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24453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叶澜先生认为,一个教师反思三年,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反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从词义看是内省(内心反省)、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反思包括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德育工作的反思、学校管理工作的反思,而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学的反思。特别是课程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更需要教师做好反思工作。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首先应该搞清什么是教学反思,搞清了教学反思的概念,对如何进行反思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表现从技术上、伦理道德上进行回顾、重视、质疑、分析,

2、自己考察自己,自愿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的原因、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有效性进行评价,通俗地说,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持续的批评性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是主动关心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结果、手段效率的一种行为,是不断控制、评价、修正自己实践行为的一个过程。要回顾和回忆已有的活动,更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它的实质在于发现教

3、学中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不好的事情以后不再发生,好的做法继续发扬。二、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是教师成长的至理名言,许多教师有较深刻的体会。 如果一个教师或许工作了20年,没有反思,也只是一个经验的20次重复。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原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是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 为什么只有经验不能成长?为什么经验加上反思就成长了呢? 1反思使经验(含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 叶澜先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

4、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师越能反思,就越是好的教师,越能使自己的经验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一位数学老师教的学生成绩总比别人好,别人问他是什么原因,答不出,后来通过反思,发现原因是每个学生只用一个作业本。学生要隔天才能看到先一天自己做的作业情况,经过认真总结,他的经验就提升为及时反馈原理,讨论时,老师们也认为,只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与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2反思能帮助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反思

5、能帮助教师从每天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反思的目的不只是回顾过去,而是为了指导未来的行动,反思帮助探究和解决问题,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有的教师在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分好小组,选好组长,做好培训,用好评价,加强引导,如果将这五个环节的工作做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会好起来。 我们认为,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认真反思,不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 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入手,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的体验进行回

6、顾,从而使自己变得成熟。 反思是自己帮助自己学会教学的好途径,某个内容教学失败了,反思为什么,下次就可以改变教学方法,逐步就学会教学了。 无论是教学的失败,还是教学的成功,教师只要认真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提炼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也是任何教育理论所不能替代的精华。 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反思可以由教师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使教师全面发展。按照教师职业特征,一般认为,5年以内是新手型教师,关注的是具体的教学技能;5年10年是适应型教师,关注的是教学策略,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综合应用技能;10年20年是成熟型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理念;20年以上是专家型教师。但自

7、己不把握进步的机会,是不会自动越级的,可能到退休还不成熟。 通过反思,不只关注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成绩;还应关心教师本人如何在教学中得到提高,不是年复一年机械重复自己的工作,教师需要做自己成长的有心人,才能缩短成熟的时间。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狭义的反思是对课堂行为的反思,广义的反思包括对课前设计中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课后的反思。实践前的反思是一种超前的反思,在实践前形成三思而行的习惯,对提高教学的预见性非常有帮助,如准备一堂新课时,想一想以前是怎么处理的,有经验吗?有教训吗?遇到教育中的难题时,先想一想,原来遇到过类似事情吗?是怎么处理的?过去的处理是否取得了好的效果?实践中的

8、反思是边做边反思,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借此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因果联系。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批语家,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实践后的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部分,重点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对于一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先反思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在教学设计时,确定教学目标不能太笼统,应该将课标中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灵活运用”具体化,变为可操作的内容。2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反思教学技

9、能 一堂成功的课例,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多方面都应有自己的独特设计,教学过程才会出现闪光点,才能吸引学生,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课堂要精彩,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教师设计精彩的片段,或者想出一个好点子,片段的内容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语、课堂引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重点与难点有创新性突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对学生做出的合理结论给予赞赏,点子的内容可以是故事、游戏、趣味问题等。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说话语言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

10、易不当。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的原因,对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要做出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3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 课堂内,教师对学生往往容易造成无形的伤害,可教师自己难以察觉。大家认为,这一点是最值得教师反思的,而且教师要十分留意自己的课堂教学细节。例如,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是否批评了他。有个学生考试不及格,教师发试卷时说:“你怎么个子这么高,分数这么低?”这个学生顿时脸就红了,趴在课桌上头都没抬起,随后变得很忧郁。教师发现这个情况后,感到很后悔,经过反思,向学生道歉,这个学生后来学习很用功,考试成绩也慢慢

11、好起来了,这就是教师反思得到的回报。 4发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因材施教人人赞成,但做起来难,特别目前班额都比较大,一个班有五六十人,多的超过七十人,教师在课堂内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确实难度很大。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要有所发展。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安排不同的作业,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多多思考,提高思维含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本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再加做,教材上个别特难的题目可以不做。 尊重学生差异,反思

12、平时教学上的“一刀切”,对指导教学非常价值。大家认为,只有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安排不同的作业,考试上也出一些不同的题,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5反思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学生的权利问题,在中小学课堂中,教师思考得比较少,而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要探究性学习,这里实质就包含了学生相关权利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获得鼓励权、读书权、想象权、选择作业权。教师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内有发言的权利,有些教师虽然要求回答问题,或者谈想法,但往往学生刚开口,只要不符合自己的预设,就立即打断学生的发言。有时

13、,一节课尽是成绩好的学生发言,成绩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机会,如果一节课中,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即没有学生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的课决不是好课。 新课改提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课堂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意见,教师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要给予鼓励,即学生有获得鼓励的权利。上课后,教师要反思自己表扬学生了吗?表扬得恰当吗?自己用什么方式鼓励学生的?学生应该拥有自己的权利,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才能将课程改革提倡的新理念落实到实处。 6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动。大家认为,教师们都知道教育观念的重要,但对于具体应该如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课程改

14、革的观念,思考得比较少。因此,教师十分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以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正确。例如,上完课后,想一想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等等。 7反思自己的专业知识 目前,有些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数学,很令人担忧。在各级赛课中,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教师也不是少数,赛课教师还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经过了许多人精心打造的课都出现知识性错误,那么,在日常教学中,错误多就更不要说了。有个学生问老师:自然数与偶数哪个多?教师毫不犹豫地回答:自然数多,理由是自然数是1,2,3。中间没有间断的数,而偶数是2,4,6,中间有间断的数,那

15、么,自然数就比偶数多。这个问题不难,教师却回答错了,反映了教师专业水平低。因此,教师需要反思自己内容教错了吗?自己的知识储备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吗?自己的知识能够满足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吗?只有不断反思,才会知道知识上的缺陷,才会努力学习,弥补不足。 总的说,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从反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四、教学反思的三个步骤 1要收集发生的问题的信息,行动回顾。 回忆教学情景、过程、原因、结果,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学生的感受和思考状况。特别是对发生了不正常的问题、现象的情形要回顾,通过信息回顾提出问题,教师对课堂内出现的现象,哪怕是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不能漠不关心,而要认真反思,找出原因,思考解决的办法。 2对课堂中的信息和问题进行研究,对自己的行为活动进行怀疑、质疑,从反思得到困惑。 要善于怀疑自己的行为,怀疑所运用的理论,经常思考,这样对了吗?可以吗?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析,看是否有效行为,无效行为是否太多,熊川武先生在反思性教学中,提供了下表,老师们可以参考。有效行为无效行为,负效果行为机敏、热心呆滞、烦恼关心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