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25103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练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D铜丝用做电线2. 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空气污染指数05051100101200201300300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空气质量级别IIIIIIIVV 2005年6月3日,益阳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益阳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AI级 优BII级 良CIII级 轻度污染DV级 重度污染3.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的核心内涵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氢气4. 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散热的速度加快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5. 某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A沸点B导电性C颜色D水分子的构成24、甜蜜素C6H12O3NSNa是一种甜味添加剂,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属于糖类 B、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4 C、它由五种元素组成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

3、,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AN,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式量)为108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 4: 1D.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25.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方框框出部分 )。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16“亮菌甲素”化学式为C12H10O5,是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几乎不溶于水,辅料丙二醇(C3H8O2)溶成针剂用于临床。该药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

4、、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等。以下关于“亮菌甲素”说法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4 B1个“亮菌甲素”分子中含有234个电子 C78克“亮菌:甲素”充分燃烧时消耗128克氧气 D“亮菌甲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55亚硫酸钠(Na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染料工业。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2 C+4 D+6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锌-ZnO2 B氯化镁-MgCl C氢氧化钾-KOH D硫酸铝AlSO410为了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室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应 选用的是 A红磷

5、B木炭 C蜡烛 D硫粉4、一种高效食品保鲜剂、环保型消毒剂由2价氧元素和+4价氯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A、Cl2O7 B、ClO2 C、O2Cl D、Cl2O 8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G和M是单质 BL可能是氯化物C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 D这是一个是置换反应12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镁剧烈反应的温度/49054035054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9、在Ca(C

6、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0C、1D、24.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6.维生素C(C6H8O6)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属于有机化合物B.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C.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91%7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曾用到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BGO(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铋(Bi)元素为+3价,则锗(Ge)元素为A+1价 B+2价 C+3价 D+4价9下列微粒符号中,对“

7、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 4DAl2 ()3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4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A木炭 B石蜡 C烧碱 D乙醇10、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面受到重视。其中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锂元素(Li)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锂电池板是化

8、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Mn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为3价DLiMnO2为锂、锰的氧化物3.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滤,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通电分解水:2H2O2H2 + O2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溶液)2H2O+O2C氯酸钾受热分解: 2KClO32KCl+3O2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4K2MnO4 + MnO2 + O28.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一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化

9、学式为C3H7O2NB.在构成一丙氨酸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C.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D. 一丙氨酸属于氧化物23. 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1)三个氮气分子 (2)两个镁离子 24.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从Ca 、C 、 S 、H 、O 、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二个钙离子_;三个硫酸根离子_;一氧化氮中氮显+2价_。17(6分)填写下列表格:(1)(2)化学符号H2P2O5Al3+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2个铁原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21(4分)硝酸可

10、发生如下反应:4 HNO34 NO2+ + 2H2O。据此我能回答: 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 我还可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3的下列认识:从组成上, ;从性质上, ;从贮存上, 去年,我市赫山区岳家桥镇发生了禽流感疫情,为防止疫情的蔓延,除迅速进行隔离外,还对受病毒感染的禽舍、工具等进行了消毒。消毒时使用的一种消毒剂是高锰酸钾(KMnO4),它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D14(4分) (1)锂是一种金属单质,化学式为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则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化学反应ABC,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2gA与

11、3gD混合后使反应完全生成了8gB,问同时生成 gC。(3)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肯定含有 元素,还可能含有 元素。15(9分)(1)(5分)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的。是一种理想的燃料。从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4,你知道哪些信息?请写出三点: 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在厨房安装了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12、 (2)(4分)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 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阻止空气中的 进入人体。 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 CO虽然有毒,但有很多重要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例: 17今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井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请回答:(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 价。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