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224050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古诗词阅读与鉴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阅读与鉴赏 (各类题材诗已融进各个学案)特别知识清单(三)读懂古诗、知识必备()古诗题材、体裁四打古诗代诗经)(二)古诗结构1.古诗的一般结构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词上阕(片)首句渲染气氛写景(次)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片)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抒情(主)2.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结构起即起句。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承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是“起”的延伸、拓展。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是诗文的结尾,

2、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的总结,或议论,或抒情, 或寓情于景等。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3.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仗正对是指上下两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 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 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相对立。如鲁迅旧体诗自嘲颈联“横眉冷对千 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对待敌人与亲人的两种态度放在一起,对比 鲜明。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 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陆游游山西村颔联“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句说“疑无路”,

3、下句说“又一村”,语意上 形成上下承接,略有转折的语法关系。(三)古诗语言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与一般书面语,成为一种特异的语言形式,既遵 循语言规范,又时时欲超出语言规范。古诗语言的“变形”:在语言方面,建立格律以营造 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改变词性、改变词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常常是互文 见义。由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艺术效果;增加语言容量,以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 语言的启发性,以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但语言的“变形”都服从表情达意的目的,而非文 字游戏。古诗语言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诗家语(方式)内容解说示例改变词性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 常常改变

4、诗词中某些词语的 词性,以此来增强诗歌的表 现力。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 瓜洲),王维的“日色冷青松”(过 香积寺),诗句中的“绿”“冷”均 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绘景 状物,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 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改变词序诗人写诗,有时为了强调某 些意蕴,达到某种特殊的效 果,或出于格律等表达的需 要,故意改变某些词的顺序。 主要体现在主语后置、主宾 换位等方面。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妻妻鹦鹉洲。” “汉阳树”和“鹦鹉洲”为陈述对象(主语)后置。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 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光彩 生门户”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 为主兵换位。

5、省略压缩词语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 性,于是产生了省略现象, 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 下了想象空间。古诗省略主 要有以卜两个特点:答话 蕴含问话;意象组合。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言师米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 把诗歌精简压缩为二十字。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作者把多个意象直接拼合,表 达了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互文见义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具体诗词 中,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 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分单句互文和多句

6、互 文。单句互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意思应 是“主人与客人一起下马来到船上”。多句互文。如木兰诗中 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意思应是“在东市、西市买了骏马、 鞍鞯”。变换称谓古诗词中还有变换称谓的特征,即同一事物用多种称谓表示。如称战 争和战乱用“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等;称书信用 “鸿雁、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简、笺、札、尺牍”等;称 船用“扁舟、兰舟、画舫、檣、棹、橹、楫”等;称马用“玉骢、玉 鞭、征辔、鞍”等;称月亮用“婵娟、蟾宫、玉兔、素娥、嫦娥、银 阙、玉轮、玉环、清辉”等。二、方法路径(一)找准最直接的路径标题、情语和注释1读标题,挖信

7、息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其蕴含的信息有: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父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2抓情语,明主旨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 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阕。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类

8、型阐释示例显性词语指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 的词语,也叫“情感语”,多为 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 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 的方向和基调如“愁” “怨” “恨” “愤” “忧” “凄”“悲”“喜”“乐”“悔”“思”“怜”“ 泪”“闲”“怅”“怆”“孤”“独”“寂 寞”等词语隐性词语(1)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 词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却能 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词语 叫“景物语”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 两句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 点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 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2)表

9、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却” “惟” “仍” “又” “只”“徒” “空” “尚” “犹”等词语。如“雕栏 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犹”“只”二 字,将作者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无限怅 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3.读注释,明暗示诗后如果有注释,则注释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知晓这些信息,会对读懂诗歌有直接的 帮助。注释作用介绍作者,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暗示作者 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愤懑孤寂的深层原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曰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和相关诗句帮助读懂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链接他人评价暗示本诗的乙术特

10、色或思想内容(二)找准最稳妥的路径关键字词、景事情和尾句1抓关键字词,突破理解障碍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不能 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边读边思其义,力求还原诗 歌画面,迅速定位感情基调。抓关键字词,除了前面提到的“抓情语”外,还需推测难字,突破障碍。古诗语言本质 上是文言文,既然是文言文,我们完全可以用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去推断其中的疑难词 语。(推断实词的方法详见大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部分,此处不再赘述。)这里要特别注 意三类疑难词语:一是古今异义词。如元代白珽余杭四月首联“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中的“生

11、意”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这里是“生机”意。二是关键却又难以理解的词。如2019年全国I卷陈与义题许道宁画尾联“此中有佳 句,吟断不相关”中的“吟断”“不相关”是拦路虎。这时可结合上下文及题目内容穷幽探 微,“此中”指许道宁的画,且“有佳句”,则“吟断”意为“不断地吟诵佳句”,“不 相关”并非字面上的互不关联,应指“不能描述完美,不能描述准确”。又如2019年全国II 卷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中的“地”意思很模糊,很难捉摸,而 选择题 D 项,尽管此项不正确,但多少有助于对该字的理解。“地”有“台阶”意,即能从 容站脚的地方,再抽象一点解释就是指受恩惠的理由。三是古诗中的特殊词

12、语。如2015年全国I卷岑参发临洸将赴北庭留别尾联“勤王敢 道远”中的“敢”是个表反问的词,是“岂敢”意,而不是“敢”意。这样的词语还有 “肯”“可”“那”等。2抓景、事、情,推导诗歌主旨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 “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意 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还要注意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 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由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 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歌的主旨。3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

13、要读懂诗歌,除了把握关键字词,吃透景、事、情间的关系,还要多留心抒情性、议论 性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 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找准最能辅助的路径作者、题干和试题1作者辅助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 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 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 要从平

14、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 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王 维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而信奉 佛教,又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 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他多次被贬仍能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2题干辅助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 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诗 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3试题辅助高考古诗鉴赏第一题是选择题,它对读懂诗歌帮助极大,要把握好选项特点:四个选 项一般是按照诗句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信息量大,包括了内容、情感、语言、手法、 主旨等丰富信息;只有一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总之,如同文言文阅读 内容概括分析选择题一样,选项有 75%的内容是正确的。抓住它们,再加上自己的阅读理解, 读懂诗歌便已成竹在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