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268339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态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复习要点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2限制因子: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这些关键因子则称为限制因子。 3.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度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即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4. 社会性寄生物:不通过摄取寄主的组织获益,而是通过强迫寄主提供食物或其他利益面获利,如杜鹃的巢寄生。 5.生物学零度: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动物生长发育需要的下限温度。 6.贝格曼定律:恒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如北半球)身体趋于大,而在气

2、候温和的地区,身体趋于小。 7.互利共生:两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双方获利且达到了彼此不能离开的独立生存之程度的一种共生现象。 8.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9.风的生态学意义:影响动物飞行,为昆虫提交尾为的机会,传播信息。 10种群绝对密度调查方法的是标志重捕法,航拍法。 11.生态锥体: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叫做能量椎体,如果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表示,就能得到生物量椎体和数量椎体。三类合称为生态椎体。 12.封闭种群:同种动物包括双亲和后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社群见成员不能互

3、相交换,彼此相互依赖,具有识别本社群内成员和外来者的机制,并且排斥外来者的通过家庭关系建立起来的社群。 13.生境: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了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14.自然种群三个特征 1)数量特征:种群密度,通常以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来表示,影响种群密度主要参数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移和扩散。2)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 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包括随机型,均匀型,聚集型。动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有单体分布,小群分布和大群分布。3)遗传特征:种群的遗传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的遗传组成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使种群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生理和

4、生态学特征,如性选择,生殖对策,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15.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16.种群相对对密度调查方法:捕捉法,鸣声计数。 17.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表现:种群平衡,不规则波动,种群灭亡,生态入侵。 18.生物生殖适应对策中r-对策的特点(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死亡率高竞争力弱)。 19. 影响着种群平衡性比率的因素有:局域配偶竞争,局域资源竞争,亲代状况的影响,种群整体的性比。 20.三基点温度:温度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 1.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

5、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 2.最优觅食理论:就是将生物的捕食过程进行优化,即根据需要将有些能量最大化或最小化,以使之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最为有利。 3.次级生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上通过取食生产者生物或次级消费者生物,而是把能量和生物质化为本级消费者生物质的过程。 4.耐受性定律: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就是生物的耐受范围,超出这一范围生物就无法生存。 5.拟寄生:寄生蜂将卵产在宿主体内,随着幼虫发育逐步消耗宿主体内内脏器官的现象。 6.种群的调节机制包括两种,其中主张外源性调节学说包括气候学派、生物学派、折中学派;内源性调节强调内因如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

6、。 7.渐变群:选择压力的空间变化能导致动物种群基因频率或表现型在空间上的渐变,形成变异梯度。 8.r-对策: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9.两性种群内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的相对比例称为性比率,可以有多种表示方式;但最常用的是雄性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数的比例。 10.最优化觅食行为的机制包括(放弃时间)(限制搜寻区) 。 11.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可通过内稳态,适应能力,驯化,休眠进行。 12.种群密度制约因素的是食物,配偶竞争,种间竞争,捕食与寄生。 13.影响动物社群缩小的原因有社群越大,能耗

7、越大,亲缘关系下降。 14.群落中的优势种特点:生物量高,数量大,生活能力强。 15.生态过渡带具有主要特征的是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生物多样性较高。 1.似然竞争:是指两个物种通过有共同捕食者而产生的竞争,与两个物种对资源共同利用而产生的资源利用性竞争在性质上是类似的。 2.偏利共生:两物种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也无利的共生现象。 3.捕食者和被食者的种群动态可分为4个阶段:被食者增加,捕食者减少;被食者和捕食者都增加;被食者减少,捕食者继续增加;被食者捕食者都有减少 4.种群的调节机制:包括两种,其中内源性调节机制包括行为调节、内分泌、遗传调节。 5.种群的适应对策:是指种群

8、在其生活史各个阶段中,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趋同和趋异生态学特征,这两种趋同和趋异的过程中的外部表现除的形式分别被称为生活型、生态型。 6.性选择产生的原因可能有雄性过剩,可以减少感染疾病的概率,雌性选择特征明显的雄性可能是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自己被捕食的危险。 7.费舍尔性比理论:雌雄两性应该有相等的投入,大多数生物雌雄性比倾向于(1)。 8.性选择:在自然界生物的生殖过程中,异性个体之间是有选择性的,包括对异性的体形、颜色、行为等方面的选择。 9.领域性:动物在一段时间内占领一定地区的一种特性。 10.封闭社群同种动物包括双亲和后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社群见成员不能互相交换,彼此相互依赖,具

9、有识别本社群内成员和外来者的机制,并且排斥外来者的通过家庭关系建立起来的社群 。 1.生物对高温的适应的有:背部具有较厚的脂肪,体型变小,穴居。 2.火的生态学意义:一是破坏性极强,二是能促进森林的更新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3.性选择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后代的遗传素质;可使第二性征发达,使精力充沛、营养良好的亲体可以繁育数量更多、精力充沛的后代 ;降低子代死亡率。4.物种形成的步骤正确的是:地理隔离 独立进化 生殖隔离。 5.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比的特点有需要更多的能量,产生与生殖无直接关系的附属物。 6.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微气候因素有关。 7.在群落中,对群落的特征其决定作用的种类是

10、优势种。 一. 水对动物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1) 水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2) 水是很好的溶剂3) 参与新陈代谢4) 参与光合作用5) 缓和和调节体温的作用。6) 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保持一定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 二.简述自然选择有那些类型及其代表的内容。 答:1)稳定选择,选择对中间类型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两侧极端类型的个体,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个体间的表现型更趋于相似。 2)定向选择,选择仅对一侧极端类型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其他类型的个体,选择的结果是种群内个体的表现型趋向一侧。 3)分裂选择 ,选择对两侧极端类型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类型的个体,选择的结果

11、是使种群分成表现型区别较大的两个部分。 4)平衡选择 ,两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在群体若干世代中的比例保持平衡的现象。 三.动物通讯的功能有哪些?引导作用、识别作用、监控作用、保持社群稳定、促进个体间行为同步化、维持个体间的亲密联系 四. 什么是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是单向的,通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是逐级减少的,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营养级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层次,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钟的总和原因: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总有一部分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2)各营养级的同化率也不是白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变成排泄物而留于环境中,被分解生物所利用;3

12、)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耗散掉;五年龄锥体的三个基本类型及代表的内容是什么?1)金字塔形椎体,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却很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为增长型种群。2)钟形椎体,表示种群中幼年个体与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数量稳定,为稳定型种群。3)壶形椎体,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比例较小,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大。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趋于下降,为下降型种群。 六.生存曲线的定义、类型及其代表动物是什么? 生存曲线是借助于存活个体数量来描述种群的特定年龄的死亡率,它通过特定年龄组的个体数

13、量相对于年龄作图而得到,更直观的反映死亡过程类型及其代表动物: 凸型个体能达到生理年龄,人类和一些大型哺乳动物。对角线型各年龄阶段死亡率相当,如水螅等。B3型如许多爬行类、鸟类和啮齿类。凹形幼年死亡率高大多数鱼类、两栖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和寄生虫。 七. 简述生物生态对策中K-对策的优缺点优点:种群的数量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但不超过此值,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具有个体大和竞争力强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缺点:由于R值较低,种群一旦遭到危害,难以恢复,有可能灭绝。八. 影响群落丰富度的因素有哪些? 1) 历史因素:群落发展时间越长越丰富;2) 物种库的大小及距离对群落丰富度的影响,物种库大,以及物种库离定居地的距离近,群落丰富度越大;3) 生境中资源群落丰富度的影响,资源量越大,能够保存的物种也越多;九.在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资源分解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使营养物质个体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2)维持大气中CO2的浓度;3)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生物提供食物;4)改变土壤物理性状,改变地球表面惰性物质;十.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综合作用和主导因子;阶段性作用;不可代替但可调节;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限制性作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