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倔强的小红2.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244804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 倔强的小红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 倔强的小红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5 倔强的小红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5 倔强的小红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 倔强的小红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 倔强的小红2.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倔强的小红军教案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陈赓同志会议的一段往事: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小红军由于饥饿疲乏牺牲在路上的故事,表现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受苦挨饿,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不愿拖累别人的精神。这篇课文内容距现在比较久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伴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素质的完善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了。注意品质的进步,记忆中有意识记忆能力的提高,都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条件。四年级,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转折点:课本发生了变化,书写工具发生了变化,在阅读方面也对孩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他们

2、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训练时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长征的热情,受长征精神的感染和熏陶。3.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使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的词句,抓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感悟小红军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征视频资料教学过程设计和设计意图说明: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一)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母亲走过了她6

3、9年的光辉岁月,我们都为之感到骄傲自豪,可是你们知道吗?为了祖国的崛起,为了祖国的尊严,多少人民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视频,看看我们的革命老前辈是如何讲述长征的路上所发生的事的。(二)播放小视频(三)小结: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红军历尽千辛万苦,他们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跨过水草地,翻越大雪山,天上飞机炸,地下拼刺刀,在这样艰苦又及其危险的环境下,发生了许多令人动人的故事。更多感人的是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的倒在了行军路上,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二、学习课文内容(一)回顾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4、?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哪个词是反复出现的?1.为什么会如此疲惫?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2.因为如此疲惫不堪,所以陈赓掉队了,这时候他遇见了谁?(三)学习310自然段1.陈赓遇见的是一位怎样的小红军?十一二岁:正是需要被人照顾得年龄黄黄的小脸:面黄肌瘦又红又青:长征路上很寒冷,又苦又累2.这属于什么描写?(外貌描写)3.小练笔:描写光头强地外貌从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中我们了解到了人物的处境,从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感受到了人物的心情和品质。所以读书时我们要关注作家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如果我们掌握了,我们就又学到了一个能力了,有

5、了这种能力,以后我们也能把人物刻画地很好。4.过渡:同学们,刚才说到陈赓在荒无人烟地草地上,忍饥挨饿,一步一步往前走,多吃力呀!能不累吗?能不虚弱吗?更何况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在这样难以生存的环境下,陈赓想怎样帮助他呢?5.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陈赓小红军第一次劝小红军骑马体力很强第二次命令小红军骑马要同马比赛第三次叫小红军一块走要等同伴第四次要送小红军青稞面干粮很多(1)劝小红军骑马,读出满不在乎地语气动作:摆出、装出神态:满不在乎、微微一笑过渡:看到小红军如此满不在乎,于是陈赓用命令地口吻说了什么?(2)命令小红军骑马“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动作:把腰一挺(3)一块走过渡:陈赓说

6、服不了小红军,于是想着一块走吧,这样在路上就能照料他了。但小红军却说要等同伴。(4)要送小红军青稞面面对小红军一次两次三次地拒绝,陈赓只好无可奈何,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不料小红军又一次的拒绝了。过渡:小红军筋疲力尽,已经累的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多好,已经好几日是孤身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又拒绝了别人的帮助,这是为什么呢?多好的首长,多好的小红军啊!长征路上艰难重重,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他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恐惧留给自己,让我们分角色嘟嘟这两个人的对话吧!6.小红军的命运最终又是

7、如何的呢?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1-15自然段。(一)这真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千方百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说服陈赓爬上马背朝前走去。此时,陈赓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自由地朗读课文的11-15自然段,把自己感动的句子勾画下来。(二)抽生交流故事结局,说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明读这句说话时想到了什么。评价学生说的每个感动的句子,让其说出从中读到了什么。(1)抓住“陈赓同志全明白了。”这句话,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四次对话和下文交待的干粮袋中装的“一块发黑的牛膝骨”,帮助学生弄清陈赓“全明白”的内容,由此使学生体会到小红军还是一位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引导学生抓住段落中的联系,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同时,穿插了“说话有序”的说话练习,利用课件出示例句,引导学生仿说句子,使学生说话更有条理,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能力。小结:忍受着饥饿、寒冷的小红军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宁愿自己牺牲在长征路上,也不愿拖累陈赓。他一心希望战友能活着走出茫茫草原,所以,他倔强而巧妙地拒绝了陈赓。这是一位倔强的小鬼,这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恐惧留给自己。五、总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板书设计:25倔强的小红军陈赓 小鬼帮助 拒绝(关爱战友) “强”(宁愿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