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24349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翁维良 作者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人,1937年3月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科大学,1960-196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部第二届西学中班学习,1980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任主任。1991-1999年任副院长。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临床药理基地主任,2000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肥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医药

2、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常务理事等,中西医结合内科博士生导师。 摘要: 肥胖病中医辨证各地有所不同,以第二届全国肥胖病学术会议的意见分为: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瘀气滞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等五型为基本分型,并以此为基础辨证施治。常用减肥中药有决明子,荷叶,泽泻,番泻叶,汉防己,防风,黄芪,白术,何首乌,山楂,海藻,大黄等。 关键词: 肥胖病 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 中减肥药 单纯性肥胖减肥疗法应首选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在减肥不成功或有反复的病例,以及中重度肥胖者,宜配合中医药疗法。 一、肥胖病中医证型及辨证特点 (一)肥胖病中医证型分类及发生率 1、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对300例肥胖病人的分型:胃热

3、滞脾型者63例,占21;脾虚不运型者177例,占59;痰湿中阻型者(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所致)45例,占15;脾肾阳虚型者6例,占2;肝郁气滞型者9例,占3。认为各型均直接或间接与脾胃有关,脾胃证型合计为100。说明其在肥胖发病中的重要性。 2、北京酒仙桥医院对109例肥胖病人作中医辨证分型,表明胃热亢盛、痰湿困脾型者39例(35.8%),肝郁气滞型者15例(13.8%),血瘀气滞型者6例(5.5%),脾虚湿阻型者30例(27.5%),脾肾两虚型者19例(17.4)。脾胃及有关证型占94.5%。 3、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分析200例肥胖病人,气虚型者占12.5%,脾虚湿阻型者占52.5%,肾阳不足型

4、者占8.5%,阴虚阳亢型者占32.5%,脾胃及有关证型占68%。 4、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分析600例单纯性肥胖病人脾虚痰湿型者254例(42.3),胃热湿阻型者152例(25.3),肝气郁结型者109例(18.2),脾肾两虚型者85例(14.2)脾胃及有关证型占100。 5、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对144例肥胖病人分型,脾虚痰浊型者占34.2,脾胃实热型者占37.4,气滞血瘀型者占28.4。脾胃及有关证型占71.6。 6、肥胖病脾胃证型者(包括脾虚、痰湿、肝胃不和等)发生率在68100之间,说明肥胖病的发生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因此治疗上要充分考虑到调理脾胃。 (二)肥胖病证型辨证要点 第二届全

5、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学术交流会制定了单纯性肥胖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989年)。 1、脾虚湿阻型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功能减退,水湿与精微凝聚为湿浊,流于孔窍、肌肤,化为膏脂、湿邪,使人臃肿而虚劳困倦,四肢沉重,腹胀纳呆。由于湿浊凝聚,不能化生津液则口渴多饮。本型多见于中老年肥胖病人,尤以妇女为多。 2、胃热湿阻型肥胖,头胀头晕,消谷善饥,困楚怠惰,口渴喜饮,脉滑小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胃热炽盛而消谷善饥。热灼津液故口干思饮,大便有时秘结。由于所食之水谷化生精微过多,脾的运化功能负荷过重,常会引起湿阻而四肢困倦乏力。

6、过剩的水谷精微在体内瘀积成为膏脂而迅速发胖,此型者多见于青少年和产后妇女。 3、肝瘀气滞型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弦细,舌质暗红。 情志不遂,使肝气郁结,疏泄失调,肝木侮土,肝胃不和,精微物质输布失常,成为膏脂,瘀积于体内而成为肥胖。气滞又可致血瘀。本证型多见于更年期肥胖,女性多于男性。 4、脾肾两虚型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红。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均与人体水湿气化及运化有密切关系。脾肾两虚,水谷精微运化失调,不能荣养周身而溢于肌肤,则为形盛体胖,颜面浮肿。多见于年龄较高肥胖病人或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的肥胖病人

7、。 5、阴虚内热型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数而弦,苔薄尖红。 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化火,肝木侮土,出现下虚上盛、消谷善饥、烦热之症,多见于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人。 二、肥胖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1、脾虚湿阻型治宜健脾补气,化湿利水。 方药: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桔梗、扁豆、薏苡仁、缩砂仁。 或选用健脾汤(证治准绳):白术、木香、黄连、甘草、茯苓、人参、六曲、陈皮、山楂、砂仁、山药、肉豆蔻。 加减:水湿重者加车前草1520克,木通10克,汉防己1215克;腹胀明显者加厚朴610克;疲乏重者加黄芪1015克,山药1015克。 2、

8、胃热湿阻型治宜清胃泻火,利水通腑。 方药:小承气汤(伤寒论):大黄、厚朴、枳实。 或选用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六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或选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大黄、枳实、六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加减:热甚者加黄连610克,生石膏1520克;湿重者加车前草1015克,汉防己1215克,苍术、白术各15克。头胀重者加菊花1015克,夏枯草1015克;若大便干,将炙大黄改为生大黄,加胡黄连610克,或番泻叶36克代茶饮。 3、肝瘀气滞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或选用越鞠丸(丹溪心法)

9、:香附、苍术、川芎、六曲、栀子。 加减:大便干者加生大黄312克;血瘀重者加生蒲黄1012克,三棱1015克,莪术1012克;气滞重者加枳实1012克;热盛者加黄芩1015克,黄连610克;烦躁者加生石决明1530克,草决明1015克;胁痛者加川楝子1012克。 4、脾肾两虚型治宜健脾补肾,温阳化湿。 方药:真武汤(伤寒论):炮附片、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或选用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炮附片、干姜、党参、白术、甘草。 加减:浮肿重者加汉防己1520克,大腹皮1012克;自汗无力者加党参1012克,黄芩1015克;腹胀者加陈皮610克,法半夏1012克。 5、阴虚内热型治宜滋阴补肾,平肝泻火

10、。 方药:大补阴丸(丹溪心法):黄柏、知母、熟地、龟板。 或选用杞菊地黄丸:熟地、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枸杞、菊花。 加减:头晕重者加生石决明1520克,草决明1012克;头痛加天麻1012克,钩藤1015克;腰酸重者加牛膝1015克;烦热者加黄柏1012克,知母10克。 三、临床常用的减肥古方 1、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汉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功能健脾利水,用于肥胖病脾虚水肿者。 2、 泽泻汤(金贵要略):泽泻、白术。功能健脾利水,用于脾虚水肿肥胖者。 3、防风通圣散(宣明论):防风、麻黄、荆芥、薄荷、连翘、桔梗、川芎、当归、白术、山楂、酒军、芒硝、石膏、黄芩、滑石

11、、甘草、白芍。功能解表通里,疏风清热。用于肥胖者。 4、二陈汤(和剂局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功能健脾化痰,用于脾虚痰湿肥胖者,可与泽泻汤合用。 5、导痰汤(济生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胆南星。功能清热涤痰,用于痰热肥胖者。 6、温胆汤(千金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生姜、大枣。功能温化痰浊,用于痰湿肥胖者。 7、五皮饮(和剂局方):五加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功能健脾利水,用于脾虚水湿肥胖者。 8、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用于脾虚湿浊肥胖者。 9、五苓散(伤寒论):

12、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用于脾虚湿浊肥胖者。 四、中医药辨证减肥经验 1、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将肥胖人分为五个类型: 胃热滞脾型者:多食善饥,形体健壮肥胖,便秘口干,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滑。治宜清热泻火、佐以通腑。小承气汤加减:大黄、枳实、生地、泽泻、山楂、鸡内金。 脾虚湿阻型者:形体臃肿,易疲劳,浮肿腹胀,舌淡苔薄或腻,脉沉细。治宜健脾益气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泽泻、荷叶、半夏、车前子。 痰浊中阻型者:形盛体肥,喜食肥甘,饮酒,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温脾化痰散结。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皂角、昆布、莱菔子。 脾肾阳虚型者:体肥肿胀,阳虚浮肿,畏寒自汗,舌胖苔白

13、,脉沉细。治宜温阳化湿。附子汤加减:附子、白术、茯苓、人参、仙灵脾、益母草。 气滞型者:体肥食多,胁胀便干,舌暗有瘀斑,苔黄厚,脉弦滑。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泻火。疏肝饮加减:柴胡、郁金、砂仁、大黄、益母草、红花、枳实、丹皮。 2、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认为肥胖病病因病机复杂,但从脏腑辨证分析,主要是脾胃机能失调。他们也将肥胖病分为五型: 脾虚湿阻型者:治用健脾化湿利水:苍术、白术、防己、茯苓、车前子、泽泻、木通、薏米、厚朴、木香、乌药、山药、佛手。 胃热湿阻型者:治用化湿清热利水:黄芩、黄柏、山栀、青蒿、夏枯草、泽泻、木通、防己、苍术、草决明、白术、云苓、石膏、车前子。 气滞血瘀型者:治用疏肝理气,活

14、血调经:柴胡、黄芩、丹参、当归、赤芍、红花、柏子仁、香附、丹皮、三棱、莪术、五灵脂、坤草、泽兰、苏木。 脾肾两虚型者:治用益气温肾,化湿利水: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附子、肉桂、熟地、补骨脂、仙灵脾、仙茅、泽泻、冬瓜皮。痰湿壅阻型者:治用化痰通腑:全瓜蒌、半夏、枳实、陈皮、苍术、藿香、大黄、大腹皮。 3、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认为,肥胖人脾肾阳虚型者应治以补脾固肾、温阳化湿,用六君子汤加仙茅、仙灵脾、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等。气滞湿阻型者,治以温阳化湿,药用苓桂术甘汤加苍术、陈皮、海桐皮、泽泻等。肝热痰湿型者,治以疏肝清热、化痰利湿,药用柴胡疏肝散加生大黄、草决明、姜黄、杏仁。 对脾虚湿阻、痰湿瘀积

15、者,宜温中健脾、祛痰利湿。对肝肾阴虚、湿阻血瘀者,以滋阴活血、通经祛湿治之。对水湿停聚,血行不畅者,治宜行水化痰、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4、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将单纯性肥胖病分为三个类型: 脾湿痰浊型者:治宜健脾利湿,祛痰化浊。方用验方“清消饮”:荷叶12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草决明15克,薏米15克,防己15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 脾胃实热型者:治宜清胃通腑、凉血润肠。方用验方“清通饮”:胡黄连10克。番泻叶10克,生大黄10克,生地15克,夏枯草12克,草决明12克。 气滞血瘀型者:治宜理气活血。方用验方“清降饮”:生大黄10克,乳香10克,生蒲黄10克,川芎12克,红花12克。 5、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将肥胖病分为四个类型: 胃热滞脾型者:治宜清热泻火,佐以通腑: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夏枯草10克,荷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