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22948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宝夏天5类疾病早预防发布时间:2011-06-08出处: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马丙祥 刘翠华已有176人浏览 肠道疾病:把好“病从口入”关 夏季,幼儿易患急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患了肠道疾病后,除了应按医生的要求治疗外,家庭护理也很重要。腹泻的孩子,每次大便后父母要用温水为他们洗屁股,同时少量多次补液。 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避免孩子暴饮暴食,让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吃瓜果前要洗净、削皮,不喝生水,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尽量少吃冷饮和街头小吃,放入冰箱的剩饭菜,要重新热透再食用。 呼吸道感染:少去密闭公共场所 夏季气温高,细菌生长、繁殖也更加迅速,儿童由于自身的

2、抵抗力较差,病毒、细菌也就容易乘虚而入,让孩子们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要防治呼吸道感染,家长应尽量少带儿童去那些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其次,如果家里已经有感冒的大人,应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或戴上口罩杜绝传染给小孩。第三,应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皮肤病: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夏季,由于儿童的皮肤细嫩,易受病毒、细菌的侵袭,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生痱子。预防痱子和脓疱疮的主要措施是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已有痱子的孩子,可以用温水洗浴或搽止痒剂。另外,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喝些绿豆汤、冬瓜汤、西瓜汁、金银花露等,好起到祛暑、除湿、解毒的作用。对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

3、勤洗澡、勤剪指甲,脓疱疮处涂紫药水、金霉素、新霉素等软膏,切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以防皮损扩散,加重病情。 泌尿系感染:少穿开裆裤勤换尿布 泌尿系统感染是夏季儿童尤其是女孩的常见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症状,但据临床观察,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多表现为发热、拒奶、苍白、呕吐、腹泻、腹胀、抽搐、黄疸等全身症状。诊断时,医生多通过尿液样本来确诊,确诊后对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尽量不让幼儿穿开裆裤,婴儿要勤换尿布,便后及时帮宝宝清洗臀部,保持清洁。 中暑:开窗通风调节室温 一旦发现孩子大量出汗、头昏、眼花、耳鸣、胸闷、心慌、乏力、体温略升高时,就表

4、明已经出现中暑先兆了;如果体温持续升到了38.5以上,并有心跳加快、脉搏变细及尿液减少等早期循环衰竭情况,那就是进入了轻度中暑阶段;如果有高热、躁动、说胡话、抽筋、昏迷、无尿及呼吸循环衰竭,那就是重度中暑阶段了。 救治的要点是,首先将中暑的孩子移到凉爽处,用比孩子体温低两摄氏度左右的水给孩子浸浴,每次浸30分钟,每日两次。体温高时可用酒精加等量水擦颈部、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可饮用盐开水等,也可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预防幼儿中暑,居室要注意开窗通风,用电风扇或空调降低室温。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服装,勤洗澡、勤换衣、勤喝水。户外活动时,避开强烈阳光,正午前后两小时最好不要外出,外

5、出时戴遮阳帽。 夏季雨水多练熊戏健脾祛湿发布时间:2011-06-08出处: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杨 璞已有186人浏览 在江南地区,夏季雨量增加,空气潮湿,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汗斑、湿性皮肤病、足癣等易发生。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和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要致病因素。那么,怎么才能祛湿呢?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主任郭海英教授介绍说,中医祛湿可以通过健脾来实现,因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比较好的健脾运动是五禽戏中的熊戏。 主要招式如下: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抬

6、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练熊戏时,要像熊那样浑厚沉稳。熊看似笨重,走路软塌塌,实际上在沉稳之中又富有轻灵。时令食疗方两款发布时间:2011-05-31出处: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郭 伟已有348人浏览 芹菜拌豆腐: 配料 芹菜150克,豆腐1块,食盐、味精、香油个少许。 做法 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 功效 平肝清热、利湿解毒。 冬瓜草鱼煲: 配料 冬瓜500克,草鱼250克,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

7、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先用油将草鱼(带尾)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先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平肝、祛风、利湿、除热。夏日要防湿热病发布时间:2011-05-31出处: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王国玮已有324人浏览 “小满”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夏天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小满”节气到来后,气温增高,又因多雨,此时,就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 气温升高防热病

8、由于“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当人们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之时,就会产生内热。这样,外热、内热一起来,就会出现一系列热病。如:精神紧张、熬夜加班所致心火过旺的失眠,口舌生疮;饮食不当、过食辛辣所致胃肠积热的便秘、口腔溃疡。因此,“小满”节气应提前预防热病,方法有三: 一是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最好不要用饮料代替,尤其是橙汁,因为橙汁多喝可生热生痰,加重内热。 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丝瓜、芦笋、水芹、黑木耳、藕、萝卜、西红柿、西瓜、梨、香蕉等。这些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

9、,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三是生活规律多运动,生活规律指的是尽量不要加班加点;运动以早、晚天气较凉快时为好,项目应避免剧烈的运动,以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最为适宜。这样,既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又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内热的产生。 雨量增多防湿病 “小满”期间雨量增加,皮肤病高发,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与天气焖热、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谈到预防同样有三: 一是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忌食海腥鱼类、羊狗肉、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易生湿、伤脾,而中医认为脾是主

10、管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所以,脾虚水液代谢异常,从而加重皮肤病。平时可多喝粥以调理脾胃,如绿豆粥,荷叶粥,赤小豆粥等,以方便体内湿热的排泄。 二是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三是穿衣应以透气性好、棉制、浅色衣服为好。这样,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防湿气不散。 妇女要防带下病 中医认为,妇女白带异常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劳累过度、天气湿热有关。所以,“小满”节气后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预防带下病有三:一是饮食健康合理,少吃辛辣以免内热产生出现黄带;少喝冷饮以防受寒出现白带过多。二是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避免精神紧张、情绪

11、波动。三是避免劳累过度,加班熬夜,以防因过劳而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带下病。生活中,因天气湿热,妇女预防带下病应做到,穿内衣勿过紧,选透气性好的棉制内衣为好,并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总之,“小满”节气的到来,预示着闷热潮湿天气将至,所以养生防病重点是“防热避湿”。小满时节宜素食 要早起发布时间:2011-05-31出处: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彭 莉已有161人浏览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节气人们在养生观念上提倡“未病先防”。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提倡“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未病先防的养

12、生观中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病理观。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小满节气饮食调养 从中医上讲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胡萝卜、西红柿、西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如生葱、生蒜、生姜、胡椒、辣椒、韭菜、茄子、虾、蟹,狗、鹅肉等。 小满节气运动养生 此节气积极进行体育运动

13、,提高身体素质也是很有心要的。我们应当顺应阳消阴长的则律,锻炼者应当早起晚睡,早晨锻炼最好在清晨。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应当以刚出汗为度。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在间歇时,可饮淡盐水或清凉退暑饮料(绿豆汤、果汁、金银花水等)。锻炼后,应用温水洗澡。浴后,进行56分钟自我按摩,并躺下歇息片刻,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夏季巧配防暑茶发布时间:2011-05-19出处: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郑卫生已有270人浏览 银菊茶 金银花、菊花各3克,将两药洗净晾干,沸水泡开即可。每日代茶频服。具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之功效。 竹叶茶 青竹叶50100克,将竹叶洗

14、净,加水煎即可。每日代茶饮用,可清凉解暑,利尿除烦,是民间盛行的夏季清凉饮料。 菊决槐花茶 取白菊花、决明子、槐花各10克,煎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毒、降压、明目、提神之功效。 二子茶 枸杞子10克,五味子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生津止渴、益气补阴的作用,但有湿热者不宜饮用。 绿豆薄荷茶 绿豆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饮,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 竹莲茶 取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藿香茶 藿香、佩兰各6克,切碎,加茶叶6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祛暑、化湿和中功效,适用于流感及轻度中暑患者,是夏季防暑佳饮。 荷叶茶 带梗荷叶30克,切碎,沸水冲泡20分钟,代茶饮,有消暑宽胸、生津止渴、降脂之功效。 双叶茶 鲜荷叶一张、鲜竹叶两片切碎,加绿茶3克,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有清热祛暑功效,适用于先兆中暑及轻度中暑。 双花茶 金银花、白菊花各5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祛暑消炎之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