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235339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保持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一、稳定顺行的重要性1、高炉生产特点所决定严格意义上的24小时的生产连续性和不可逆性,高温、高压、固液气三相共存逆流反应器。涉及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流体力量、气体动力学。基本反应是还原。进行传热、传质、传动量等三传活动,高炉解剖证明:炉内有干区(焦炭、矿石层)、软融带、滴落带、红焦区、风口回旋区、渣水区、铁水区。炉内最主要最基本的矛盾是上升气流和下降炉料间的对流矛盾。参与反应的物质就是焦炭(煤粉)、矿石(烧、球、块)或有少量熔剂。因此说炉料是高炉生产中的最大内因。2、 高炉生产系统庞大而复杂系统组成:高炉本体、冷却、装料、送风(富O2)、喷吹、煤气处理、

2、渣铁处理、三电(仪控、电控、计算机)、通风除尘环保等。其中某一环节出现故障都将影响乃至破坏高炉生产稳定顺行,轻者减风,重者休风,打乱高炉煤气流正常分布,最终导致减产,而这种损失一般不可挽回和弥补,因为全天24小时都处于被利用状态,不可将损失分摊在以后的生产中。正因为高炉生产稳定顺行制约于诸多因素中,高炉生产实际是个大的团体赛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炉工作者又能耐又不能耐。说能耐,毕竟高炉之所以能正常生产还靠这些人,有时在特殊条件下还创造出某些成就;说不能耐,就是说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高炉工作者应变措施稍有不当就会使高炉失常,甚至难以短期恢复正常。3、实现“优质、低耗、高产、长寿(环保)”经营目

3、标的必由之路。二、高炉生产稳定顺行的基本标志、条件及决定高炉生产水平的要素1、标志(1)高炉生产处于可控状态,采取的技术措施能够收到预期效果。(2)反映炉内变化的主要计器指字,如风量、风压稳定,关系对称,下料均匀顺畅,无崩滑料及刀把现象,下料速度(批/时)稳定在规定区间。(3)监测炉体各部位的温度、压力稳定在正常控制区间。尤其煤气分布达到所要求的状态。(4)出铁渣正常,渣铁物理温度充沛,流动性良好,含Si、S低,上下次铁及本炉铁前后的物理热和化学成份波动小,基本稳定在预期区间。(5)高炉遇到休风时无灌渣现象,休减风后较易恢复。(6)产量、燃料比及生铁质量没有大的波动,能够按日完成任务,尤其要求

4、燃料比能够达到较低水平。2、条件(1)煤气流分布合理。1956年全国第一次高炉工长培训班上前苏联专家查里津讲过,高炉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就是调整煤气流。(2)炉缸工作状态良好。(3)原燃料的结构和质量满足高炉冶炼基本要求。(4)供上料系统运转满足高炉布料要求。(5)送风、喷吹、高O2系统满足高风温富O2大喷煤要求。(6)冷却系工作正常,无损坏漏水现象。(7)三电系统能满足高炉监测、控制、调节、指示和统计数据要求。(8)高炉合理的操作炉型,保持完好。(9)高炉生产技术方针:基本操作制度与原燃料备件和炉型相匹配适应。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高效合理。(10)高炉日常操作及应变本领高,将失常与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5、。尽量减少影响与损失。3、决定高炉生产水平的三大要素一个厂或高炉生产水平究竟能够达到何种水平, 主要取决于以下三大要素。原燃料条件(或称精料程度);装备水平(大型化自动化水平);管理和操作艺术。前二者是硬件,后者为软件。三者相辅相成。其中管理水平是关键是根本。各厂、各炉生产指标能达到何种水平,只有分析好以上三个要素即可大略预测,或者说发现潜力在哪里。注意:一定要注意到厂情(地域)、矿情、炉情。厂情:地域不同,大气含O2不同,领导层组成。矿情:原燃料的特殊性(V-Ti矿、含F矿、含高碱金属矿)。炉情:炉子生产特性(鞍5、6炉型相同但特性不一样)。一些具体制度且不可照搬,搞清发展思路。管理者思路、

6、决策能力决定一切。精料也是管理者抓出来的,装备水平也是领导者决定采用的。好的技术管理操作者可以带出硬队伍,培养一代代新人。三、保持高炉生产较长期稳定顺行的主要措施1、钢联企业组织生产应以炼铁为中心,铁厂内组织生产应以高炉为中心。为炼钢供应优质铁水是炼铁人的天职。炼铁生产是钢铁联合企业的晴雨表(周语)2、坚决认真贯彻“安全、顺行稳定、均衡、(高效)”生产方针。3、全面贯彻执行“优质、低耗、高产、长寿(环保)”经营方针,把优质、低耗放在重要位置。4、制定正确的高炉技术方针(1)文一点表述以精料为基础,以顺行为前提,提高冶炼强度与降低焦比同时并举。事态发展到今天,高炉技术方针是否是这样表述,以精料为

7、基础,以顺行为前提,维持适当的冶炼强度,大力降低燃料比,努力提高作业率。高炉产量高炉有效容积(综合冶强/综合燃料比)作业率。关于风量问题:直到目前尚有人错误地认为以风为钢,有风就有铁,风能治百病。风量实际上是个使用问题,没风就没有铁,有风不一定有铁。目前有人把精风(富O2)看作与精料同等重要。(2)通俗表述一精、七高、五低(由五高、一低发展而来)。A、一精:精料(内因)。 文一点表述渣量少、炉料结构合理、冶金性能好(尤其高温冶金性能)、物理化学成份稳定、有害杂质少(碱金属、锌等)。炉料结构:中国主流 :高碱烧+酸性球、块矿(或加少量酸性熔剂)。冶金性能(尤其高温下)还原性,软化温度及区间,低温

8、还原粉化率(喷CaCl2),转鼓指数,筛分指数,烧结分级入炉。适当提高烧结中MgO含量有助于改善烧结矿高温冶金性能,常温粒度组成指标变坏。球团:强度、膨胀率焦炭:焦炭在炉内的作用:发热剂、还原剂、渗C剂,尤其最最重要作用是骨架支撑。常温: A、S、M40(M25)、M10高温:CSR6065% CRI24小时。g、高效率:(其中包括高系数、高劳动生产率)容积系数、炉缸断面系数之争(不少高炉炉容不实)C、五低:低渣量:20有利于还原稳定性。含F渣:初渣生成早、稀、 热熔低含Ti渣:初渣生成晚、粘、易产生泡沫渣。含AL2O3渣:一般16%易出问题日照(AL2O3)16%,最高达1820以上,提高M

9、gO应付。将四元碱度维持在0.95-1.0。高MgO渣有利排K、Na脱S提高MgO软化温度。 A Si ROS碱负荷安全界限,一般认为4.5kg/t铁。碱负荷高的高炉,要采用低碱度、高MgO渣,并采取定期轮流排碱措施。鞍钢2.29kg/t铁,包钢由11-12降至5.5-6.0kg/t铁、八钢5.5kg/t铁、韶钢4.256/t铁,1994年邯钢5.5kg/t铁,(当时用部分与非矿粉及块矿)。(5)冷却制度: (中部调剂) 软水密闭循环,(唐钢首用,武钢发展),铜冷却壁、全身冷却、钢砖冷却。水温差、热负荷、热流强度。武钢经验:铜冷却壁壁体温度4055,最高150上部冷却壁壁体温度100铜冷却壁:

10、t=2.5-4.5炉缸、炉底、浸蚀摸型。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必须遵循“下部是基础,上部为主导,中部为辅助”的原则,力争达到上稳、下活、中开阔。6、实行正确的操作方法有了正确的生产、技术方针,选准了基本操作制度以后,如何正确进行日常操作就是决定高炉生产能否长期稳定的经常性的工作。高炉炉长、工长(作业长、操作)是执行高炉日常技术操作的主要人物。(1)确定日常操作方针(炉长)料批班;炉温:Si和物碱度;顶压;风温;风量(2量);装料制度;配料综合焦比(燃炉比)(2)日常调剂原则料批:保证达到规定,炉温足上限,不足下限,提料速时,风量未达到规定,先加风,然后加2,减料速时,先减2,后减风。炉温:料速正常时,调煤量。向热时,减煤量,反之反是。料速不正常时,同时动2或风量。碱度:连续三炉超标且原燃料成份无自然变化时应调剂。负荷调剂:料批正常,煤量下限应加负荷(降入炉焦比;反之反是,料批不正常,如料慢向热,应先跑够料批;料快向凉应减2)。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