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24372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途径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事实上“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明确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除了利用课堂教育这块阵地外,课外教育的功能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当今形

2、势下,更应发挥其重要作用。一、课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非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能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他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课外教育之所以有这样的价值,是因为它不受教学大纲和课程课本的限制,再加上课外教育的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多种多样,因而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1.课外教育的德育功能。首先,课外教育可以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少年宫把学生课余时间有效而合理地利用起来,开

3、展他们感兴趣的各种课外活动如合唱团、微机小组、小记者班等,把所有的学生,特别是顽皮的不守纪律的学生都吸引过来。这样,不仅抵制了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其次,课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仅要有一定的道德认识能力为基础,还要有一个由知到行的践发展过程。2.课外教育的智育功能。首先,课外教育能够扩展、升华课内知识。课外教育活动能够达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目的,使他们懂得知识世界浩瀚无垠、学无止境。其次,课外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智力进一步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他们对课外活动的选择、参加课外活动的方式和状况本身就是智力品质、水平

4、的真实反映,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了满足的愿望和要求,反过来又成为促进智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再次,课外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课外教育活动的显著特点是走出课堂去活动、去实践、去动脑、动口、动手,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3.课外教育的体育功能。首先,学生通过有益的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其机体的锻炼,不仅能促使学生体格健壮,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能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进而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其次,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众多,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还能提高他们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技能技巧,有不少优秀运动员就是在学生时代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打下

5、基础的。4.课外教育的美育功能。首先,课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及审美能力。其次,课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艺术生活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二、课外教育的实施途径“教育有许多成功的途径,不可忽视的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落实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可行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1.兴趣性 学生是一些具有活力的个体,会本能地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兴趣,从而更深人地探究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和途径。课外活动小组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结合选择的。学生的爱好从人学起就得到了尊重,使他们

6、能在最感兴趣的活动中发展聪明才智,学习积极性因此也得到激发。这说明尊重学生的兴趣会使学生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2.实践性中国的学生常常能够拿到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大奖,国内外许多人都说中国的孩子聪明,可是到动手做些什么的时候,中国孩子就相形见细了,远不如人家外国孩子。这说明我们只重视“智”的培养,忽略了对孩子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3.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在课外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教师和辅导员应掌握活动的方向,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进行必要的指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能力。同时创造条件,挖掘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不断解决活动中的困难。 总之,课外教育可以弥补中小学教育必修课程门类过多、选修课程过窄、教学内容较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劳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更好的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