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25928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文言文课前练习.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文言文复习(2013年)请在空里填前一个字的解释1、论语十九则1.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 )(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 )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 ),诲( )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

2、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里仁)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i)不发。举一隅(y) (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 10.曾子曰:“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学而)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 )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泰伯)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子罕)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卫灵公) 19.(点)曰:“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

3、)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y),风乎舞雩(y),咏而归。”夫子喟然( )叹曰:“吾与( )点也!” 一、理解性默写 1、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2、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 )耕。仲永生( )五年,未尝( )识( )书具( ),忽啼(

4、 )求之。父异( )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 )为其名。其诗以养( )父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 )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 )皆( )有可观者。邑人( )奇( )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钱币丐( )之。父利( )其然也,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 )学。 余( )闻( )之也久。明道中,从( )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 )自( )扬州,复( )到舅家问焉。曰:“泯然( )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 )悟( ),受之天( )也。其受之天也,贤( )于材人远矣。卒(

5、 )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 )者不至( )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1、主题: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2、课文理解1) “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孙权劝学 初( ),权谓( )吕蒙曰:“!”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 )欲卿( )治经为博士( )邪()!但( )当涉猎( ),见往事( )耳。卿( )言多务,孰若( )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

6、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2、文中共出现了3个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孙权_吕蒙_鲁肃_ 3、本文的哲理(或主题)是_4、(1)成语:吴下阿蒙 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2)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意思是: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4、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 )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 )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 )坐。少顷( ),但( )闻屏

7、障中抚尺一下,满坐( )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 )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 )儿乳( ),儿含乳( )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 )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 )大儿声,一时( )齐发,众妙毕( )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 ),以为妙绝。 未几( ),夫齁( )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 )( )舒,稍稍( )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8、中间( )力拉( )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 )战战( ),几欲先走(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一、重点语句翻译 1、众妙毕备。 2、 满坐寂然 3、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5、曳屋许许声 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二、课文内容理解 1、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析其作用。 2、这篇课文用一个“-”字总起。 三、开放性试题 1、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