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26826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尹爱娣).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济阳县济北小学尹爱娣内容摘要:21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自主创新。关键词:创新能力(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1、创设有趣情境: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或语言描述感兴趣。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不仅仅有表象,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2、创设

2、现实生活情境:在教材中我们会发现,知识的表达方式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花草树木、日常生活的情境,把教学与现实世界紧密的联系起来,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创设游戏情境:游戏对小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尤其是把课堂练习放于游戏当中,是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消除学生对教学枯燥乏味的感觉,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犹如苦口的良药裹上了一层糖衣,增加了趣味性。(二) 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 我们知道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感,乐观的情绪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地作用。在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就会把心中的想法、潜

3、在的思维自然地发挥出来。如果学习情境压抑,学生内心有压力,怕打错,担心别人耻笑,怕老师批评,学生就不能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妨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不敢质疑,不敢提问,也就谈不上创新了,所以,我们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师生互动参与,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赢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见解,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只要学生有独到的创新就给予肯定,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焕发生机,使学生产生自信与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新精神。(三) 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人的兴趣浓厚,他的

4、观察就越仔细,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波动就越有效,是创造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时学生不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还想寻找一种更新的办法,因此我们最好是带领学生探索新事物,做出创造性的成就。比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想:“乌鸦的办法挺好的,你能想出其他办法让乌鸦也能喝到水吗?”有的学生说:“找来一根空心草的杆子,如麦秆深入瓶子,就能喝到水了。”有的学生说:“拣个塑料袋,把水倒到袋里,就能喝到水了。”学生纷纷发言,这样我就获得了突破性的发现。(四) 培养学

5、生丰富的想象力,自主创新想象力是发明、发现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先善于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这是开发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在教学中具体要做哪些工作呢?1、理解课文,丰富想象在分析、理解了一篇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来联系起来,在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我们在教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让学生精读诗歌,体会意境。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把自己想成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这一句让你

6、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诗的第一句“日暮苍山远”让我们看到了天色渐黑时的一幅风景图,清色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更远了。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写的很有意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雪纷飞之时,夜间回来的人姗姗而至。这样,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再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后,可设立延伸想象:“如果乌鸦再找来一块肉,狐狸又想得到这片肉,情况会怎样?”有的学生说:“狐狸又去骗肉,可乌鸦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训,不理睬狐狸,它只好回去了。”有的学生说:“狐狸先说好话,乌鸦毫不理睬,于是狐狸又找了个借口,骗走了肉.”这时我们接着设疑:“狐狸第二次得到那片肉,乌鸦又一次上当,

7、我们应如何认识呢?”学生有的说:“狐狸实在太狡猾,防不胜防:”有的认为乌鸦太老实,不能识破奸计。这说明我们既不能爱听奉承话,也不能经不住造谣陷害,受不得一点委屈。不难看出,在这个推算填补故事的课程中,学生积极地展开了创造想象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2、运用插图,启发想象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龄的升高,想象的概念性与逻辑性成分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能把抽象的字句以形象的图画表现出来。观看插图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利用插图,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手

8、里拿着一把点燃的火柴,火光中她的奶奶抱着她)让学生想象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奶奶?是学生在阅读、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后找出多种答案。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3、据文绘图,展开想象在教学中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卜算子.咏梅时,在学习了词后,让学生把“已是悬崖百丈冰,犹如花枝俏”的词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词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这样,把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4、 续写故事,扩展想象教材跟学生的生活经历所积蓄的各种信息有

9、着必然的联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变得开阔。如教学穷人中,桑娜一家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日子更加艰难了,可是他们一家却艰难的活下来。他们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呢?西蒙的两个孩子长大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使学生通过补充和扩展想象,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做学生创新的先导。当好学生指导者和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勇于求异、求新的习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创新能力,才会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参考文献:1、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 梁文东 主编2、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张明生、金宝成主编3、现代教育理论李如密、唐爱民 主编4、心育艺术罗炜 主编5、心理学研究与指导袁振国 主编 作者:尹爱娣性别:女出生年月:1984、1、7 籍贯:山东济南济阳曲堤毕业院校:山东济南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