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24319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设计课堂流程.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设计课堂流程 本报编辑部 高效课堂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流程上,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环节?独学、对学、群学究竟应该如何操作?须注意什么问题?大小展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有怎样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整理导学案,达标检测,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在高效课堂各个环节,教师、组长、组员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在践行高效课堂的学校里,教师时常传出这样的疑惑:“课上每个小组都展示,会花掉很多时间,很可能导致课上不完,怎么办?”“学生对打分评价的热情越来越低,为什么?”“学生自学与对学时无所适从,也不知道他们学会没有,怎么办?” 事实上,这些看似不同的问题,都指向了一个原因流程不清晰。那么,一套完整的高效课堂流程究竟是什么样

2、?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五步三查”的教学流程依然是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基本范式,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以及不同学科等都有着广泛的课堂建设指导意义。它不仅能够解决学校在课改初期容易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它简便易学,方便教师掌握和运用,很好地解决了新课程理念“顶天立地”的问题。 今天走在课改路上的很多学校,不论其课堂模式如何,大多直接沿用“五步三查”的课堂模式,或者在其基础上加以改变,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这里我们仍将重点介绍“五步三查”课堂流程的基本操作方法,并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其加以丰富。 基本概念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

3、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 操作详解 1. 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 步骤: 复习提问导入或课前检测导入 预备知识导入 提出一类问题解决思路导入 创设认知冲突导入 注意事项:

4、 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提问、不讲解、不展示、不点评。 忌教师展示文采 (二)出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步骤: 从题目引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小学一、二年级教师读,高年级学生集体读学习目标)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包括重点)及学习流程 注意事项:1. 不能把教学目标当作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2. 学习目标叙述要规范:叙述一个完整学习目标必须包含4个核心元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即:谁(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条件下。目标制定要适度、具体、可测、分层。 (三)独学 独学的流程:读(学案、课本)与画思与记

5、独立做标疑惑。独学的方法:“裸学”(自己看)助学(借助工具书)记学(不看资料记忆)量学(学会举一反三)。 注意事项:独学时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翻动书本、练习本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独学过程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独立完成;遇到与己无关的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习题,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答案,列出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 第一次学情调查:在独学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教师

6、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2. 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对学的流程: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方法: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互相提问)对查(互相检查)。 群学的流程:帮学合学研学提出班级讨论问题。群学的目的: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对学与群学,可以

7、合称为“合学”。 小组合学形式:组长组织并选择适合本组的形式。(1)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2)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3)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4)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5)独立思考,争议时讨论。 注意事项:小组合作交流,依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对子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小组交流: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

8、,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合作、互动)化。 3. 展示(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展示原则: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展示,展错不展对,不重复展示,潜能生能展示的尽量不叫优等生展示,提倡采用对抗、辩论、质疑等动态展示、同步展示,不要零星展示,要系统展示,小展示能完成的就不要用大展示,不要只有“示”没有“展”。为节省时间,可以把合学与展示同步进行。 展示方法: 展示流程:读(念所得

9、答案)背(记下答案内容)说(用自己的话)演(通过情景剧等形式表演出来); 思维层次:写、说答案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说自己是如何思考包括中间遇到的挫折、困惑(思维过程)。 例如习题展示流程:1. 题中条件是什么?是否存在隐含条件?2. 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3. 解题的思路是什么?4. 破题的首选切入点在哪里?5. 解此题的关键何在?6. 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7. 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问题?8.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9. 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巧妙在什么地方? 注意事项:展示的基本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 展示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

10、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重在“提升”。为此要突出展示的“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 (1)问题性:所谓问题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比如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在小展示或者之前的学生独学、对学或者群学中解决完成。 (2)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比如在分工上有的负责解题步骤或基本思路,有的负责解题方法和疑难解析,有的负责规

11、律总结和问题拓展,等等。 (3)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4)创生性:所谓创生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低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总之,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第二次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

12、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4. 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流程: 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画知识树或知识纲目),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用双色笔标记重点内容。学案整理一方面为了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对子检查。结为对子的学生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尤其是双色笔标注的问题的落实。 学习反思或学后记。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

13、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题目的设计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最终要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第三次学情调查:教师要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在高效课堂的各个环节,教师、组长、组员各自的职责(角色分工)见下表:流程 教 师 组 长 组 员独 1. 设置好90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 1. 自己先完成学习任务,并督促本组成员圆满完成自学任务。 1. 不交头接耳,不互相讨论,独立思考,完成自学任务。 2. 说明自学的目标、方法、流程与要求。 2. 提醒违纪同学,不能打扰他人。 2. 主动接受组长或对子对自学情况的检查。学 3. 出示答案,让学生自改、互改或小组长批改。 3. 按老师要求,协助老师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