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25943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市八年级语文上册9敕勒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敕勒歌教学设计【设计内容】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9课敕勒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思考这一要求,懂得了诗歌重在朗读,要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变成有声的语言,即通过“辞气声情”的环节,生动地再现作者情感,使文章所描写的景物和倾吐的情意,叩击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共鸣。所以,本课内容从品、悟、赏各环节以不同要求,逐层深入,运用诵读,达到目的。对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因此,

2、要在本课教学的各环节中以“问题导学”为主要方法,引领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在吟诵中感悟,在比较中鉴赏,唤起了学生对草原壮美景象清晰画面的再现,体会到了草原牧民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颂扬。【教材分析】敕勒歌是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原野放歌”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读课文,是一首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这一单元的主题为“原野放歌”,所选内容有辽远苍茫的感受,有边塞奇寒的赞美,有淑女般的优美,有男子汉的威武,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叹,有鸣沙的悲愤的倾诉从这首诗歌所处的位置来看,它属于本单元的开篇之作。作为只有二十七字的一首原野牧歌,能够千古传诵不绝,我

3、认为原因有三:第一,这首牧歌有“融彻”的意境,即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交融一致;第二,这首牧歌善用“口头语”来表现茫茫草原上那种壮美风貌;第三,这首牧歌的语调一气贯注,音节急促而铿锵,有金戈铁马之声,激越苍壮之气,“能发自然之妙”。编排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草原放歌之辽远,草原意境之宏大,为学习后面的文章蓄势。据此,本首诗歌的学习我认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2.体会诗歌感情。3.品味鉴赏,体会诗歌语言精妙。4.体会诗的意境、情趣。【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有简单的社会经历。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的思维活跃

4、,他们的参与意识强,但他们思维的客观性差,情感的感受程度浅,参与的盲目性强,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文学底子薄,各方面能力相对低下。没有学习诗歌的意识和方法,教学目标制定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做到深入浅出,要通过反复阅读,逐步去感受。【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诗集相关内容;学习理解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诵读诗歌。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会作者的情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自然的壮美,感受作者热爱草原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内容

5、,品赏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法、学法】教 法:尽管本首诗内容通俗易懂,但是我是想通过对这首诗的讲解,让学生在丰富知识与理解大意的同时掌握一点赏析诗歌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为达到以上目的,我设计了以下方法。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律美。2.通过品味、赏析诗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与情感美。3.通过问题设置,辨析释疑,加深理解的深度。4.通过拓展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法,理解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草原所表达的情感。学 法:教学相长强调的是过程性学习,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

6、补充,而两者中学更重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设计如下学习方法。1.情境法(直观画面,视频朗读)2.诵读法(反复诵读)3.比较探究讨论法(交流体验)【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解题1.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展示草原图片,欣赏激趣,导入。 2.板书课题。3.解题。(投影展示下列内容) 北朝民歌: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产生于黄河流域,歌词的作者主要是鲜卑族,也有氐、羌、汉族的人民。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传

7、世佳作众多,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敕勒族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敕勒族居住在我国甘肃、内蒙古一带,那里又称敕勒川。 【设计意图】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在上课前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将学生的视野带到辽阔苍茫的大草原之中,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为学习理解诗歌内容蓄势,而且以本首歌曲的影响自然贴切地引入,使得课堂自然流畅。介绍北朝民歌及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为深入学习文本做好铺垫。二、走进诗歌,玩味品赏(一)诵读,体会诗歌音韵美诵读,整体感知 1.自己试读,读准字音;2.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诗歌的字音、节奏以及语调语气);3.自读、指名读

8、、齐读。【设计意图】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本部分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反复诵读才能理解诗歌的要旨。熟读成诵,诵读成吟是古人常用的方法。根据诗歌特点,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采取多样的诵读形式,将对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二)品读,把握诗歌意境美1.指名诵读诗歌,感知诗歌意境,思考下列问题:(投影展示)(1)在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或景物?(2)这些画面或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分别是从哪句诗中读出

9、来的?2.展示学习成果。(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点拨)【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听读,展开想象,采用想象画面等形式,从而有所感悟,获得启迪,在自主思考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展示成果中加深理解与体验。(三)悟读,感悟诗歌情感美1.赏析“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投影出示诗句)思考:本句有什么特点? 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当中包含了草原牧民怎样的情感?(明确: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

10、表现出草原牧民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赞美辽阔大草原的情感。)2.赏析“风吹草低见牛羊”(投影出示诗句)(提示:可以从色彩、描写角度、表现内容、表达情感等方面自选角度畅谈自己体会)明确:色彩美蓝天、绿草、白云、白羊、黑牛动态美绿草起伏,牛羊时隐时现情感美对大草原对家乡的热爱突出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设计意图】教师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导师。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

11、趣,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把“启发”“点拨”“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本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提高对诗歌中关键语句的品味赏读能力,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表述自己讲解,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有创意的进行学习。(四)赏读,领会诗歌技法美1.学习欣赏夏季牧歌,比照敕勒歌,思考探究:(1)今人眼中的草原有哪些特点?与敕勒歌中的草原相比有何异同?(2)为展现草原特点,选文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结合选文内容与敕勒歌比较,你体会到了写景的哪些方法?(3)联系敕勒歌所表现的情感,说说草原牧民对自己家园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何传承

12、?由此,你会有怎样的认识和想法?要求: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探究。(赏读内容附后)2.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对简单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选用了与所学诗歌内容一致的现代散文,让学生在比较探究中感受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实现学习技法的提升,思想情感的共鸣,人文情怀的熏陶感染。三、拓展练笔,总结提升1练笔:请以“我心中的家乡美景”为主题,抒写自己的情怀。2.课堂小结。【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

13、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谈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进行练笔,实现语文读写有机结合的目的。板书设计: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苍苍辽阔无边茫茫 喜爱、赞美草低 茂盛肥壮见牛羊 【设计反思】敕勒歌的教学设计,我以不同层次(感知、理解、品悟)的任务,驱动诗歌的教学,以“读”贯穿始终。在设计时,我预设了四个不同层次的“读诗”活动,围绕“诵读,体会音韵美”、“品读,把握意境美”、“悟读,感悟情感美”、“赏读,领会技法美”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诗中的情意,着力于诗歌语言的品析。通过“四读”带

14、领学生触摸诗歌文本的细节,倾听诗歌文字背后的每一个音符,激活学生心中的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去玩味诗歌蕴涵的诗情,实现学生与文本、自我、同伴、作者等的多重对话。本教学设计,我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诵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古诗词的阅读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以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串起诗歌教学。“走进诗歌,玩味品赏”环节,我设计用“诵读”、“品读”、“悟读”、“赏读”四个环节层层深入文本内容,以读的任务驱动,带领学生逐渐由感知诗歌的表层文字到触摸深层含义,在不同的诵读环节中,逐步加深对情意的理解,每读一次都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

15、的,力求对诗歌的渐进深层的理解。二是尊重学生体验,注重平等对话。我试图引导学生与自我、文本、作者、教师、同伴等开展多重对话,力求引导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读懂诗歌,读出自我的真实体验,读出诗歌所表现的草原牧民炽烈的草原情怀,感受草原人旷达宽广、热情奔放、豪放洒脱的性格。三是注重拓展,赏读升华。我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对浅显的实际情况,在“赏读,领会诗歌技法美”环节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我计划选用与所学诗歌内容一致的现代散文夏季牧歌,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企图让学生在比较探究中感受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实现学习技法的提升,思想情感的共鸣,人文情怀的熏陶感染。附:比较赏读学习资料夏季牧歌七月盛夏,投入天堂草原的怀抱,终究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一叶轻舟,在绿海中倘佯,绿色的波浪,一排排向后涌去。呼吸着花草的淡淡清香,如梦似幻般,人便陶醉了。远处,那洁白的羊群,似一颗颗珍珠,散落在玉盘上,牧羊犬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