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27983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科版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科版科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科版科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科版科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教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教案教科版科学教案教科版科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p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节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拟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开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同时培养观察和实验的技能,当学生们掌握了一些观察和实验的技能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外继续探究,并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二、学情分析p

2、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拟熟悉。一局部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终究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三、教学目的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2、使学生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3、能用过滤的方法别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别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四、教学重

3、难点重点是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难点是描绘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别离出来。五、教学准备:小组:烧杯4个、盛有水的水槽1个、食盐、面粉各20克、沙30克、滤纸3张、漏斗1个、玻璃棒1根、铁架台1个。六、教学过程为了重点突出探究的层次性,我始终以“溶解”为主线,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一故事导入,提醒课题。开场,我以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吞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估计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我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

4、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环节我以故事入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设计实验,展开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活动一:食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我让学生利用我为他们提供的材料,自己尝试做实验,自行观察食盐、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并将它们在水中的现象进展比照,通过研讨和汇报初步浸透溶解的概念。活动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让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去猜测面粉在水里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猜测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任何的发现、创

5、造都建立在大胆猜测的根底上。通过猜测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根底上进展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化活动三:探究实验过滤的过程。在活动二的验证中学生们能很容易感受到面粉的溶解特征处于食盐、沙子两章。种物质的中间状态,但是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里引出“过滤”顺理成我先拿出一张滤纸,给学生讲解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之后我出示这样的课件:“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低。2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那边。3烧杯紧靠玻璃棒。播放完课件后,我把实验过程进展演示,演示完以后学生再

6、进展分组实验,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加以指导和帮助。在实验中,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留在滤纸上的物质,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师生交流,得出结论:1、溶解了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别离出来。2、不能溶解的物质通过过滤后,颗粒会留在滤纸上。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过滤这个难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播放课件后的老师演示能为下一步学生分组实验正确操作提供帮助,确保分组实验效果的成功率,增强实验的实效性。学生们在实验活动中,不但能加深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协作精神。三课后延伸,开阔视野。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到生活消费中去

7、,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1、你还知道那些物质可以溶解?2、自己动手做一做油能溶于水中吗?3、上网查一查什么东西应用了溶解的性质?这样的练习题的设计是对学生自学才能、探究才能的综合培养,也表达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教科版科学教案2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教学难点】:长时间坚

8、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教学过程】:一、学习播种方法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二、关注种子变化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5、师:注意

9、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三、记录生长日记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四、实地指导播种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2、师:催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展奖励。【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10、。【板书设计】2.种植我们的植物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教学反思】教科版科学教案3 教材分析p 光和影这篇课文内容的安排是从手影游戏开场引出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进而深化研究影子的几个特点。同时让学生认识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以下四个局部:第一局部:由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及产生影子需要什么条件这一活动导入。第二局部:联络实际说明什么叫光。第三局部:通过三个实验,探究影子的位置、大小及形状变化的特点。第四局部:简单介绍投影的运用。学情分析p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五年级学生喜欢游戏及动手实验的特点,应按教科书的安排

11、及要求,有步骤、有目的地进展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不同彩色粉笔分别记录投在“屏”上的影子。再根据影子进展分析p ,推理出光、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光:使人能看物体的那种物质。2、影子的形成条件:光、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和屏之间。3、光: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所发出的光。4、影子的特点:位置 大小 形状5、投影: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如我们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过程与方法1、认识光、光及影子形成的条件。2、分组进展光和影的三个实验。3、分析p 、推理影子的特点。4、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上过程要用直观的

12、演示及实验的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真细致、实事求是、擅长合作交流。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电筒、大号电池作遮挡物各八只,4开图画白纸24张,红、黄、蓝彩色粉笔各八支。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2、板书课题3、通过闭眼活动引出下一个环节二、认识光及影子形成的条件1、翻开实物投影仪。2、用手在投影仪及黑板中间作各种手影。3、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光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个条件。三、进展影子特点的三个实验1、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2、说明三个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放下窗帘、准备工作。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4、学生归纳影子位置、大小、形状的特点。

13、四、稳固运用翻开投影仪做游戏,验证我们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1、改变光位置,影子有什么变化。2、改变遮挡物在光间的间隔 ,影子有什么变化。3、用手在光及屏中作不同侧面的变化。4 、投影是用挪动光远近进展物体大小变化。五、课外延伸:课后查阅资料,理解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教科版科学教案4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各种各样的鸟介绍各种鸟的本领的图书或录象。活动目的学念儿歌什么鸟。理解不同的鸟。活动过程一、理解不同的鸟老师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理解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鸟,重点介绍蜂鸟,鸵鸟,鹦鹉等。1、师:看,图片上画了很多什么啊?鸟,这些鸟长的一样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这只鸟的名字叫“蜂鸟”它的身体很小,就只

14、有蜜蜂这么大,所以叫蜂鸟。2、师:再来看看这只鸟,这只鸟的身体看上去怎么样啊?很大,它的名字叫鸵鸟,那你们知道鸵鸟会不会飞啊?为什么?因为他身体太大了,所以飞不起来。3、师:再来看看这只什么鸟?它的名字叫鹦鹉,你看它身上的毛漂亮吗?都有些什么颜色?鹦鹉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就是会跟人一样说话,你教它什么话,它就会跟你一起说。二、讨论师:谁来告诉我什么鸟最小?什么鸟最大?什么鸟会唱歌?三、学念儿歌1、老师念儿歌什么鸟。师:老师把刚刚的话连起来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什么鸟师:如今我们一起来念念看。四、小结师:你还知道鸟都什么本领?师: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鸟,它们都是我们的好

15、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儿歌什么鸟什么鸟小?什么鸟大?什么鸟儿会说话?蜂鸟小,鸵鸟大,鹦鹉会说话。教科版科学教案5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材分析p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课,让学生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第一个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生可以明晰的发现它们在水中缓慢扩散的过程,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进展比拟。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这一课选用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拟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在充分电动学生大量感性经历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溶解概念。学生分析p :学生经历了三年级下半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