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3.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262296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特征与农业 绥中县第一初级中学 马丽一、教学目标:1、 借助地图,掌握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等自然特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曲线图,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红土地的成因;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2、 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3、通过对南方地区自然风貌、农业特色的学习,充分感受到南国风光的独特韵味,增强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地理,上册为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册为中国地理分区。本节内

2、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内容。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力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本章内容在第七章中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地理差异。而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读图比较南方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伴随梦回江南的背景音乐和一些南方地区“东南丘陵”、“ 长江三峡”、“水田” “桂林山水”等图片,学生用成语或诗句来描述南方地区(设计

3、意图:通过展现南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山清水秀的南方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多样的食材,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南方的特有的自然风光对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二)引导发现,探究点拨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自主学习:展示四大地理区域图以及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图,学生根据学案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范围;并描述本区位置特点。?(2)根据气候分布图、气候资料图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气候类型、气候特点?(3)根据南方地区的气候等自然因素,描述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河流水文主要特征?(4)试分析南方地区山水秀丽的原因。(5)南方地区为什么被誉为“红土地”?(学生上黑板填版图,交流展示,课件

4、同时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然后归纳,并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从而提高学生的萃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探究活动:大屏幕展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西双版纳、广州四大地区冬季温度的差异,学生仔细观察南方地区的分布图、地形图,概括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分小组进行讨论。(设计意图:将此题设计成探究题,给学生一个支点,引发思考。课堂不是学生学习的开始,更不是学习的结束,理想的课堂会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身边的生活。)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阅读p47教材,结合南方地区的自然特点分析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2、南方考察活动:阅读图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

5、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分三条考察线路,分别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东南丘陵主要的农产品。3、合作交流认识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的特点,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三)总结强化,迁移拓展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根据板书总结知识点并进行课堂检测) (设计意图:记忆本节内容,创设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的认知过程,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亲身体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结束语:云贵高原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间的盆地、坝子或梯田上,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随山势修筑梯田

6、,层层叠叠,秀美迷离,气势磅礴,被赞为:真正的大地艺术!最后,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一下元阳梯田。五、板书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 六、课后作业:列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表格。 七、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1南方地区南临( )A:渤海 B:南海 C:黄海 D:琼州海峡2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3.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 A:平原面积大 B:水热条件优越 C: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4 .下列属于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 ) A B C D5.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是( )A 甘蔗 B

7、茶叶 C 苹果 D 水稻6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影响 二、填图题。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山脉:A ,它是江西省与 的分界山脉;C ;D ;地形区: ,有“ ” 之称; ,有“ ”之称; ,其特点是 。(2)河流是 ;濒临海洋G ,H ;岛屿 。3)本区气候 ,耕地多为 ,粮食作物以 为主,经济作物有 、 、 。(例举三种即可)八、课后反思:本节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突破,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

8、感情驱使,所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在本节课上,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如黑土地、黄土地、林海雪原等,那么南方地区会是怎样呢?现在我们欣赏一些图片,想想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南方地区(学生各抒己见)现在让我们阅读教材,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有效保证。通过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挥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高他们自主探究能力。本节课上,我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作为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环节,为了突破难点和重点。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有所得,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