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27063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特长班(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2010.1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斡旋 蝇营狗苟 不容置喙 口慧而实不至B、剽窃 未雨绸缪 故伎重演 英雄所见略同C、贸然 向隅而泣 炙手可热 在地愿为连理枝D、联袂 毋用置疑 摩肩接踵 达则兼济天下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之重是有目共睹的,大家谈起,对这一点颇有 现代人时常这样欺骗自己:明明是孤独,却要用另一种可怜的方式 着,不能够坦然面对。这种丧尽天良的丑行,他 做得出手。A微辞 掩饰 居然 B微言 掩饰 竟然C微言 掩盖 竟然

2、 D微辞 掩盖 居然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届全运会,刘翔享受到了城市主干道为其封路、增派警力为其站岗,甚至在刘翔比赛时,出现了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B.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国家典藏文物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展览规模、档次、文物等级最高的一次特展。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 “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D10月19日,一艘中国货轮在印度洋海域,距我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约1080海里处,被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劫持。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

3、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要“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生机中国人对山的欣赏,是欣赏它林木森森的含蓄,和人迹罕至的空灵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 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是在人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无人干扰的空间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初,萧荐封德彝于上皇(唐高祖),上皇以为中书令。及上(唐太宗)即位,为左仆射,德彝为右仆射。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上前

4、,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萧而亲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庚辰,叔达皆坐不敬,免官。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余非有大功,无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5、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括疵,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贞观元年六月,辛巳,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薨。(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 隔阂B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因被定罪C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 差

6、错、差失D臣诚心服,不敢遂非。 错误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皆疏萧而亲德彝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B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天下之务,当尽至公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7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皇以(封德彝)为中书令B会(萧)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C(我)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诸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满萧的独断专横,极力拉拢巴结封德彝,最终使萧得罪了皇上而被免官。B上皇为了达

7、到强大宗室、威震天下的目的,大肆册封他的宗室,无论他们有功还是无功、年长还是年少。C封德彝认为当时没有值得推举的奇才,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向太宗推荐人才,结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评而惭愧不已。D御史大夫杜淹之所以不和封德彝争辩该不该派“御史就司检校”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封德彝深得大体,令自己心悦诚服。9断句和翻译(9分)(1)翻译下面的句子。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3分)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3分)(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段断句。(3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雨后池上

8、(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11.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共10分)(1) ,与山间之明月, ,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3)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4)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5) , ;后人哀之而不见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若夫乘天地之正, , 彼且恶乎待哉!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共14分)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

9、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的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的灵性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

10、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生产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起来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

11、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12、 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议论文一般是有感而发的,本文就是针对一些批评语文教育模式的言论而阐述己见的。 B行文过程中,整理在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某些错误言论进行驳斥,立论与驳论相辅相承。 C“忘恩负义”与“过河拆桥”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D“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这当然要首推盐和梅了。强调了盐和梅在烹调中的重要作用。 13下列的解说,

13、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整理用“牙好,胃口才好”与“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进行对比,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B文中采用“没有盐,人类的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与语文是“基础学科”作类比,说明盐在人类生活中的必要性。 C第五段采用例证法,整理旨在用事例说明可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 D本文主要采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4 在文中“过河拆桥”是指谁?其表现怎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15了解全文,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5分)雨夜的红灯笼林决定下来了,要走。林望了望那两间又低又矮的

14、教室,心中便一片怆然。夕阳斜下,屋子中砖头支着木板的桌子,以及那块发白的黑板,在余辉中发散着金灿的昏光。 村支书老黑叔更是怆然。“林老师,你真的要走?”“走!”林咬咬牙,重重地从喉腔吐出,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量。五天前,林接到了师大同学的来信。同学在广州是一家IT公司的老总,准备在北京设立分公司,力邀林出山。 山风悄悄地吹了起来,凉凉地直往领子里扑。天上的云彩也不知什么时候聚起了厚厚的一层,黑压压的把夕阳西下仅有的一点余辉,遮了个尽光。黑暗中,老黑叔静静的蹲在地上,只有那长长的烟枪在一明一暗中才能映出他那张沉默的脸。 “要走,你就走吧!”老黑叔使劲吐了口烟,屋内的烟雾更浓了。“林老师,难为你待了这么长的时间。几年来,苦了你呀!乡亲们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谁让咱穷哇!”老黑叔一跺脚,脸别在了一边。“林老师,你想走就走吧,不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