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24061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二)第六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四)园林造园园林不应该孤立出去和建筑割裂开来(计成)园冶最灵魂的部分:兴造论,明朝末年浮生六记沈复,主要写扬州说园中国三大名著 文人园三分匠,七分主,掇山理水,匠心来自文人而非匠人虚实关系:小中见大,精在体意,巧于因绪,美由人作,宛自天开。作庭记日本隐喻的境: 蓬莱三岛:蓬莱:瀛州 南阳:南檀 古代园林最发达在扬州,不在苏州 陈乃栅:资产阶级家庭,房子赋予人的意义2写意的形: 取山水形式美中提炼后缩小 画论中提到的在园林中用三维的展示出来3模糊的边界:后现代建筑语言查尔斯;詹克斯小中见大,造成比实际尺度放大的效果,把握好虚实尺度

2、消散园林基本原则,自由空间,拓扑空间 洛阳名园记李格非三分水(虚),二分竹(绿化),一分屋 ps其中第六讲我没有去,笔记是抄别人的(因为上那堂课的时候,我们班正好在和日本学生交流,真遗憾没能去听)。以上四讲我觉得较容易理解,老师基本抛开课本的目录次序而总结特征,从意匠方面讲的较多。但理解这些必须建立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由于时间限制,老师不可能对基础讲的很细,毕竟这是门理论课嘛。至于你教的是大二,理论根基不深,建议你如果理论与基础结合着讲的话,它们之间的比例权衡关系把握得当与否应该是至关重要的。 第七讲:中国建筑的演变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延续的,无断裂的,演变是延续中的变异。(想起一道选择题:中

3、国传统建筑的演变与以下哪个无关:A政治、政府B朝代C商业经济 D生产技术)上古三代(夏、商、周):萌芽时期秦汉:汉承秦制,成形时期 砖、瓦最早起到防水隔溢作用,瓦可能在周之前就出现了魏晋南北朝:交融变化时期,与上古三代、秦汉合称古风时期 中国绘画发展起来,中外交流频繁,梭柱、琉璃瓦的烧制在国内南北交流诸多唐:豪劲,雄浑宋:醇和、秀丽,与唐合称古典时期明清:羁直(洛可可,巴洛克)中国传统建筑中没有中断就没有复古。只是向西方趋同。(这里我想指的是中国近代建筑相对于西方建筑中的复古主义,只有传统复兴而没有复古,因为中国传统建筑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没有断裂的过程,“复古”是针对断裂而言的,指的是中断后的恢

4、复,中国没有断裂,只能说是“复兴”。在第十讲中也提到了。) 第八讲:中外建筑的关系(一) (我觉得从这讲开始是承接上一讲,讲演变现象的成因的)1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各观点):4!生活世界史论赵冰 世界文化 后科学 /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科学/ /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大乘佛教 宗教/ / / 尼罗河 两河 恒河 黄河 神话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属于东方文化分支下的大乘佛教,这个有很大争议的建筑之树 弗莱切 树根:人类共同的因素,地理,宗教,文化等 主干:希腊,罗马的成就 顶端:摩天大楼,巨构,技术文明顶端(主要指美国现代建筑的成就) 这个观点也有争议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研究是

5、从西方开始的:斯坦因西域考古记)我国传统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发展,少受古希腊罗马西方文明影响有其地理上的因素: 塔里木盆地(沙漠),帕米尔高原两大屏障隔开了东西方 丝绸之路的三条线路:北道、中道、南道 三线交汇于敦煌 其中南线为甘肃敦煌阳关出发,经罗布泊、娄兰到达若羌 大希腊时期影响到帕米尔高原:亚历山大东征 例子:巴米昂大佛:佛教石窟 55m,33m 新疆高昌覆土建筑,生土建筑 曼德拉图形:印度的平面布局 莫高窟:敦煌:公元366 梭柱子,莲花柱础,从鸟兽图腾到鱼尾是受希腊印度影响的产物 北齐:定兴石柱(中国做高的梭柱) 中国最早的拱是假拱,由叠涩而成的,到汉朝为真正的拱券3长城分隔了农耕与游牧

6、民族,阻隔了胡服骑射(想起一道填空题:胡服骑射改变了汉民族的-习俗)第九讲:中外建筑的关系(二)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建筑1丝路背景 : 主要影响发生在魏晋南北朝的交融期南线、北线、草原线相互汇聚2希腊-印度影响:四大建筑体系:欧洲:从希腊罗马到美国伊斯兰:古埃及,古亚细亚,中东,中亚,中国大西北,西班牙,美洲南部 印度:大乘佛教,南亚 中国:日,朝,越,东亚例子:日本建筑:宗教化、仪式化、精致化 从神道到安藤希腊-印度对中国的影响:键陀罗(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文化的标志,中国佛教艺术的来源中国的木构架与希腊的木构架区别:中国的以横架为主:受力:柱梁檩 西方以纵架为主要(见幻灯片) 辽金的减柱造以

7、纵向长梁代替柱子 希腊-印度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中国佛教建筑(中亚) 例子:佛教建筑主要形式: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 印度传来的只有塔(stupa)“桑奇大塔” 键陀罗的雕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朝衣出水,吴带当风”中的“朝衣出水”与此有关印度塔:标杆、地宫(藏经卷、舍利)、相轮键陀罗变为搂阁式(希腊罗马式) 印度神庙Sikhaza中国密檐塔的抛物线收分,叠涩的方法 例子:中国现存最早:北魏,登封,嵩岳寺塔 :12边形8边形(孤例) “发地四空,临空八向而圆” 法王寺塔:方形密檐塔要点总结:中国佛教建筑源于印度至中亚间的键陀罗,并非源于印度本土键陀罗是原希腊的殖民地,受希腊罗马影响中国佛塔存在形

8、式为塔院式,而印度的塔只是单独的一座塔塔传入:stupa楼阁塔(键陀罗)中国搂阁塔 例子:印度的阿占陀石窟 中国古代辟邪:有翼兽从装饰到建筑小品:狮头有角 南朝的简练,有短翼 有翼兽来自于桑奇大塔的牌楼3伊斯兰影响例子:河南锢窑发券方式不用支模,类似于伊斯兰发券方式。靠崖窑,地坑院伊斯兰教的邦克搂保留了原来的帆拱敖包:中亚草原上的地标吐鲁番的玛札(陵墓)、清真寺、宣礼塔香妃墓玛札:中心集中式构图,周边为方形,角上有塔柱(宣礼塔),抛物线状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为双心圆或四心圆的尖券,而罗马的称之为拱券和卓:政教合一的首领南疆客什:有中国最大的清真寺,巴西利卡式伊斯兰教忌讳偶像崇拜,无人或动物象,只

9、有植物图案回族伊斯兰首府在我国宁夏怀圣寺(广州)凤凰寺(杭州)圣有寺(泉州)仙鹤寺(扬州)泰姬;玛哈陵 穹隆为四心圆 第十讲:中外建筑的关系(三)西风东渐与中国近代建筑此近代非政治意义上(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1洋风与中式:出现于17-19世纪 西方开始资本积累的时期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变化影响因素:胡、佛中国固吾形式,国故,民族形式洋风:法、英、意对中国的官方来往传教士:利玛窦 带来了西方文艺复兴的成果,如透视法 视学年希尧春秋战国就出现了图纸、模型(汉冥器)中国透视:散点透视中国古代建筑画界画(界尺+毛笔)如:宋营造法式中的插图样房古代画建筑的地方,烫样古代模型,样式雷清:模型(纸)雷发达清朝

10、的官式建筑渐无曲线(构件)的艺术加工,装饰构件与结构构件分离(月梁在官式建筑中渐无) 18世纪前期,西方的浪漫主义有新浪漫(复兴中世纪,东方情调),哥特复兴 对西方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园林,18世纪意、英、法热衷于可优秀花园Kew Garden 中国的建筑W;Chenbers 威廉;潜勃斯 朗士宁对中国画影响之大2“学院派”与“中国复兴”: 学院派出现于18世纪,路易十四时期 Ecole des Beaux-art建筑学院 鲍扎 P;Cret 柯布:精神是古典的,语言是现代的 路易;康:句法是古典的,词汇是现代的 文;丘里:词汇是古典的,句法是现代的 中国近代建筑:句法,词汇都是古的 中国只有复兴

11、(衰败后的复兴),而没有复古(中断后的恢复)3建筑新旧的矛盾:建筑的伪形:因为文明的衰落而借助其他文明的躯壳 包括中国传统复兴,实质已经改变了 如:近代公共建筑中的宫殿式的大屋顶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 第十一讲:中外建筑的关系(四)1accultuaration 涵化 ,文化的移入“胡”“佛”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自己的发展威主线,溶入其他外来的文化 例子:西方的梭柱,希腊的曲线,建筑西部图案:卷草纹2assimilation 趋同3Art Deco 装饰艺术风格: 西方复古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中间形式 例子:和平饭店、中国银行 外滩:折衷的复古:浦东发展银行、海关大搂 上海Modern时代:北阀以

12、后 2030年代 浪漫的摩登 西方的萧条:资本流动到上海Art Deco 成为资本流动的象征 浪漫主义:哥特复兴,有收分,成了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装饰艺术风格 而上海受美国的影响较多。装饰主义图案是几何化的,是对过去简化的形式 新艺术主义的图案是植物1925年巴黎工业及艺术设计博览会中首此出现Art Deco例子:纽约:沃尔沃斯大厦 收分有利日照 帝国大厦檐口与墙面明显分开处理,强调竖向构图资本的象征在过去反映在和神的对话(哥特式)现在是财富的象征(Art Deco)例子:格雷夫斯 浦东发展银行:中部是古典主义,顶部是罗马复兴折衷的复古与浪漫摩登的拼贴例子:大光明电影院 典型的Art Deco 邬达克匈 公和洋行 西郊宾馆:怪搂ps.以上五讲分析了延续过程中的演变的成因,主要抓住了两个关键时段:魏晋南北朝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以及西风东渐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分析的很透彻,所以容易理解。觉得很吸引人。 第十二讲: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建筑保护conservationPreservationRestorationRehabilitation Reuse R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