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发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讨会发言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讨会发言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课题研究组发言。下面我将就我们29中学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研活动的情况做一个具体地介绍。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这一想法的产生,缘于学校的一次具体情况。 年 月,教研组长吴莲子老师决定召集全校语文老师进行一次集体的教研活动,以探讨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自主教学的问题。由于学校存在住读部和走读部两个校区,如果按照以往开会的方式进行,那么全校语文老师就必须停课调课。这个教研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就显得举步维艰。这也是我们学校每一次语文教研活动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尴尬。就在这个时候学校信息中心的罗化渝主任向我们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2、突破教研上的障碍。罗化渝主任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建议马上就得到吴莲子老师的认同,而且学校领导也认为:网上教研是我们29中学实现数字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现实的需要、老师们的认可加上领导的支持,因此语文组和信息中心的老师们立刻就行动起来决定利用这次教研活动的契机,进行一次网上教研活动的尝试,以突破传统教研方式的局限,提高我校教研活动的效率。在这次教研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初步设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教学目标,一是教研目标。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课前,利用网络进行学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文本的兴趣、感悟、求知需求,并在班级范围内交流沟通;其次,上课时进一步培
3、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一些 对“写人记事”类文章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最后, 在课后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成果更大范围的展示、交流,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研目标方面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1、利用网络教研对教师教学进行指导和帮助;2、论证网络教研的可实施性,探索网络教研所需基本硬件设施及教研资源构成;3、突破传统教研“一言堂”的限制,调动所有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形成“学术争鸣”的气氛;4、突破传统教研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开放式、可持续性的教研活动;5、反思网络教研的有利、不利因素,为后期研究的进行提供借鉴;为了实现以上两
4、方面的目标,我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前期工作:完成教研资源的准备;1、网络平台的选择: 鉴于本次教研的基本目的之一是让参加教研的老师了解其他老师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并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气氛,同时让教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教研平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交流;交流信息必须一直存在,不会因为下次登陆而自动消失;平台可以存放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形式的信息资源、还能随时链接其他的外界资源、信息; 因此,在MOODLE、QQ、MSN、BLOG、51等可进行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中,我们经过慎重比较,决定以“MOODLE”平台做为这次网络教研的服务平台; (请专
5、家看大屏幕)登陆网上MOODLE平台,通过网站左边的“申请课程”按钮,申请了课程,给这个课程命名为“重庆市课题城市中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之重庆29中学语文教研探究”。课题名称需改正几天后,课程被批准。2、教研资源的构成:本次教研选择初中二年级上期“老王自主阅读课”为对象,需要上传到网络提供给全体参加教研的老师浏览的信息包括:(1)理论依据;(2)教学记实;(3)教研专区; 二、中期工作:教研实施过程;1、教师登陆平台获得参研权利:老师们登陆MOODLE平台所在网站后,完成个人信息注册。只要点击此课程名称并选修,就可以看到关于这个课程的所有资源。通过点击,进入任何一个资源,就可以参与评价讨论
6、,这就意味着老师们获得了加入到这个教研活动中的权利。2、发布“理论依据” 我们在这个版块中发布了与自主学习、网络教研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章,使参加教研的老师能够找到与该课程、该教研方式相关的教育理论、教育信息、教育观念等,以方便他们对课程、对教研进行科学的评价。3、发布“教学记实” 我们将本版块分为以下五个栏目:课前调查、教案指导、课堂视频、成果交流、相关链接等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并按时间顺序发布相关内容。【课前调查】中放置的是学生在未进行自主学习前对对于文本的兴趣、感悟、求知需求的调查表,让参加教研的老师们了解学情;【教案指导】中放置的是授课教师个人接受全体参研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的相关信息;我先
7、发布“老王教案”一文,以征求语文组老师的建议。参研老师根据对自主学习理论的相关认识和了解,对教案的科学性进行评价。通过点击文本右下脚的“回复”键,就可以对这个教学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发布者可以对老师们的回复进行再回复,或者进行解释,或者进行补充性说明等。 从而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有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并且使每一位参研教师均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形成一种学术的争论气氛。例如: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布者可以不做限制(为了提高效率也可做限制,考虑到此次教研的目的,因此没有做硬性规定)。因此参研教师不必在现场、也不必集中在一起开会,参研地点可以是办公室、也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家中
8、。时间上全天24小时均可不定时的参加,通过信息提示设置,参研教师可以随时知道某人对某资源或针对某一观点所发表的意见。接着针对参研教师指出的问题、不足,发布者进行反思和修改。随即发布了“老王教案2稿”。老师们再一次进行回复讨论,发布者对参研教师的意见进行再次整合,发布“老王教案3稿”。发布三次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教案的科学性,并能最恰当的整合参研教师的意见,将网络教研的互动交流成果保存下来。【课堂视频】中放置的是课堂教学过程录象;点击“教学视频”链接进行观看,可以了解授课教师现场教学的过程。观看完毕后,同样通过回复功能参研教师可以对该老师的教学能力、教态、教学语言、教学环节进行评价。例如:
9、我则通过看这些回复,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可以说这是一个教研与反思同步进行的过程。【成果交流】放置的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所形成的学习成果资料,以及在班级内部交流评价时的相关信息;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和总结,以及他们对自己的一些评价;例如:【相关链接】中展示的是其他班级、其他年级对这一课文的自主学习情况,让老师们对本课教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评价。例如:通过对“教学记实”这个版块的发布和交流,让老师们参与到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实施的具体步骤,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从而完成我们设定的第一方面的目标教学目标。4、发布“教研专区”这个版块放置的内容包括:网络教研可行
10、性调查表、网络教研资源构成建议、评价本次网络教研三个栏目。从三个栏目的名称我们可以明确此次教研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老师们通过点击进入,完成这三个栏目内容的恢复讨论即可实现我们设定的第二方面的目标教研目标。例如:三、后期工作:教研反思1、专家指导 我们首先向涉及此领域的一些专家、领导、以及教师汇报交流了本次网络教研活动全过程。然后请他们在网络教研的理论和可行性方面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并将这些信息发布在这个版块中,让所有老师学习了解;2、反思总结全体参研教师将教研专区中的相关内容与专家指导相结合,整理出网络教研的利弊优劣以及现阶段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以后研究提供方向和借鉴。例如:结束语:在整个
11、教研过程中除了我们本年级的语文老师,其他年级的语文老师,还有分部的语文老师包括外校的语文老师如53中的语文老师,区进修学院的老师甚至还包括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地理老师都对我的教案和教学视频提出了种种非常中肯的建议。这种教研进行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的面积的宽度都是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想的。更可贵的是,这次教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老师在不断的加入到这个教研中了,所以我们的教研借助数字化技术支撑,突破了以前的一个年级组的教研,发展到一个学校的教研,多个学校的教研、多个学科的联合教研。将学科的兼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经过老师们的反思,认为我们的这个教研活动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12、例如教研资源的构成可以再多几个版块,可以让学生也参与到教研评价中来,可以多增加相关链接里面的内容增大信息的容量,可以在“教研专区”这个版块中的开展针对性的评价论坛,如:评价老师的教学方法、评价老师的语言教态、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课堂生成性的问题的处理技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后面的教学研究中打算开展的。我们也很诚恳的希望专家们给我们这个尚不成熟的的网上教研多一些指导和建议,让我们能够把它做得更好。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江蜀月 2009-4-Wednesday附录:1、网络教研的优势: 通过这次教研,可以发现网络教研的优势表现得非常明显。首先是信息的获得和交流量非常大。与传统教研的语言
13、描述相比较而言,其信息容量扩大了510倍,交流反馈几率超过95%;其次,教研成果的整理、保存和再利用,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轻松。传统教研往往需要专门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减省和忽略,一旦被存档,其他人员很难查找。而网络教研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一切相关信息完整、真实的保存并可以随时随地让参研教师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提取出来再次呈现;第三,教研的时空限制因素减少,教研范围扩大。最明显的是即使开展一个全校性的教研活动也不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任何干扰,这是以前的传统教研不可能做到的。如果进行跨校、跨区、跨市的教研,也同样可行,这时网络教研在教研范围、教研人力、物力、
14、财力上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明显。第四,教研的学术性功能增强。传统教研的局限性决定了每次教研的功能大多侧重于单向传达与周知,网络教研除了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将学术探讨的功能增强了,而且这种学术探讨可以不断的积淀、升华,加快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速度。2、网络教研的不足: 这次教研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网络教研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网络教研对参研教师的自觉性依赖程度大。网络教研的正常进行主要靠参研教师自觉地回帖、发言,而发言回帖的数量质量无法保证。第二、此次网络教研的“问题”意识不强。进行网络教研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应该比形式本身更值得关注,此次教研注重了教研形式的革新,忽略了问题本身。第三、网络教研终极结果可能超过预期结果的范围甚至跨越预期结果的范围,出现信息的失控状态。因此需要对网络教研的实效性进行探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