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269161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成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成瘾行为是很普遍的人类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成瘾物与成瘾方式已向高科技演变,比如网络游戏成瘾。因此也可说,网瘾是科技的代名词,是文明的副产品。网瘾对青少年心身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的是,人们为何那么依恋网络世界?网络游戏为何会迷倒那么多青少年,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中的男孩?是我们的教育不力?是父母的教养无方?还是独生子女本身的问题?或许,研究成瘾的专家,会总结出一系列形成网瘾的因素。确实有许多原因会使孩子迷上网游,但要达到痴迷于网游而不能自拔的程度,并非是所有迷上网游的孩子。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容易上网成瘾?而保持上网成瘾的条件

2、和力量又是什么呢? 精神分析告诉我们,各类成瘾都是基于人类的自保和自爱本性中的对快乐、愉悦、兴奋、刺激和幸福的追求,或者说是基于自保和自爱本性中的对克服分离焦虑、战胜孤独恐惧的追求。人类是群居动物,分离焦虑是人最早的体验,孤独感便是人最早面临的恐惧。我们从原始人寻求逃避分离恐惧的途径中看到,可供他们选择的是各种群体狂欢,诸如佩戴面具、崇拜动物图腾、敬奉动物神明等仪式活动。在狂喜体验后,他们获得一段时间的平静生活,不至于过分遭受分离酿成的痛苦。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单调生活的厌倦,焦虑的紧张程度逐渐增强,直到重复同样的仪式将其消除为止。再后来,出现了非狂欢文化的逃避孤独方式。可供人们选择的有:垂钓、

3、棋牌、诗赋、发明创造等,或是嗜毒、酗酒、赌博、乱性等等。如果选择的是后者,它们能使人很快达到狂喜状态,而忘却孤独与焦虑。当狂喜体验消退,分离孤独感又油然而生,所以他们不得不频繁、迫切地寻求狂喜状态,甚至成瘾。我们发现,这些有害的成瘾比有益的成瘾更容易形成,并非是它们内含的刺激量多,而是它们达到兴奋刺激的速成性。如果说,成瘾是对愉快刺激的本能追求,还不如说是对逃避孤独与恐惧的本能反应。人类本身存在的依赖情结或成瘾倾向,就是用来应付生命存在中现实焦虑和神经质焦虑的。但每个人的个性特质不一样、对焦虑的忍耐阈值不同,他对焦虑的释放和处理也就不同。良好的释放方式是合理、有度、有弹性、促进人心智发展的。消

4、极的处理焦虑的方式是脱离现实的,比如通过无意识压抑、转移、退化等自我防御,达到一种假象的内心平衡。往往这样的释放方式是无节制、过度或成瘾的。可是成瘾又是缓解焦虑的最简易办法,一只烟、一杯酒、一颗药丸、一件衣物、一夜情等,都可以成为寻求快乐、避免焦虑的替代品。一旦体验到这样的好处,那些替代品绝对成为被迷恋的对象,上瘾是必然的。而有害的瘾,在让人们迅速忘却生活的繁芜复杂的同时,也忘却了生命负载的意义和目标。成瘾者的内心独白是:上瘾是幸福感与满足感的快速达成,我不用煞费苦心或久经磨难,就可轻而易举获得生命的激情与高潮体验。我们理解了,难怪“瘾”这个东西,使人那么容易上,又那么不易下。难怪那些渴望成功

5、和幸福,而自主和自控力处于稚嫩阶段的青少年,那么容易痴迷于网络游戏。虽然所有的成瘾都表现为过度的依赖,都存在心理的依恋障碍,但不同的依赖(对什么依赖),有着不同的动机和情结。比如毒品依赖者,有着享乐和受虐情结;赌博依赖的人,存在权力欲望和征服情结;网游依赖者,绝对有追求卓越和成功的需要,并存在内心深处的依赖情结。网游成瘾的表象,是孩子在追求新鲜、刺激,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而本质上是在逃避内心的空虚与孤独,满足他们的依赖需要。网瘾现象,人们看到的是孩子不思进取、意志消沉,看不到的是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潜能,以及他们攻击性的压抑。网瘾的孩子,是本可以成为卓越的人,可惜只能算是虚拟世界的佼佼

6、者。他们过度依赖网游,正说明他们有过剩的精力需要释放,说明在表达他们成就梦想的破灭,在用扮演英雄的幻想,抵抗现实的挫败。不幸的是,网瘾让他们不再寻求新的追求。因为成瘾的象征意义是固着,即拒绝更新。我们看到,网瘾行为已给孩子一种忘我的陶醉,这种陶醉,又成为了孩子重复与强化打网游的动力。这必然导致孩子对现实的疏离,不再追求新的事物。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英雄气概,纵横于暴力倾向的网络世界,他们的聪明才智枉费于征服网游里的种种怪物。怎不叫人痛心疾首!网瘾,吞噬的是青少年的心智,耗损的是时间与生命的代价。现在让我们来分析,网游成瘾者,为何多是条件优越家庭的孩子?为何多是聪明而个性有压抑的男孩?其实,在网

7、瘾背后,保持孩子成瘾条件的力量,正是他潜意识的心理内容依赖情结;促使孩子上网成瘾的“帮凶”是父母,父母潜意识心理内容依赖情结,是父母成为“帮凶”的无意识动因。当人脱离母体,成为人那一天,就对分离的体验激发出焦虑,心理学家弗罗姆称“这种体验是一切焦虑的总根源”。分离意味着被隔离,意味着孤独与软弱无力,依赖情感便成为人最早的情结(或情感需要)。当孩子发展出自己的分离感与主导性时,母亲的身体再也无法满足其需求。在这种时候,就出现了寻求其他分离的途径的必要性。孩子能否实现促进他健康成长的“分离”之路,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依恋模式,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所谓促进孩子成长的“分离”之路,是指培养孩子的独立、自

8、主性和创造性。指在孩子早期,能充分给予他独立的空间与时间,接触同龄孩子,接受各种游戏,体验竞争、冲突、受挫、独立完成事情和任务等。而这些,在中国多子女家庭,或在国外的家庭常能见到,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正好相反。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是金字塔关系,家里46个成人,众星捧月一样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得到的总是以我为中心的被照顾,孩子大脑总是给灌输的听话、要乖、别惹是生非、快做作业等概念。如今的幼儿园和小学,许多老师是女性化、小家长式的老师,孩子们仍免不了被指令性的传统教育:要当乖娃娃、听话、守规矩、成绩好,否则要受罚。可以分析到,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孩子,更多的体验是:被保护、被操控、弱小;更多的感悟是:惟我独

9、尊,需要可以无条件获得。而缺乏的恰好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东西:主动性、创造力,和感知他人需要的能力。那么,作为人的原始依赖情结,被溺爱下的孩子,不是也不可能通过促进他自主成长的新途径(分离途径),将此情结合理地转移和释放,而是通过父母等关系人物的过多给予,一直保持了依赖情结的满足。如果这种教养模式不变,孩子的依赖情结便以固着的形式成为病态的情结,在男孩子身上,其控制欲望、攻击欲望的本性会受到压抑,而显示出一些个性的中性化、或女性化的特质。从许多青少年活动营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相比,其心理素质的耐性、毅力、合作性、创造性思维(统计分值)远远低于国外孩子,而依赖、嫉妒、抑郁分值远远高于国外

10、孩子。这些差异的背后,无疑透视出中国孩子内心的自主性与攻击性压抑,以及他们心理依赖情结的固着。所以网游依赖,是许多被溺爱孩子的必然现象。尤其是独生子女中的男孩,由于他们男性意识(如扩张、控制欲)的本性抑制,在伴随成长中,这些本能需要的增强所形成的冲突,必然导致他寻求不同途径得以解决。男孩若没能在现实中获得独立和成就需要的满足,他会按自我理想去建立一个能满足他依赖情感需要的对象。即便他没有网游依赖,也会借助其他途径去依赖一个对象或事物,比如狂热地崇拜追逐现实中某个球星、歌星,或沉湎于酒吧、小混混团体。这些对象足以成为他自我理想的替身,而陷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的生活状态。网瘾依赖,也是许多家庭

11、不和谐或教育滞后的必然产物。父母面对网瘾孩子所表现的无奈,正是他们教育无方的写照;面对孩子的欲哭无泪,隐含着他们家庭内部失衡的伤感;面对网瘾的痛恨与愤怒,是他们潜意识依赖情结的自我惩罚。因为溺爱孩子的父母,自身也有深层的依赖情结,这是他们成为孩子网瘾“帮凶”的心理元素。什么意思呢?有一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意思。如果网瘾的动因是孩子内心的依赖情结,那么这一情结肯定与父母的情结有关。当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时,更是受到他们父母的谆谆教诲:必须听大人话、严于律己、必须读书、将来做人上人。来自上上辈父母的家规家训,几乎都在“必须怎样、不能怎样、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思想领域。每一代的说教竟是那么高度

12、一致,可见中国大统一文化根基之厚重!不可否认,如果你从小受东方文化影响,你的内心会拘泥于做什么是对,做什么是错,这些价值观念会无形地成为你内心的约束,制约你的行为。许多强迫性思维、强迫性个性就是这样来的。可以说,大统一文化就是一种强迫性文化。什么尊卑贵贱、孝忠礼义,什么集体主义观念、社会主义思想等,无形地熏陶着人们的习性,你不得不服从权力、权威、名誉、等级如果你反抗权威(父母或上级),会令他们很不高兴,会遭来责难、轻视、惩罚等等。在中国的家庭,是不允许有争执、冲突、分裂存在的,是禁止“以下犯上”的种种观念与行为的。依附权威思想、依赖父母力量,是东方文化下的集体无意识情结。所以,我们的父母还是小

13、孩时,就生活在他人(尤其是父母)需要的世界,而缺乏自我意识,缺乏自主自发性。他们只有顺从权威,方能克服被否定、被抛弃的恐惧,他们的内心体验,正是一种服从和依赖权威意志所带来的安全与好处。这样的依赖情结,伴随着人长大成为父母,而进入了影响下一代的亲子关系。代与代存在的依赖情结有着相同的性质:惟恐失去父母权力的依靠。不同的是依赖取向有别:上辈人更多依附的是父母对己的秉性和精神的认可,下一辈因心理上惟我独尊的需要,而依附的是父母全方位的给予。这种依赖取向,也进一步说明了是父母的溺爱所形成的取向。溺爱,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国家长制教育方式的变种,是父母依赖情结转嫁在孩子身上的关系控制。它对孩子的成长

14、,具有一种温情的杀伤力。因为溺爱不可能使人成为独立自强的人。溺爱显见的特点是:父母以最多最现成的答案性语言在与孩子对话;是以最大的“牺牲”包揽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以父母自己的经验“出谋划策”替代孩子设计好人生的每一步。于是,有了被溺爱的孩子的脆弱、逆反、执拗,遇到挫折或风险事件时的无所适从。而人的生长或自我实现需要,也是人的本能追求,当生长潜能受阻碍,自发的力量便会被迫转向反方向(或旁门左道)去发展。如那些走向“黑道”的人,就是因为他内在的能力和那些阻碍其能力发展的力量相冲突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能实现他自己、不能创建性地运用自己的能力,也就无法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完整,他就会烦躁不安、抑郁或疯

15、狂,会被驱使着他逃避孤独无助,逃避到酒吧、网吧等凡是可以逃避自己的地方。说到底,网瘾现象,最应该给我们家庭教育以警示。遗憾的是,社会上各类少儿培训班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父母也不惜代价把孩子推向所谓成功的“起跑线”,可就是缺乏成人教育的培训班。其实父辈们需要学习的有很多,首要的是学习认识自己,自己身上的哪些个性特点或情结是负面的、是帮倒忙的?还要学习爱的学问。许多父母都非常爱孩子,可越爱越是让孩子逃离家庭,这肯定不是外界网吧的问题,而是父母非理性爱的使然。成熟的爱孩子,意味着作母亲的,能温柔、一致性地给予孩子精神的关爱,帮助孩子学习关爱别人的能力;作父亲的,能坚定地帮助孩子与母亲的分离,帮助孩子识别伤感情绪的缘由、学习独立应付外界冲突和风险的能力只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拥有,才是创造了利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条件。只要一个人具备了他的内心力量,他自然会利用机会建立他的人生目标,实现他的自我。他拥有了他的真本事,便有了永远可依赖自己的东西,而不至于陷入虚幻的成瘾。我们的家长做到了吗?一个成人,若有自己的事业追求,麻将就不会是占有他时间和精力的霸王;一个孩子,若有了现实目标追求,网游也就不会是他施展抱负的王国。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 熊 玲 2007年元月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