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 人教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231160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溶液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化学溶液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化学溶液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溶液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溶液 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溶液一. 本周教学内容:(一)溶液1. 溶液 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并能分辨溶质和溶剂。2. 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3. 溶液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区分浓溶液和稀溶液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三)溶解度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二. 重点、难点:1. 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 溶解度的概念和有关概念的计算【教学过程】一. 溶液1. 概念: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均一是均匀的意思,稳定意味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和

2、分层的现象。2. 在溶液里,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例如,CuSO4溶液中,水是溶剂,CuSO4 是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3. 注意事项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受到分子间的间隔影响。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

3、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例如,将锌与适量稀硫酸反应,锌逐渐溶解,但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而不是锌。也就是说,形成的溶液是硫酸锌的水溶液,而不是锌的硫酸溶液,。又如,碳酸钙溶于稀盐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还有将蓝矾(胆矾)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1)首先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因为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与温度有关,也与溶剂质量有关。例如,20

4、时,31.6克硝酸钾溶解于100克水中得到饱和溶液。20时,31.6克硝酸钾溶解于110克水中则得到不饱和溶液;25时,31.6克硝酸钾溶解于100克水中也是不饱和溶液。所以,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2)强调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20时,31.6克硝酸钾溶解于100克水中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而31.6克氯化钠溶解于100克水中得到氯化钠不饱和溶液。所以讲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2. 浓溶液和稀溶液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含溶质多的溶液是较浓的溶液。含溶质少的溶液是较稀的稀溶液。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

5、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溶解溶质,能溶解的为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为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克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克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的溶液。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克BaSO4,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是饱和溶液,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

6、液要浓。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升温或加溶剂。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降温、加溶质或蒸发溶剂。三. 溶解度1.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溶解性粗略地、定性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而溶解度精确地、定量地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20时溶解度与溶解性 的关系见下表(S表示溶解度)溶解度S10克10克S1克1克S0.01克S0.01克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

7、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例如,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克,表示的意义就是: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在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要抓住四个要点: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值,或者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给出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表明温度。在100克溶剂里,概念中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克。饱和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的最大值。所

8、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的单位是“克”。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列表法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

9、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有关计算。3.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千帕,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溶质 + 溶剂 = 溶液S 100g S+100g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各项成比例。【典型例题】例1.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B.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

10、. 溶液是透明的,因此是无色的D.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一定是溶液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溶液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高锰酸钾的溶液是紫红色的,所以C是错误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就是溶液,如蒸馏水、无水酒精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所以答案为B。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物质X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YB.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分析:A的说法不正确,该溶液不能溶解X物质,但能溶解Y物质,对Y而言,该溶液是不饱和

11、的,能继续溶解Y。B的说法不正确,如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在一定温度下其饱和溶液是稀溶液。C说法不正确,易溶于水的物质如NaCl、KNO3 等,其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但是浓溶液。D的说法正确,改变温度、改变溶剂或溶质的质量,可以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例3. 现有500克20的A物质的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克水后,有5克A析出;再蒸发掉20克水后,又有7克A析出。则在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 5克 B. 7克 C. 25克 D. 35克分析:开始第一次蒸发后,有物质析出说明此时溶液是饱和的,再蒸发时说明20克水溶解7克A,达到饱和,溶解度要求溶剂为100克,所以答案为D。例4. 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氯化钠 熟石灰 二氧化碳 硝酸钠A. B. C. D. 分析: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二氧化碳是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答案为B。克 16.1克 32.2克用心 爱心 专心 125号编辑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