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23679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的预防5.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教学设计课时:一课时 授课教师:简小芳授课班级:七年级(9)班授课时间:2019年5月28日一、 指导思想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习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既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体育教学实践工作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二、 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第一”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体育健康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学习本节内容,为使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打下基础。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关于传染病的知识,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但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未必是正确的,学生对传染病对个人的危害认识较多,而对家庭,特别是对社会的危害,往往考虑得不够全面。四、教学目标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及危害2、能区分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3、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及预防措施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传染病的预防。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六、教法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课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主要采用:多媒体展示法、小组组合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赛法、问题探究法等。这些教法的选择注意了以下几点: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2、贯彻了启发式原

3、则。3、注重从实际出发。4、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七、学法在运用教法的同时渗透着学生的学法,在学习方法上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采用:展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际联合起来。八、本节课亮点1、本节课在有限时间内,通过多次学生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目标。2、本节课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体育教学课堂,改变了传统体育理论知识授课模式。3、本节课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参与率极高,通过移动教学设备把整节课串联起来,让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趣味。4、学生和老师互动多,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心情愉悦。九、教学

4、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课前播放一段彭丽媛与艾滋病病人及携带者一起拍的“永远在一起”公益片。通过学生的观看、思考,引导学生得出: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给国家、社会及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我们就有必要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从而导出本节课的课题。二、教授新课(一)传染病的概念、危害1、传染病的概念、危害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带有传染性的疾病。2、传染病的危害 A、对个人的危害 损害健康,危及生命,影响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B、对家庭的危害 可能传染给家人并损害其健康耗费精力和金钱,加重家庭负担 C、对社会的危害 危害整个人类的健

5、康,耗费社会财富,影响社会发展迅速传播或会引起社会恐慌。3、传染病的特点A、传染性B、流行(二)、趣味活动,合作探究 教师讲解活动内容并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从而导出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身上带有传染性疾病菌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如病人、病畜禽、老鼠等。2.传播途径:细菌或病毒从传染源转入其他人或动物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3.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种类及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1、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类型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百

6、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空气、飞沫肠道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脊髓灰质炎饮水、食物血液性传染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虱、蚤)接触性传染病沙眼、红眼病、破伤风、廯接触传播性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性传播动物传染病狂犬病、鼠疫血液、接触2、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通过传染病疾病的特点和种类对幻灯片的几种疾病来区分哪些属于传染病哪些属于非传染病。实战演练:根据抢答规则分组讨论后进行抢答(四)、传染病的预防1、预防呼吸道传染病A、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播放预防

7、措施要做好,流感病毒躲着跑视频B、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a、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b、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c、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d、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e、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f、密闭场所要少去,生活用具多消毒。 g、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接种。 h、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预防肠道传染病A、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疾病,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易发于气温较高的夏、秋两季。细菌性痢疾就是由一种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的肠道传

8、染病。B、观看让儿童远离肠道感染(诺如病毒)的视频。C、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a、勤剪指甲 b、饭前便后要洗手 c、不咬手指和指甲 d、不喝生水(2)把住“病从口入”关 ,做到四不吃 a、不吃没有煮熟的食物 b、不吃没有洗净的瓜果蔬菜 c、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d、不吃没加热熟透的剩饭菜 (3)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D、讲解六步洗手法。(五)、实战演练1、根据抢答规则分组讨论后进行抢答三、课堂小结及作业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寄生虫或细菌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并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3、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4、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5、请同学们课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血液性传染病和接触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并写一份预防措施6、请每位同学制定一份课外体育锻炼的计划。7、统计抢答分数,请赢得队伍派代表上台领奖状,最后一首健康歌送给孩子们。四、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