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28461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测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 装订线 桥圩三中2009年春季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出题:李心波题号 一 二三 总分 (一) (二) (三)得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2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秩序井然(zh) 深邃 (shu) 撺掇 (du) 羁绊(j) 阴霾(mi)B、肆无忌惮 (tn) 哽咽 (y) 狭隘(i) 炽热(ch) 砭(bin)骨C、叱咤风云(zh) 脑髓(su) 秕谷(b) 讪笑(shn) 羸(li)弱D、当之无愧(ku) 嫉妒(j) 澎湃(pi) 哺育(p) 磐(pn)石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 (2分)A、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义愤填膺 迫不急待B、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戛然而止 浑身解数 力挽狂澜C、鞠躬尽粹 铤而走险 锲而不舍 迥然不同 聊以自慰D、怏怏不乐 罄竹难书 精疲力竭 姗姗来迟 毛骨耸然3、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2分)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B、他们班的足球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

3、物。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贵港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C、美国不厌其烦地宣扬“伊朗核威胁论”,目的在于不断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就范。D、是否能按时到达就在于他的努力。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2分)A、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B、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伤仲永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D、马 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 布封 英国6、下面是一份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1)从图中数据可以发现:(2分)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2分

4、) 。7、默写。(8分)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逢入京使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二、阅读感悟(48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一)节选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

5、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二)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6、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1)妇抚儿乳(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止有剩骨( ) (4)其一犬坐于前 ( )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 又数刀毙之。C. 借旁近与之。 D. 于舅家见之。10、用现

7、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1、节选口技第1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找出属于侧面描写的一句。并结合文意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句子: 作用: 12、狼第五段文字主要写了 ,从全文看,这段文字属于故事的 部分。(2分)13、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阅读田野上的白,回答下面的问题。(17分)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

8、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

9、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时候,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想享一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

10、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

11、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4、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