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思导学导练.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26107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思导学导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导思导学导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导思导学导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思导学导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思导学导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趣 导思 导练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集体舞教学孟湖中心小学叶小娟从2007年9月1日起,全国各中小学正式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如果说,早操、课间操、体育课之类的体育锻炼,是一种任务性的、强制性的、以学生个体为主锻炼,那么,形式多样、互动性强、时间可长可短的校园集体舞就是一种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适应校园生活的以集体合作为主的快乐锻炼方式。这样的以快乐为润滑剂的锻炼,既可以引来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为他们的一项快乐的集体活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育部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得到落实。如何让集体舞在校园迅速“舞动”起来?我们学校也积极行动起来,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2、让所有学生正确认识校园集体舞,学会跳校园集体舞。在整个校园集体舞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刚开始选择三个舞蹈中最简单的小白船,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也还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教学实例:场景一:这是一堂五年级的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校园集体舞小白船。师:今天,我们学习集体舞小白船。一男一女为一组,全班组成一个方阵。我们先来分组这时,学生一片哗然,彼此惊异地看着,埋怨声随之此起彼伏。在老师的强行安排下,学生的分组任务总算完成。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有的孩子们一脸的不愿意,手和手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更有甚者,站着不跳了。场景二:这是一堂二年级的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校园集体舞好朋友。好朋友优美的旋律使人陶醉,但孩子在

3、跳舞时,总是把握不准节奏,普遍都是跳得太快。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采用了数节拍的方法,提醒学生跳准节奏,看似效果很好。可是,老师的数拍一停,孩子的舞步就情不自禁地快起来了。学生的动作也不优美,身体的重心起伏不到位,显得很僵硬。场景三:这是一堂四年级的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校园集体舞阳光校园。这堂课的重点是教学队行变化,经过老师的一番口头讲解,学生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混乱。寻找原因:原以为集体舞小白船是三个舞蹈中简单的一个,应该最容易教学的,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提醒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仅围绕教学内容做文章,更应把孩子作为备课的一大内容。场景一中孩子,不愿意与异性拉手,令老师伤透了脑筋。小

4、学生判断的能力尚未形成,往往会人云亦云,成年人的一些保守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其实,小学生并没有形成真正强烈的异性意识,只是担心同学会不会笑自己与男生(女生)牵手,都不想做表率。再加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做任何的铺垫工作,没有注意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对着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反应与适应,就出现了场景一中的尴尬。场景二中,学生跳不准节奏,一则因为对这旋律还不够熟悉,二则学生的动作不到位也会造成越跳越快。因此,要想办法使学生熟悉音乐旋律,做到耳熟能详;加强指导,使学生的动作达到标准,不走样。场景三中的问题可以说是每一个集体舞都会出现的。老师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口头交代,而小学生的思维是已形象

5、思维为主的,对于老师的讲述,他们在头脑中一时还不能转换成清晰的图象。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采用讲解与图例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解决方法: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之中。1播放集体舞小白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集体舞小白船的视频。音乐响起,教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个个全神贯注。柔美悠扬的旋律,舒缓和谐的动作,恬静自由的笑容,漂亮整洁的衣着,使孩子眼前一亮,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心中追求美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内心产生对舞蹈美的向往,激发了学习的动机。2比赛激励。争

6、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别人的肯定与称赞。我们在全校组织了班级集体舞比赛。消息一公布,孩子们便兴奋了起来。“班级光荣,我也光荣”,为了班级的荣誉,他们的学习与练习越发认真、刻苦。3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的是无穷的。在每个班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几个学生,起好带头作用,供学生学习与效仿。二、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训练的转变校园集体舞不仅让孩子们从中获得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的培养,而且促进了孩子们相互间的友谊,在自信心树立、个性塑造和集体意识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就要让学生喜爱集体舞,有效的进行集体舞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受益匪浅。1鼓励

7、为主,培养自信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示范,让学生觉得舞蹈并不是那么难,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多让他们进行表演,多鼓励和表扬,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已,在老师和学生的掌声中,上台表演,有了第一次之后他们的自信心就强了,热情也高了。2引导为主,突出重点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动作中领悟出重、难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和示范,带领学生合作练习,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规范其动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应变。3合作为主,促进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分组,男、女生两人一组,数拍子完成手、脚、身体综合的组合动作。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配合,使舞蹈动作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跳出了个性的魅力。然后,组

8、成十六人的方阵进行队形穿插的练习,这中间,考验的是学生的灵敏反应和同伴间的默契配合。在这翩翩起舞中,加强了同伴间的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三、注重教学过程方法多样、循序渐进的转变动作设计、构思完毕,就要进入集体舞的教学阶段了,这是最难的一个过程,对老师是一大挑战。因此,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灵活地进行教学。1分身法在集体舞的教学中,老师要教好几十、甚至成百的学生,确实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时间教会几个有舞蹈天赋、接受能力强、动作较规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做老师的得力助手,把其他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来当“小老师”,老师再作适当的指导。特别是在学生动作不同的舞蹈当

9、中,老师就相当于增加了三头六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否则要重新纠正大部分学生的动作,只会适得其反。2组合法在集体舞的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舞蹈的顺序进行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基本步与基本手位等,把舞蹈分为若干个组合,给学生一定的理解与消化的时间,再把各个组合连接起来,或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变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囫囵吞枣、顾此失彼,同时,也方便了对舞蹈的记忆。3图示法队形变换是集体舞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作队形变换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要变成怎样的队形,应该怎么行进,否则,就会出现“抓了这个、跑了那

10、个”的尴尬场面,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教师除了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外,还可以运用板书、电化教学手段等画出图形,或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意图,使队形变换更加准确、快捷、美观。四、注重鼓励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消除性别顾虑,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一听说男女生要手牵手一起跳,一个个都不好意思起来了。很多男生或女生都把袖子拉的长长的,让其他的男生或女生牵着,有的用红领巾牵着,.看到这些情况,班主任老师积极地配合,对学生进行沟通,积极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的思想本来就是单纯的,刚开始跳的时候还是有些尴尬,经过老师在旁边不断地鼓励、支持下,跳得自然起来了,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们在操场上翩翩起舞。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用一个“累”字来形容,但“累”有所值、“累”有所获。当学生带着灿烂的笑,快乐的舞动着,校园也成了快乐的海洋,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吗?让我们把校园集体舞的教学落到实处,保证学校艺体教育的有序发展,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认识美、发现美、珍惜美,真正实现校园集体舞的教育教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