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丹田实解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27709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沉丹田实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沉丹田实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沉丹田实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沉丹田实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沉丹田实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沉丹田实解学武之人,都听说过气沉丹田的要求;道门修士,皆明白旧日圣 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气穴”的提法。但真正明白气如何沉、神如何凝的 人却极少,正应了那句古话,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焉!君不见,有人 死死用意固守小腹,有人弄人为的腹式呼吸”,有人闭目内视脐内,有 人存想丹田有一火球,都以为如此这般,气便贯入丹田了。可结果如何, 把肚子守大了,还每每得上遗精症(南怀瑾先生语)。其实,常人之“气浮而不沉,都聚在心窝处,也确实是太极拳所 说的气壅胸际。因七情六欲、辛勤劳作之故,此气滞而不通,有枚结在 胸中,常常自觉胸闷,俗语所说的内心堵了个大疙瘩”,即是此种心气 上浮之病症的表象说法。前人那么从雅的

2、一面说胸中有块垒”难消。可 是学人昧于此理,本来内心的事就已太多,却又加上这些目视丹田、 腹式呼吸”等等的劳什子,忙于固守,如楞严经所说:撮心而守, 悬在一处,心火不但不能下降以温肾水,反而更进一步地郁结了,因此 虚火上炎、口舌生疮、口干舌燥、欲火上升,甚或吐血发狂,这一类的误 差就会不足为奇了。那么,当如何操作?很简单,静其身如山岳,澄其心如秋水,胸中之气自然如水中浊物沉淀一样,斩渐下沉至丹田了。 现在不是单纯的意念,而是有其物质基础的,学人自觉有物 沛然下降至丹田,有如温水一样,绛宫(胸际)空空洞洞,虚 灵开阔,丹田(小腹部)充实温暖,尤以两肾处为甚,丹经称 之为“两肾汤煎”即两肾如在开水

3、中煎煮一样。功力再深, 那么此温水会逐层下渗,到双足心,直至入地三尺,以 至于更远。此是致虚守静、纯任自然的大法,非小法小术可 比,其关键是躯体要端正放松,心理要空无一念。假设不相 信,可试看一下主流经典的论述:老子日:“虚其心,实 其腹;仙学真诠守乾之诀云:凝神入坤脐者,作丹之 初,只是凝神,那么气自返归身中,久之自然沉入肾府。犹 夫水,澄之既久,而其浊者自沉,非执著坤脐而守之也 所谓凝神者,盖息念而返神于心耳,神返于心,而不外驰, 那么气返于身,渐渐沉入气穴去矣。南怀瑾大师习禅录 影日:心头一空,气自下沉。大成拳大师王选杰在大 成拳实作绝技中说:腹部充实是由于胸部放松自然形成 的,故虚胸与

4、实腹二者密不可分。习武道者,至此境界,自觉整个人如半瓶子水,不管 如何动,躯体里的温水都会作出自动的、恰如其分的动 荡来调整重心,维持平稳,有如不倒翁。少林拳谱有 言:气沉丹田,那么强如不倒之翁,虽有大力推挽,亦不 为之所动。不仅如此,肉体上的平稳也会巩固,增进心理上的平稳,现在其人专门沉着”,专门沉得住气”,一切可喜、可怒、恐怖的外界刺激,均不足以动其心, 而沉稳不乱,以不变应万变。其人心放在肚子里”,常 处泰然自假设之境,而可不能提心吊胆地把心提到嗓 子眼去面对恐怖之事,也可不能(心)气一下子直冲顶梁 门、“气堵脖梗子”的去应付可怒之事。谦谦君子,休休有 容,真正使心态如水一样平和。另外用

5、于技击,人一动手,便觉有物从脚心飞速上旋, 经腿、腰、背心、臂而至于指梢,犹如子弹在枪膛里旋转一 样,将仇敌击出丈外。现在手部的力,就不是仅仅上半身的 力了,而是全身之力汇于一指,少林拳派谓之掌心力从足 心印,一指霹雳万人惊”,意拳谓之整体力”或整劲”, 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习丹道者,心气沉至双足心,那么真人之心呼吸以 踵”,自觉有一线吸力从足心、丹田发出,将舌尖向上向后 吸,与悬雍垂(即小舌)相接,启动先天胎息,关闭后天凡息、 身中真气,降那么经任脉下注地心;升那么经督脉上冲至百 会,至天心;开那么大包天地,合那么细入无间,人体小宇 宙与大宇宙初合,前人所谓上下与天地同流、“借天地灵 父圣母之气,化后天凡父凡母之身”的术语,都是对此境遇 的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