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反思(精选2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22432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雾凇》教学反思(精选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雾凇》教学反思(精选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雾凇》教学反思(精选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凇》教学反思(精选2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雾凇教学反思(精选2篇) ?雾凇教学反思1?雾凇一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表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作者对松花江畔的雾凇这一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奇观,以饱蘸赞美之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如诗如幻的语言,如银似雪的图景,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课文充斥了美育的、人文的因素,纵观全文内容,共三个自然段和两幅插图,有“雾凇奇景成因探索赞美奇观三局部构成。在讲授本课的时候我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感受作者笔下雾凇的壮美,二是了解雾凇形成的神奇。首先让学生抓住词语叙述出印象中雾凇的奇丽,让他们通过朗读自己去感悟美,再创设意境带着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反

2、复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品味,从中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到达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其次是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奇特的形成,第二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和“吉林雾凇形成的得天独厚条件比照,对吉林“过于饱和的水汽的奇大和零下30摄氏度的奇冷充沛了解,让学生知道吉林松花江畔特有的条件。在此根底上,再读文中描写雾气的语句,找到“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这些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后细细品

3、味,吉林松花江畔逐渐浓厚如仙境般的夜雾在学生的脑海中荡漾开来。雾凇形成过程的奇特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来理解“镀,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迟缓。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引出最后一句话,在反复吟诵中体会雾凇形成的迟缓、美丽和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惊叹、赞美之情。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虽然根本实现教学目标,但依然存在缺乏:课开始,当我让学生叙述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雾凇地美,美在何处学生说出了文中的词语,对词语的感悟却非常浅薄。是不是课前我让学生熟读课文,才导致他们现在回答下列问题的依据始终在文本,而不能跳出文本,从图中获得

4、直观体验呢看来,课外词汇量的积累与运用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项环节。我们都知道,充沛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答复;学生的答复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第一次读第二段,想吉林雾凇产生有哪些特有的条件第二次读第二段,体会吉林雾凇形成的神奇壮美。我觉得有拖沓、重复之嫌,显得零碎,如果能将两次目标整合,教学轨迹会更清晰一些。课后回想起来,是我在课前对教案的欲设,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沛、全面,因而在这一环节上来来

5、回回浪费了时间。在课件制作中,我搜集了雾凇形成的录象,如果再能看到发电站发电时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到雾凇的形成和美丽壮观的景象以及发电时水花四溅雾气蒸腾笼罩的场面,我想学生会更加深刻感受到雾凇形成过程的神奇与壮美。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雾凇教学反思2?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感悟课文语言,了解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体会“情动而辞发的写作微妙,品词语之精,赏雾凇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6、爱之情,也正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宗旨。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但由于学生没有见过雾凇,对雾凇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第一课时时,我让学生观看雾凇视频,初步感受雾凇的美。并通过第一自然段学习“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等词语,让学生图文结合,感受雾凇景观的奇特美。再通过“我们这有吗别的地方有吗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奇观一词的真正含义。“奇即是指吉林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正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教学第二课时时,在感悟雾凇形成的原因时,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7、围绕这句话,我让学生找出雾凇形成的两大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通过对“水汽其实指什么“过于饱和又表明什么让学生对“过于饱和的水汽能够充沛了解。在此根底上,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表明“过于饱和的水汽从哪来的句子。这样“弥漫、笼罩、淹没等词进入了学生的视线,细细品味,正是对“过于饱和水汽的有力表明。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这几个词,抓住“最初逐渐最后体会雾凇的形成的动态美,结合学生的读让学生感悟雾凇形成过程的迟缓,美中缺乏的是在悟读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学生在体会“迟缓“一词时有些困难。接着,是以三幅“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引出最后一句话,

8、再让学生配合图试着来背背最后两句话,这个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背诵的要求有些高,背诵的时候很吃力。课文第三小节,通过引读,出示“突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忽略了对重点词语“梨花的解释。最后,通过“描绘一幅雪景的小练笔结束整堂课。教学中我本想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雾凇的美丽与神奇。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担忧学生不能理解,使得整个课堂,教师的讲解多于学生的朗读。其次对学生的答复评价语较单一,应在多元化些,激励性再强些。对词的品析不够到位,忽略了“凝结、随风浮荡、笼罩、淹没等词的理解。教学语言不够简练,生活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对于缺乏之处加以改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