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25973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三)光现象一、选择题1. 小王站在九龙公园的湖边往水里看,他看到了湖水中的鱼游弋在蓝天白云之间,他做出以下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白云和鱼都是虚像B.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2. 下列光学器件用来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 平面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幻灯机3. 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镜面反射 B. 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偏折是光的折射C. 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是利用光

2、的直线传播 D. 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光的折射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8m/s 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C.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6. 下面说出是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A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B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C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

3、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楞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照相机的制作原理7. 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8.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cm时,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9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照相机照相时,被照人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小于二倍焦距B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邮票应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C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

4、,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二倍焦距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头是凹透镜图110.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1所示,从侧面看去( )A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图2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11图2 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 透明胶片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C. 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D.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20

5、04年6月8日,当金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我们会看到一个黑点慢慢移过太阳表面,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金星凌日。造成这种天象的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平面镜成像13当物体距凸透镜5f处沿主光轴逐渐向f处移动时,在光屏上成的像一定是( )A. 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减小 B. 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C. 倒立的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减小 D. 正立的实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14. 下图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5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16.下列四组连线中哪一

6、组是正确的( )A、池底的水变浅 光的反射现象 B、照相机 放大、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 光的折射现象 投影仪 放大、正立的虚像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 放大镜 缩小、倒立的实像C、实像 能用光屏收集到 D、小孔成像 实像虚像 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平面镜成像 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放大镜中的像 虚像 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17.某一物体的形状如图3所示,它所成的像有如图4所示的6种不同发对应关系,其中搭配不正确( ) 图4图3 A、在老式120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 B、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 C、用放大镜来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 D、把投影仪

7、的反射平面镜取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图5形状 18小明给他的几位好朋友拍了一张集体照,他的朋友们看了照片后都不满意,特别是站在前排最右边的小华,只看到半张脸,如图5所示。他们要求小明重新拍照,那么小明应吸取怎样的教训()A、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B、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abcdC、照相机应向左移动一些D、照相机应向右移动一些19把写有文字的投影片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abcd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但投影所得的文字却偏在屏幕的右下方,如图6所示,则应把投影仪上的投影片往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文字位于屏幕的正中央?( )A、向左上方向B、向左下方向C、向右上方向D、向右下方向 图620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物距(cm)成像特点4放大的虚像12放大的实像18缩小的实像 你认为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6cm B、10cm C、8cm D、5cm21小明用爷爷的远视眼镜片做了一架简易照相机模型,爷爷眼睛的度数是400度,则利用这架照相机为爷爷照相时,爷爷应站在距离镜头()3A、25cm以内的某一位置B、25cm到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C、50cm以外的某一位置D、刚好在25cm处22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成像特征,哪组是正确的()目镜物镜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A、B、C、D、二、填空题1.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

9、“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2. 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镜_m,所成的像是_立的虚像,像高_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 m。3. 一束光线与水平放置平面镜成40角,这束光线的反射角为_,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1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4. 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深度要比实际深度要 些(选填:深、浅),这是由于光的 的缘故。5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图1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

10、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6. 如图2所示中、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 是的入射光线。7. 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如图所示),这是光的 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图1图2图38. 用焦距是cm的凸透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 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 像。9. 如图4所示,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梭的长度方向看去,

11、这是利用了 原理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 处 图4图510如图5所示,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衡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是在同一条直线上了,这是根据 的道理。1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的实像,_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同轴等高。在轴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也承接不到烛焰所成的像,其原因是_13. 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语句蕴含了物理知识。请在下表中填

12、写所列语句涉及到的物理知识。14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6所示,这时她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5.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如图7所示。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_和比较_。序号语句物理知识示例镜花水月光的反射1海市蜃楼2立竿见影图6图7(第13题)16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_像,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像到透镜距离逐渐_,像逐渐_;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_像17.照相机的_相当于凸透镜,_相当于光屏,暗箱相当于暗室,被拍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_,才能在胶卷上得到_的像18小明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