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269162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摘 要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一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和最终消费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对北京市1978 20年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三个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都受到前期的较大影响,具有很强的惯性,且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随后,本文主要通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居民消费水

2、平为因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居民消费水平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化分析,找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在理论及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市居民消费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回归分析 / 目 录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二)文献综述2二、北京居民消费的历史演变和国外大城市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及对北京的启示5(一)北京居民消费的历史演变51北京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情况52。 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热点的形成与调整53. 制约和影响北京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6(二)国外大城市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及对北京的启示8三

3、、北京市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0(一)数据与变量的选取0(二)分析方法12(三)实证分析13四、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17(一)理论基础17(二)建立模型(三)数据收集(四)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及修正20(五)总结27五、主要政策建议及论文进一步研究方向28(一)政策建议2(二)论文进一步研究方向3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者之间适度的比例关系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经济也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投资主导型

4、转变为投资、消费双拉动型并开始逐渐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市的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不足仍是当前北京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从最终消费的构成看,居民消费不足是北京消费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北京的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偏低。200年上海的居民消费水平为24260元,是北京(18911元)的13倍,而同期上海人均P为北京的.1倍,京沪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大于人均GP间的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差距、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房价过高抑制居民消费等问题都将制约着未来居民消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居民消费持续增长,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是亟待解决

5、的问题。(二)文献综述居民的消费行为通常用消费函数来描述,到目前为止,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消费函数理论体系,这可以成为我们对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消费函数的概念最初是由凯恩斯提出的,他认为本期消费主要取决于本期收入,并且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其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此即绝对收入假说。然而,由于不少发达国家的长期经验数据并不支持绝对收入假说,因此经济学界开始对该假说进行质疑,认为其只是说明了一种短期消费现象,而要解释长期消费行为还必须依靠新的理论.因此,在20 世纪0 年代之后,相继发展出了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恒常收入假说以及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等.杜森贝里

6、相对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居民在决定其消费时要参考其他具有同等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此外,本期消费不仅受到本期收入的影响,还受到以前时期已经达到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弗里德曼提出了恒常收入的概念,他认为居民各期获得的收入可以分为恒常收入与暂时收入两部分,居民消费取决于恒常收入而非本期收入。莫迪里安尼生命周期假说的核心思想与恒常收入假说类似,它强调居民会利用储蓄和借贷来平滑一生的消费路径。到上世纪70、0年代,霍尔又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消费函数,而戴维森等则用误差修正模型解释了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近年来,预防性储蓄理论与流动性约束假说又逐渐成为了消费函数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

7、:一是从居民消费结构入手,认为加快居民消费机构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吴薇(2009)指出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经济增长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经济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常用的方法有恩格尔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和扩展的线性支出系数模型(EIES模型)等。二是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入手,认为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林秀梅(0)认为,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增长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只有挖掘农村消费潜力,使农村消费成为整个社会消费的重要动力,从而使消费增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三是从政策的角度入手,认为政策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说,政策因素是居民感受最直接、作

8、用效果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素。从7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到2000年至今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无不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北京的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解决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种种桎梏?本文认为,北京的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不是某一方面的因素独立作用的结果,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对北京市97 - 20年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三个时间序列不平稳,但是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二、北京居民消费的历史演变和国外大

9、城市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及对北京的启示(一)北京居民消费的历史演变北京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情况从历史时期来看,北京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19年1998年前后。这段时期,是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带动居民消费实现同步增长,且高于GP的增长速度.(2)2000年至今.这一时期,虽然居民收入仍在快速增长,但是受住房、医疗和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影响,居民储蓄率开始攀升,居民消费率相对下降。从202年开始居民消费对DP的拉动作用逐年减弱.图1 1年-200年居民消费占GD比重变化情况(支出法)2。 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热点的形成与调整改革开放以后,北京

10、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25元,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9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077元,扣除价格因素,是197年的68倍。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60元,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6。5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6元,扣除价格因素是178年的5。9倍。消费结构发生变化,0年间,居民消费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品的千元消费,到9年代的以家用电脑为代表的万元级消费.进入21世纪,以汽车和住房消费为代表的几十万元消费方兴未艾。图2 1978年-008年北京市城乡居民

11、消费情况(支出法)3. 制约和影响北京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1)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众多,而收入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收入直接制约着消费,收入分配严重地影响着消费。()城乡二元结构与居民消费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消费差异不断加剧。北京市的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差距从1990年开始呈明显扩大趋势(见图).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比例从199年的3。4:1上升为12。3:1.图 198年-008年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

12、民消费比例(3)政府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由政府和企业“统包”的社会福利制度。福利水平虽然不能和欧洲福利国家相比,但在低水平上也几乎是“从摇篮到坟墓”,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但是,进入年代以来,社会保障体制进入加速改革阶段,旧的福利制度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转轨期间出现的社会保障功能弱化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前,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不均衡、不公平的供给状态,增强了居民未来的消费支出预期,导致居民风险防范型储蓄动机不断增强,对消费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社会

13、保障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二)国外大城市消费需求变化规律及对北京的启示从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阶段看,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市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从世界各国的最终消费率(此为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水平看,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2年,世界平均水平为80。1,低收入国家为80.7%,中等收入国家为743(其中,上中等国家为75.2%,下中等国家为72。4),高收入国家为1.0.2007年,北京市人均GP达到7654美元,超过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北京市最终消费率水平仅为4.3%。表 主要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支出占GD比重

14、()190100002006207美国66. 67 6 704 7。2 70。3 日本5255 562 7057.1 6.3欧元区57。4 574 7。65。5 57.1 56. 德国.657。 8.9 59.5 。7 法国51 56.655。7 56。9 5. 56. 英国62.0633 6.1 64。3 6。3. 新加坡5.9 415 2 40. 3.9 38。1韩国5。7 52。2 53.534 54.4 54。7 俄罗斯4. 521 。249。6489 4.1 巴西9.3 62. 64.3 0360。1。0 印度。63.7 6。1 57。 5。4 42 世界平均60。0 。8 61.31。1 60。7 低收入国家.8 73 7.274。873。4 741中等收入国家60。3 59。7 59.56.7 5。6 高收入国家59.8 60.81。 61.961.7 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待优化升级。 一是吃、穿消费比重相对较高,具有明显的小康型消费结构特征。200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为322%;美国为13.7,英国和德国为1;受消费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