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25448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爱的西沙群岛.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料】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可爱的西沙群岛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生初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二、教学重点、难点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三、教学过程(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2引导学生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二)检查自学。

2、1指名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n,不要读成cn。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hu,不要读成hu。必将的将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jing,不要读成jing。有趣的趣应读作q,不要读成q。瑰丽的瑰应读作gu,不要读成gu。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刺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没有一横,不要写成束。饶是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趣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4可采用识别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例:拣( ) 积( ) 义( ) 划( )捡( ) 集( ) 意( )

3、画( )防( ) 哨( ) 饶( ) 料( )纺( ) 稍( ) 浇( ) 科( )(三)理解词义: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以饶字为例。饶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富饶。教师引导学生把饶字作为带点字,查字典选择字义。饶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富足、多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学生便可从中悟出富饶的意思是形容物产很多很丰富。(2)小结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联系课文内容,指海参没有脚,*肌肉收缩行动,因此是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庞大极大

4、。课文中海龟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威武威风,勇猛的样子。五光十色色彩繁多,鲜艳,明亮。瑰丽无比奇特的美,没有什么好相比。千奇百怪指贝壳的形状各式各样。(四)介绍西沙群岛。1介绍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南330公里。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每到鱼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观看。(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新词。(六)作

5、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16自然段,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句,进而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三、教学过程(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复习。(二)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3出示地图。(1)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西沙群岛,弄清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2)讨论什么是海防前哨?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哨是巡

6、逻、侦察、警戒防守的岗位。西沙群岛地处祖国的最南端,在海防中处于前哨的地位,所以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三)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3指名回答。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色、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也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教师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意。让学生从中体会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

7、,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5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6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2)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7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1)提问:刚才

8、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2自然段的?(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经过讨论,要让学生从中掌握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一知道有几句二知道句意三知道怎样写四知道句间联系。8用学法。让学生用归纳出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学习36自然段。(四)学习第3自然段。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1)本段有几句?学生答:(本段有三句话)(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3)指名分句

9、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经过思考讨论,要让学生从中懂得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动、划过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五)学习第4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2课堂讨论: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分的?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要理解这段话,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本段的结构。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1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

10、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的,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多。第3、4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说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鱼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3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2)有的_;有的_;有的_;有的_。(3)_鱼多得_。(4)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4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六)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

11、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这段话共有两句。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写贝壳数量多得拣不完,形状千奇百怪。写海龟多得成群,样子庞大、有趣,把它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3练习朗读。可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的方式进行,增加课堂练习的趣味性。(七)学习第6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思考、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围绕什么意思写的?3出示重点句。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清文章结构,学习用总分段式。(二)写一段话;学习第7自然段;读懂全文。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用总分段式写一段话。三、教学过程(一)学习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出示重点句: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3指名读

12、句子。4课堂讨论: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祖国的南大门?因为西沙群岛是在祖国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作者把它比作祖国的南大门。用这一形象的比喻,再次与开头相照应,说明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段共有两句话。第2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与第1句的作用类同,不仅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而且与第1段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二)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1学生看板书,认识文章结构。2让学生通过板书分析文章结构。从全文看,课文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大部分:先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13、,概括介绍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包括五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海面的色彩、海底的物产、海滩上的贝壳、海龟及岛上的鸟。这样很有条理地写出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结尾一段写岛上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总结了全文的内容,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与开头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三)学习写法。1让学生练习写一段话。要求:围绕一个意思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2引导学生再读第4自然段,认清段式(即: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3提示思路。可以写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景物,比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等。4范文引导:校园里有个美丽的大花坛。春天,那里的迎春花绽开了金灿灿的笑脸;夏天,娇艳的茉莉花竞相开放;秋天,菊花挂满枝头,引来一群群小蜜蜂,嗡嗡地歌唱;冬天,雪花覆盖在松柏的枝头上,松柏显得更加苍翠。每到课间同学们就跑到花坛边玩耍,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花坛,还是孩子们的乐园。5段式练习:(1)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练习口头说分述句。操场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杨。_;_;我爱校园里的小白杨,我愿和它一起成长。(2)给总结句,说分述句。_;_;_;我们爱美丽的校园。(3)给总述句和总结句,让学生说分述句。校园里的生物角可真热闹。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