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节情绪塑造完美人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调节情绪塑造完美人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用多种教育方式 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中学生心理健康浅谈济源克井镇一中刘红星一问题的提出:案例1:初二有某女生,平时能遵守纪律,但无心学习,上课昏昏欲睡。案例2:初三有某女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每逢考试,头晕难受,发挥失常。案例3:有某男生,学习良好,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与同学们不能和睦相处。案例4:有某男生,性格暴燥,与同学有小矛盾,就拳脚相加。案例5:有某男生和某女生日常交往密切,经常互传情书。经老师多次引导无效。案例6:有某男生原来成绩优异,一次考试失利就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老师开导教育无效并有时和老师顶撞。二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一) 学习类问题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
2、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的现象比较普遍。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问题出现的原因: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
3、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
4、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二) 人际关系问题: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
5、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父母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
6、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三)青春期心理问题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
7、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3. 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四)挫折
8、适应问题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三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以及家庭必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适时合理引导学生调节情绪: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 宣传工具,针
9、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
10、的影响。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情绪渲泄,都会学生渲泄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思想,适量运动,结伴旅行,幽默化解等。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古今医言中说“忧悲焦心,积乃成疾。”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着整个人生。具有良好的情绪,与人的人格的形成以及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中学生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格的养成以及身体的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引导学生合理的调节情绪,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是中学教师刻不容缓的,持之以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