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25835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改活动课题报告之五主 题:如何将新课程教学教法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办单位:石河子市第四中学活动类别:教学设计和案例交流新疆石河子市教委教研室 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目录一、教研组对活动的总体设计及具体工作安排二、活动准备中的教研探讨情况三、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教研组对活动的总体设计及具体工作安排一、活动内容的选定、设计:方忠英 蒲李瑞 于 震二、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主持:蒲李瑞2.交流发言:蒲李瑞 于 震 陈立新 李新春 韩 宇 4.会议记录:陈立新教研活动流程框架课题准备中的教研活动情况第一次教研组活动活动内容:1.认真学习新课标,为本次教研活动献计献策2.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

2、主题 3.统一认识,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教学设计和案例交流第二次教研组活动地点:石河子市第四中学初中部物理教研组反馈意见:1.整体设计方面:(1)选择的教学设计和案例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2)时间安排要紧凑,把交流的内容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3)对涉及到的一些实验和场景进行改进,适当增加一些图片和视频。2.实施过程的改进方面:(1)几位老师的发言时间不要过长,主要说观念;(2)要制定激励的措施,引导与会的老师积极参与交流,进一步挖掘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3)做好本次活动的评价工作,总结要全面。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石河子市教委教研室教研活动: 物理教研活动程序一、主持人引言:各位老师

3、、同学们:下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我校进行教学交流!每一位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己经历过的一系列教研活动,在一次次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研活动中,大家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从而激发起我们个人的灵感与思维,于是,我们不自觉的走上了由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转变的道路,为了不辜负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的组织者,更是为了在这条路上少走弯路,在现有条件下,做好我们自身的校本培训,根据我校教研的特点,我们今天选择的活动主题是:如何将新课程教学教法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选择的活动形式是教学设计与案例交流。二、介绍活动环节:活动是这样安排的:(1)首先由蒲李瑞老师给大家谈

4、谈自己对撰写教学案例的认识(2)其次由李新春、陈立新、于震、韩宇几位老师和大家进行教学设计和案例交流(3)然后是各兄弟学校的教师为大家进行教学设计和案例交流下面我们就开始活动!三、活动展示:I、蒲李瑞老师发言:教学案例与它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石河子第四中学 蒲李瑞其实“教学案例与它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粟老师在刚开学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中已经给大家谈到过了,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我校校长三年前就要求每位一线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五篇教学案例,同时对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进行全校性交流,以此提高大家对撰写教学案例的重视,这项活动的开展在我校教师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教学案例交流,实

5、现了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所以,教学案例是独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材料。近年来,国际教师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培训采用“基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其中案例处于纽带和中介的地位。那么什么是案例?案例究竟具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一、什么是案例?“案例”一词最早出现在医学界和法学界,其英文名称为“case”,引申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事件”。医生和律师通过一个个具有典型性、普遍性事件的积累,获得处理具体事件的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概而要之,“案例”就是一个个富有深刻道理、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此类故事有叙事的一般特征,即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方

6、式和结果。教育领域中的案例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它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的具体情境,展示特定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与效果,包含着特有的教学理念和具体的处置方式,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和感情。教学案例具体、形象,比理念语言和经验语言的描述更真切,因此在呈现与交流问题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二、教学案例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

7、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得出的偏差。 三、教学案例的特点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看:论文写作一般采用演绎思维,思维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采用归纳思维,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

8、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如实反映。前者写在教之前,是一种预期;后者写在教之后,是一种结果。案例与教学实录的文体与实例比较接近,其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3、案例不同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兴起来的一种教育文体。它们也包含着教育情境和个人思考,但与教学案例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学随笔有感而发,形式比较灵活,可以边叙边议。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侧重于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工作方面,范围较窄,教学案例的范围要宽泛得多,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既可以是本地的,也可

9、以是其它地区的,小到可以是一堂课的片断,大到可以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所以,教学案例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特点:(1)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动笔前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2)案例要说明结果。一般说来,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效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内涵的了解。(3)案例要有评析。对于案例反映的

10、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四、 案例欣赏我的一次“摩擦”对很多初中生来说,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尽管有许多的生活体验,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不能把生活体验转化为物理概念看来小事例已无法引发学生注意,在“摩擦力”概念的导入上需要下一剂“猛药”。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摩擦力”的教学。 扛着一个木箱,我走进了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全部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我有点得意起到吸引学生的效果了,接着我把箱子一端抵在一侧墙壁上,提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在另一侧用力推

11、箱子,能推动吗?为什么?” 我预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肯定会回答推不动,而且会回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壁给箱子施加了反方向的作用力;如果这样,我再把箱子拖离墙壁,让一个学生上来再推一推,然后向其他同学介绍体会箱子仍然受到阻碍作用,这时我再不失时机的点明:这种阻碍作用称为摩擦,由此而产生的力叫“摩擦力”,紧接着,我再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箱子被推动了,还会受到阻碍吗?请同学们猜一猜,并用你身边的物体代替箱子,动手进行体验和检验”。我猜想:学生一般会用书或笔盒做实验来验证,这样,“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摩擦力的方向和产生的效果。果然,当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后,

12、第一个学生按我的预想回答了,为了让学生先形成片面认识,然后“拨乱反正”,我故意又请一名同学回答,果真又和我的设想一样。我暗自高兴,接下来,我又象征性地问了一句:“还有别的看法吗?”,谁知,真的有一名女生举手说出了另一个观点,她说:“我认为箱子推不动的原因是受到了地面施加的力”。这种回答虽然和预测的不完全一样,但事先我也考虑了肯定会有同学直接或间接说出受“摩擦力”这种可能。所以,按预备的方案,我追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力吗?”,如果她回答说:“叫摩擦力”,那么后面的教学应该也不难处理。 不想,那位女生的回答是重力。由于这位女生的回答,接下来原先预想的学生活动加集体式讨论变成了一问一答:“什么是重力

13、?”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是” “使物体落向地面。” “为什么重力会使物体落向地面?” “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你认为推箱子时的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吗?” “不是。”“通过自己的实验,你知道推物体时阻碍物体移动的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与推力方向相反。” “可见,这个力是重力吗?” “不是。”“那么,是什么力阻碍了箱子的移动?” “墙的作用力。” 又绕回来了!为防止再出意外,我赶紧按照事先的思路往下组织教学:“真的是只受到了墙壁施加的力吗?下面我把箱子拖离墙壁,请一位同学上来推推看,是否还受到阻碍?”这几句话我简直是“一气呵成”生怕再出现意外。引入“摩

14、擦力”的名词总算没出意外。在引入“滑动摩擦力”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一些,我临时作了一个变更:让学生推动课桌后,体会是否还受到阻碍作用。我的想法是,推桌子时摩擦力较大,学生应该更容易感觉到。 不料,学生们一起叫了起来:“老师,不能推桌子,班主任说桌子坏了要我们赔!” “那那你们就在桌子上推动你们的笔盒或书本体会一下吧。” 体会“摩擦力”的存在,我设想的时间是五分钟,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花了大约十五分钟。问题出在哪儿呢?课后想来,根源在于我设计的导入情境,看似是突破教材的创新,但所选取的素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基础,过于难、怪,有“新”而无“意”,恰恰违背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课失败了,但万幸的是

15、,它使我的思维经历了一次有益的“摩擦”。反思一得:“从生活走向物理”,应该建立在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基础上,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把已知的生活体验转化为物理理念。教学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基础,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形成物理概念,用于导入概念的现象应简洁、直观。我本节课所创设的情境,由于其中涉及的物理问题过多,再加上故设“陷阱”的做法,反而导致学生脱离了生活,陷入苦思。简单改变课本所设计的实验、改变课本所列举的现象的做法绝对不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II、于震老师案例交流漫游声的世界-初二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石河子第四中学 于 震一、 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初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