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居建筑.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226524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居建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民居建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民居建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民居建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民居建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居建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居建筑.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居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中国民居的分类中国民居纷繁复杂,有六种分类方法:(1) 按式样划分有吊脚式 、井干式、干阑式、穹窿式、环形土楼式、窑洞式、天幕式、绑扎式、干扎垒、土坯砌筑式、穴居式,另有合院式(三合院、四合院)、连排组合式等;(2) 按材料划分有草顶房、泥土顶房、灰土顶房、砖顶房、瓦顶房、竹顶房等;(3) 按构造方法划分,有木结构、砖构造、土造房屋、砖木混合式、砖石混合式等;(4) 按类型划分有四合院、吊脚楼、天井房、蒙古包、客家围屋

2、等;(5) 按民族划分有满族民居、回族民居、维吾尔民居 、白族民居、黎族民居、侗族民居、基诺族民居、蒙古族民居、独龙族民居、藏族民居等;(6) 按地理位置划分,有海南民居、广东民居、湖南民居、四川民居、广西民居、贵州民居、浙东民居、江西民居、安徽民居、客家民居、泉州民居,赣州民居、湖北民居、川西民居、拉萨民居、云南民居、青海民居、新疆民居、藏族喇嘛庙及喇嘛住宅、内蒙古喇嘛庙喇嘛住宅、山西民居、陕西民居、河北民居、山东民居、河南民居、辽宁南部民居、绍兴大瓦房、上海民居、吉林民居、黑龙江民居、西部碱土平房等等。总体来说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有八种:傣族竹楼、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蒙古包、江南水乡民居

3、、藏族碉房、客家围屋、土家吊脚楼。如下图文:傣族竹楼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先民百越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干栏式竹楼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有舒适、卫生、防潮、防虫等优点。傣家的竹楼正方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约2公尺左右,以数根木料(或用大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竹楼层顶造型为歇山式,层面用草排复盖。设有楼梯,拾级登楼,有走廊、凉台,可以晾物和纳凉。傣族的竹楼具有两大优点。一是竹楼能防蚊虫、防潮湿、防野兽。二是建盖竹楼的材料来源方便,就地取材,比较经济。 北京四合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

4、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

5、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走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崐墁地,青石作阶。 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

6、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等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房。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陕北窑洞陕北的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这样一个拱顶的窑洞。陕北取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地坑式窑洞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

7、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蒙古包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

8、,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江南水乡民居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木鬲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

9、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形成原因 :1、 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

10、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 藏族碉房碉房底层布置牛、羊圈和杂用房,楼上住人,房内把最好的一间作为佛堂,其旁是卧室和厨房,有个别小的碉房是厨房和卧室同一间。门窗小排列不整齐,室内采光差。屋顶为平顶,草泥面用石磙压光,在屋面之上可作打麦场、晾晒柴草及作户外活动之处。 碉房按其形式可分为碉楼式碉房,碉塔式碉房,独立式和院式碉房。碉楼式碉房一般为二、三层,个别有四层,四周

11、高墙封闭,有的上层为凹型平面,利于采光和户外活动,这是当地藏居的主要形式。客家围屋围屋是客家名居的一个典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围屋的大门门额上多有“某某围”的题名。 围屋在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在赣南,典型的围屋,平面为方形,四角构筑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外墙厚在0.8至1.5米间。围屋立面高二至四层,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外墙上一般不设窗,仅在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枪眼,有的还有炮孔。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土家吊脚楼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其他民居建筑大兴安岭的木屋 内蒙古的羊毛毡帐房汉族的砖瓦房 云南瑶族的茅草房水乡民居斜顶、高大、透风 东北大屋平顶、矮小、墙厚、紧凑陕西民居房子半边盖,肥水不流外人田 浙江石塘镇石头砌墙,瓦上压石吐鲁番民居平顶、窗大、通风 海南船形屋矮小、遮阴湘西土家族的吊脚楼 新疆维吾尔族半埋地下的庭院- 3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