疮的1015%,较少累及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预后较好,是严重程度介于DLE和SLE之间的LE亚型。3.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红斑狼疮中最严重的类型。SLE临床有乏力、贫血、发热、多形性皮疹、日光过敏、脱发、关节炎、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肾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表现,病情变异大,常因某系统或某器官病变表现较为突出而易误诊。三、 病因和发病机制SLE病因未明,一般认为是多因性的,由感染、免疫、遗传缺陷等多因素协同引起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不明原因地丧失正常免疫耐受性,

7、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炎性损伤。1.病因遗传因素:流行病学及家系调查资料表明有SLE家族史、同卵挛生、SLE易感基因的人群、有色人种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环境因素:阳光、感染、药物等环境因素与SLE有关。雌激素: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510。2.发病机制SLE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外来抗原(如病原体、药物等)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易感者因免疫耐受性减弱,B细胞通过交叉反应与模拟外来抗原的自身抗原相结合,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T细胞活化刺激下,B细胞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引起大量组织损伤。四、 临床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有多脏器受累的炎症性疾病,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但也有急

8、性发病者。临床可分为全身症状及各器官受累的相应表现 。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症状的发生率(表7-2-1)症状发生率(%)症状发生率(%)疲劳80100 胃肠道病变38发热80呼吸道病变9098消瘦60心血管损害46关节痛95淋巴系统损害50皮肤损害80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575肾脏病变501.全身症状活动期的患者大多数有全身症状。约90%以上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各种热型发热,尤以低、中度热为常见,发热应除外感染因素,尤其是在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热。此外尚可有疲倦、乏力、体重下降等。 2.皮肤黏膜损害80%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皮疹,包括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盘状红斑、指掌部和甲周

9、红斑、指端缺血、而部及躯干皮诊,其中以颊部蝶形红斑最具有特征性。与SLE相关的特殊皮肤型红斑有:(1)蝶形红斑最典型的是面部蝶形红斑,可见于半数以上病例,是位于两颊及鼻根部的轻重不一微水肿型损害,但一般不累及鼻唇沟部位。往往由于日晒而诱发或加重。(2)盘状红斑可见于20%的病人,且可先于系统性症状数年出现。常见于光过敏部位,如前额、颧部、鼻、耳及躯干部。是界限清楚的浸润性硬红斑,红斑表皮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上覆鳞屑,鳞屑与下面皮肤紧贴,揭掉鳞屑后,可见毛囊栓塞(3)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皮损较广泛,表浅,无瘢痕;皮疹分布于面部、颈部、躯干部、肩部,可扩及前臂及手背等处。有丘疹银屑型斑块和环状红斑样皮

10、损。全身症状相对较清较少累及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4)血管炎血管炎的表现随受累血管所处的层次和炎症轻重程度而异。体表及真皮乳突上层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炎表现为红斑和瘀点,严重者真皮和表皮连接处被破坏,可形成大疱和(或)溃疡;肌肉、动脉受累可产生炎性结节,严重者有深部溃疡;皮下组织血管受累可产生深部结节。3.关节及肌肉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关节炎和关节痛可达95%以上,可先于其他系统损害几个月至几年出现,近端指间关节炎(痛)见于82%的病人,常为对称性、游走性,多关节受累,其他易受累的关节依次为膝、腕、掌指关节、踝、肘、肩、跖趾关节、髋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受累较少见,约30%的病人出现肌痛、肌无力

11、、肌酶谱增高。4.肾脏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最常见的受累脏器,肾小球,肾小管及肾血管均可受累。在五年之内,临床出现肾脏受累可达75%,而肾活检证实近100%的病人有肾脏损害。狼疮性肾炎是一个慢性过程,时有加重和缓解。轻型可无症状,或有高血压和夜尿增多,血尿、蛋白尿多为间歇性的。肾病综合征型可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也可有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急性进展性肾小球肾炎少见,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少尿性肾衰。5.呼吸系统临床上明显的胸膜受累为36%,肺脏受累为7%。常见于为胸膜炎,其他尚有急性狼疮肺炎、慢性间质性肺病合并纤维化、肺泡出血、呼吸肌及膈肌功能不良、肺不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动脉高压和肺

12、血栓。6.神经精神狼疮神经精神狼疮可累及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病人可表现弥散、局灶或两者结合的症状,从轻微的认识障碍到严重的危及生命症状均可出现。神经精神狼疮的损害表现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精神症状,病人可表现为认知障碍:近记忆和远记忆受损,判断理解、抽象思维、计算能力及其他高级精神功能紊乱,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散失,躁动不安;也可表现为思维混乱,怪异意念,妄想,幻觉,行为异常,抑郁,焦虑,惊恐,躁狂,木僵等。另一方面是神经系统的定位表现,表现为动眼神经,展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脑血栓或脑现血,偏瘫,失语或发生癫痫,高颅压,头痛,横贯性脊髓炎等。有些病人可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障碍,肌无

13、力,腕或足下垂。7.心血管系统以心包炎最常见,可有心包积液,但心包填塞或缩窄性心包炎非常少见。8%25%的病人可有心肌炎,表现为休息时也有心动过速。狼疮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比正常人群高。8.消化系统 非特异性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9.造血及淋巴系统(1)贫血 常见,可累及5O%8O%的病人。溶血性贫血见于1O%4O%的病人。(2)白细胞减少(4x1O9/L) 见于17%的病人。(3)血小板减少 见于2O%5O%的病人。(4)巴结肿大 疾病活动期可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部及腹股沟。一般较软,无压痛及黏连。部分病人可出现轻度肝脾肿大。10.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

14、lipid antibody syndrome,APS) 可以出现在SLE的活动期,其临床表现为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不止一次出现抗磷脂抗体。SLE患者血清可以出现抗磷脂抗体不一定是APS,APS出现在SLE继发性APS。11.干燥综合征 约有30%的SLE有继发性干燥综并存,有唾液腺和泪腺功能不全。12.眼 约15%患者有眼底变化,如出血、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物等,其原因是视网膜血管炎,另外血管炎可累及视神经,两者均影响视力,重者可数日内致失明,早期治疗,多数可以逆转。五、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1.一般检查血、尿常规的异常代表血液系统和肾受损。血沉

15、增快表示疾病控制尚不满意。2.自身抗体 患者血清中可以查到多种自身抗体,它们的临床意义是SLE诊断的标记、疾病活动性指标及可能出现的临床亚型。常见而且有用的自身抗体依次为抗核抗体谱、抗磷脂抗体和抗组织细胞抗体。(1)抗核抗体谱 出现在SLE的有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ENA(可提以核抗原)抗体。 1) ANA:见于几乎所有的SLE患者,特异性低,阳性不能作为SLE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鉴别。 2) 抗ds-DNA抗体:诊断SLE标记抗体之一,多出现在SLE活动期,抗ds-DNA抗体含量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3) 抗ENA抗体谱:是一组临床意义不同的抗体: 抗Sm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为99%,但敏感性仅为25%,有助于早期和不典型患者的诊断或回顾性诊断,它与病情活动性不相关。 抗RNP抗体:阳性率为40%,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