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26989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文、诗对照阅读,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3、 品读文、诗,深入体会意境和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重难点:1、 诗文对照, 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2、 在品读中深入体会意境和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送别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教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5课,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整体入手,观照全文1、 教师:让我们跟随李白和孟浩然一起去黄鹤楼,去看看两位友人

2、送别的情景。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语言描绘的情景,你能从课文中看到哪些图景?2、交流:美景图 话别图 目送图三、品读1、2自然段(美景图)1、 教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看到了美景图?2、 学生交流语句:多媒体画面展现美景图3、 引导学生感受到:暮春三月,黄鹤楼的景色十分迷人。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蓝天、白云,江上美景4、 教师:如此美景,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两位即将要分别的友人此时的心情如何呢?自己读读第二小节中描写两位友人的句子,仔细地去体会体会。5、 学生交流,你体会到什么?藏 一个藏字你品出点什么深意了吗?为什么要藏起来?(不想让离

3、别来得太早)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情深,依依不舍)他们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他们真的是像游人一样在欣赏美景吗?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到:他们不会像其他游人一样尽心地欣赏美景,只是借赏景掩盖自己心中的惜别之情,想让这离别的时刻来得晚一点。6、教师小结板书:这真是 满目美景无心赏过渡:刚才同学们一边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一边想象那情境,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你从课文的哪里看到了饮酒话别图?(课文的第3小节)四、品读第3自然段(话别图)1、 出示图片:自读第3自然段,你能从他们的话别中感受到什么?2、 出示句子李白的话(1)指名读 你感受到什么?(2)交流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1)

4、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令人敬仰、当作兄长和老师)(2)人品 (人的品格、品德) 补充资料 介绍有关孟浩然的一些材料(3)誉满天下?(名誉满天下,得到天下人的赞美)补充资料 唐朝大诗人杜甫赞誉:句句清诗堪可传 (可见在当时真的是誉满天下)你知道孟浩然的哪些诗篇?指名背诵一二首。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难舍)之情(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不知何日才能再想见(还没有分别就已经想再见面,可见难舍,可见情深)满饮此杯(这满满一杯装着的仅仅是酒吗?你仔细体会体会。更装着深深的情。李白借酒表达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对孟浩然的感情就像这杯中的酒一样,满满的)(2)指导朗读,读好语句(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3、出示

5、句子孟浩然的话(1)指名读 你感受到什么?(2)交流感受劝慰之情(1)从哪里感受到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知道这诗句出自哪一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插入链接了解诗句出处意思(3)孟浩然想借王勃的诗句告诉李白什么呢?深厚的友情(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2)交流(友谊永世不绝)(3)指导朗读句子4、教师总结板书:这真是 依依话别见真情5、同桌分角色朗读6、分角色齐读五、品读第4自然段(目送图)1、你是从课文中的哪里看到了目送图?(第4小节)2、出示图片: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四小节,从目送图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关键的词语下圈圈画画3、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深情,难舍(依然、伫立、凝视)李白此时

6、的心情怎样?(心情失落,忧伤,难过)4、指名读齐读第四小节5、教师:友人登船远去了,岸上只留下了李白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望着浩浩荡荡流向天边的一江春水,李白心潮起伏,思绪万千6、出示图片:他想到了孟浩然对自己师长般教导的情景;他想到了与孟浩然饮酒对诗的情景;引导想像说话教师过渡:想到这儿,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六、品读第五自然段1、出示图片:听录音诵读古诗2、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3、教师:学到这儿,你有没有发现这首古诗与课文的关系(课文就是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这首诗的情境,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4、诗、文对照起来读读,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解释这首诗

7、?5、指名说说 再指名说说6、教师:诗句中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7、质疑:孤帆 江面那么大,不可能只有孟浩然乘坐的一艘船,为什么说孤帆?8、教师小结板书: 心里所想的只有孟浩然,所以眼中所见的也就只有孟浩然真是 千帆过尽皆不见,心中唯有孟夫子9、感情朗读古诗 教师:诗人把自己的深情和当时的心境都融进了这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古诗,读出诗人的深情,读出诗人的心境。七、课外拓展1、 在古诗中像这样反映朋友离别的诗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2、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送别诗。3、 推荐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板书设计: 送 李 白25黄鹤楼别 孟浩然满目美景无心赏依依话别见真情千帆过尽皆不见心中唯有孟夫

8、子含英咀华,涵咏真情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巧妙地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尽量多的潜心会文的时间,让学生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为宗旨。课始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你能看到哪几幅图景?(美景图、话别图、目送图)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潜心会文,投入地走进文本,倾听文本的声音,在脑海中再现那感人的情景,真挚地走进人物的内心,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

9、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满饮此杯、依然、凝视、伫立、孤帆等,虽然只是这样短短几个字,却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让学生不仅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到了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意像,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三、抓住空白,引导想像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

10、是只有五年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话别时他们还会说些什么?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那意境。四、引入资料,促进深化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太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尤其是文中提到您的人品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以及对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引用,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孟浩然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孟浩然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