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225214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高二语文唐诗宋词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教学教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气象恢宏的初盛唐诗歌【单元导读】一千四百多年前,是让我们一直引以为骄傲的大唐盛世。在长安这个达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里,欧洲、中亚各国人、四裔的胡族人、葱岭东西的西域人、印度天竺人、日本人、新罗人等纷纷云集在此,大唐以她特有的恢宏气度包容着四面八方的各种文化。 虽然岁月的沧桑让我们已经无法再走在宽得可以让四十五辆车同时行驶的朱雀大桥上,虽然我们也无法再目睹一下那美轮美奂是北京故宫面积三倍的大明宫,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太液池、丝竹弦乐声闻于天的华清宫也不复存在。但是我们并非只有从“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大雁塔上才能领略到些许盛唐时气象,留在我们印象中的是“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天朝大国的形象

2、,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富庶盛世的光辉,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赫赫武功,更让我们值得回味的是,唐代那灿若群星的才子们,留下的那字字珠玑的灿烂诗篇更是让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陶醉痴迷。唐诗宋词,历来被称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唐代更是才子辈出的时期。多少才子词人,特立特行,矫矫不群,惊世骇俗。 岁月已过去了千余年,但是人世间的感情却依稀相仿。“如此星辰如此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让我们暂时从繁忙如梭的车流中走出来,从喧嚣浮华的尘世间离开一会,遥望一下大唐时的灿灿群星,品味一下这些才子才女的喜怒哀乐,你会发现,虽然远隔千载,但是他们依然可以拔动你的心弦。 1在理解的基

3、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诵读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2.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3.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4用评点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学习目标】【课时安排】10学时【教学规划】第一学时 起始课()向学生说明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目标;()进行学法指导,如诵读、多积累、学习鉴赏的方法、多动笔写等;()梳理初唐诗歌简史,了解盛唐诗歌的气象、分类,为诗歌鉴赏储备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第二学时 诗歌朗诵会 挑选自己喜欢的本单元诗歌,通过诵读品位

4、诗歌 第三、四学时 李白诗歌专题 体会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诗风 第五、六学时 杜甫诗歌专题 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情怀梳理初唐诗歌简史、 鉴赏课()重视诗歌的诵读;()在尊重诗歌,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进行鉴赏方法的指导;(新课改决不意味着无边无际的盲目地放,要有前提,要尊重阅读的规律与本质,自我的感悟与生成的前提是与文本、诗人展开对话,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诵读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2.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3.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用于

5、分析和理解作品。4.用评点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宏的初盛唐诗歌-导学案第一课时 初盛唐诗歌简介初唐、盛唐诗歌史介绍:第七学时 以杜甫旅夜书怀为例分析意象和意境1、掌握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的内涵,并能运用意象和意境来准确理解诗歌。2、掌握各类意境特点术语的表述,并能运用这些术语来鉴赏诗歌。第八学时 学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总结“月”的意象2、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第九学时 山水田园诗鉴赏第十学时 边塞诗鉴赏注:整体授课过程中还要穿插阅读课、作文课、练习课。第十学时结束后还有复习课1、掌握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的内涵,并能运用意象和意境来准确理解诗歌。

6、2、掌握各类意境特点术语的表述,并能运用这些术语来鉴赏诗歌。()向学生说明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目标;()进行学法指导,如诵读、多积累、学习鉴赏的方法、多动笔写等;()梳理初唐诗歌简史,为后面的诗歌鉴赏储备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第二学时 盛唐诗歌概述 了解盛唐诗歌的气象、分类第三学时 李白诗歌专题 六梳理初唐诗歌简史、 鉴赏课()重视诗歌的诵读;()在尊重诗歌,尊重作者的前提下进行鉴赏方法的指导;(新课改决不意味着无边无际的盲目地放,要有前提,要尊重阅读的规律与本质,自我的感悟与生成的前提是与文本、诗人展开对话,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自己的阅

7、读感受,在诵读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2.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3.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4.用评点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活动设计】本单元主要设计了诗歌朗诵会,且放在起始课之后,希望培养学生诵读吟咏的习惯,大致了解第一单元所学诗歌,初步感知初盛唐诗歌优美的意境,陶冶情操。第一板块 走近诗歌 开篇语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这样论诗:“诗。 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诗,如乐如歌;诗,如画如梦;

8、诗,如情如思 走近诗歌,让我们在诗意的国度,诗意的生活!资料平台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浪漫主义源头:楚辞战国后期 汉乐府诗两汉时期 古诗十九首魏晋时期 建安风骨魏晋时期 田园诗起始:陶渊明东晋末年 辉煌唐诗(初、盛、中、晚)唐朝 词的产生发展晚唐五代至两宋 元曲宋末元初二、唐诗发展脉络(请对应作者将第一单元诗歌按时间添空)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张若虚 ( )盛唐两大流派:边塞诗派高适( )、岑参、王昌龄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 )( )、孟浩然( )( )两大巨星:李白( )( )( )( )、杜甫( )( )( )( )(

9、 )中唐艺术创新: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贾岛内容现实(新乐府运动):元稹、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隐三、盛唐气象(一)盛唐诗的划定(713765) 盛唐时期的诗歌包括安史之乱后的十年。原因: 1、生活在盛唐的大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还活着,且创作更丰富。如李杜。 2、安史之乱后的十年的诗歌与乱前的诗歌相比虽有变化,但其总体风貌是一致的。(二)盛唐诗坛的新趋势1、面向外部世界。初唐诗歌发展的脉络是从宫廷御用转向个人抒情。盛唐诗歌普遍的主题是社会政治主题,盛唐诗歌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2、表现新的体验。即使是旧题材,也写出新体验

10、。如边塞诗。3、大眼光、大格局。初唐诗歌精细,盛唐诗歌阔大。(三)盛唐诗的风貌特点盛唐诗歌是唐诗的黄金时代,代表了唐诗的貌特点。盛唐诗歌之盛,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质量和韵度风貌上而不是指“量”。如果从时间跨度和作家、作品的数量上看,盛唐不及中唐。此时期的诗歌艺术水平高,同时具有可以称为“盛唐气象”的美学风貌。(四)“盛唐气象”的表现1、盛唐诗歌的两个时期:(以天宝后期为界)前期:表现为诗人具有投身社会和参与政治的热情,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自尊。以李白为代表。后期:表现为诗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暴露社会矛盾的勇气、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以杜甫为代表。2、具有“盛唐气象”的诗可以分为

11、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五)盛唐诗歌的分类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1、隐逸之风。读书山林、“走终南捷径”、隐居山川等。 2、漫游之风。其中名山大川是主要地之一。 3、贬谪。如柳宗元与“永州山水”。 4、佛道盛行。求仙拜佛到名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以生好入名山游。”(李白)5、陶谢田园山水诗为盛唐诗人提供了艺术借鉴,由模山范水而与自然融为一体,抒写情致。边塞诗1、边塞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 (1)战事频繁。卫国、拓边。主要在西北东北这一线上,南昭、吐蕃也有,但较少。(2)尚武之风,统治者鼓励建立军功。士人关心边塞战争。(3)入幕。如高适、岑参。(4)前代边塞诗的有益借鉴。敕勒川及杨炯、陈子昂的作品。2、盛唐边塞诗的时代色彩(1)总体风貌:气势雄浑、豪迈遒劲、慷慨而悲壮。(2)表现了士人昂扬向上的豪迈激情,以及对建立军功的渴望。阅 读感 知1、第一单元的诗歌中哪些句子能体现盛唐胸怀开朗、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请摘抄几句 2、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高度的自信和自尊,哪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