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1先秦时期,城市排水管道是方形和五角形。秦汉以后,出现圆形排水管道,并在管道接口处使用了一大一小套接接口技术,使接口处缝隙较小,此外,还在管道出口处设计了窨井,可定期清理泥沙等杂物。这些变化A得益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萌发B表明民众主导城市建设C使城市逐步成为科技文化中心D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2福建土楼(见下图)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专家们指出,“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土楼文化根植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是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对福建土楼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楼的
2、文化内涵源于古代的宗法制B土楼的文化内涵源于古代的分封制C福建土楼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D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3唐代长安城内像河流之类的地形因素对都城街道布局影响并不大,而北宋开封城内有些街道和河流并行,相互影响,形成了滨河街,构成了城内水陆交通网,开封城内整齐划一的街道逐渐变得自由随机。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出宋朝城市()A经济功能增强B布局趋于优化C管理更加细化D水路交通便捷4东汉时,“从城市分布的地域空间结构看,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五省区),其城市数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其次为淮河流域(约占14%);而
3、东南沿海分布最少。”这些城市网络和腹地从较为原始的几大经济区经过发展大体上形成了“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的十大城市经济区域。材料表明这时期()A城市体系等级序列逐步建立完善B各具特色的城乡区域经济区兴起C商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结构重组D草市的蓬勃发展以及市镇的兴起5汉书沟洫志记载:“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填淤肥美,民耕田之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表明影响人类定居的因素是()A自然环境B政治力量C社会经济D建筑技术6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
4、强化了市场管理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7下图为18世纪的武昌汉口鸟瞰图,此图可直接用于研究()A城市坊市分离制度的瓦解B长江流域商业巨镇的繁盛C“苏湖熟,天下足”的盛况D大运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8西递、宏村、平遥古城是我国南北方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选项描述的内容与三个文化遗产依次对应正确的是A“中国画里的乡村”、汪氏宗祠乐叙堂、中轴对称B“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胡氏宗祠敬爱堂、“桃花源里人家”C“中国画里的乡村”、“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神人共治D“桃花源里人家”、“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儒佛道“三教合一”9“云开闯阔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5、。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異”(xn)位。四合院体现了A体现了长幼有序的设计理念B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民居形式C主要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D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10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A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D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1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不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下列制度与该联所体现的
6、文化内涵相关联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士族制12中古时期西欧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阶层的合法身份,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这反映出A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C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对峙D封建领主势力遭到空前削弱13唐代长安宫殿形成一个专区,与城市其他地区分隔,并位于全城北部的中央;由于宫城位于北部,市被移至南部的住宅区内,使传统的面朝后市被倒过来:宗庙和社坛仍按传统,即左祖右社,在皇城内分布。这种设计反映出()A坊市分区制度瓦解B宫城市民距离拉近C儒学影响城市布局D营建城市形成制度14
7、唐宋以来,村落共同体的色彩日益浓厚,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村民的社区观念远重于国家的行政区观念。这一现象表明唐宋时期()A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B农村阶级矛盾消除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D阶层流动受到制约15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雅典城邦的领导人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城市对全世界的人都是开放的。”哲学家、作家、学者、艺术家等都跑到雅典来,在雅典,他们有广大的施展才能的
8、余地。雅典城的演剧、庆节、献祭等,都是一笔很大款额的开销,大部分是以“社会义务”的形式分摊给富裕的工商业者的。在城邦民主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和议事会出现的同时,市政公共建筑随之出现。市政广场是交流信息、参与市政议会和公民大会的“民众集会之所”。摘编自解光云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材料二当罗马帝国君临整个地中海世界之后,诸皇帝都根据希腊人的历史教训,采取了得到证明的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大量建立和发展城市。由当地上层人物实行城市自治,使其与帝国融为一体。阿里斯提德认为:“如果没有那些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事务并能为帝国收税的城市,罗马是不可能统治行省新组织起来的城市的第一项义务就是把城市青年送到军队里去
9、。”罗马帝国早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当罗马由于对外进行战争而需要征募新兵的时候,城市化受到的“鼓励尤甚”。古罗马的市政建筑追求整体和谐,强调中轴线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了宣扬皇权的伟大,各朝皇帝竞相营建大型建筑。摘编自段光达罗马帝国早期城市化运动的原因及特点(1)根据材料一,分析城市对古代雅典文化繁荣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帝国推动城市化的原因,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雅典城与古罗马城的规划所折射出的政治差异。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南宋择都之议(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宋金战争频繁,宋高宗与大臣商议行在之所,最终,高宗于绍兴八年下诏定都临安)(建炎三年)吕颐浩:“虏人
10、以骑兵取胜兼金人既渡浙江,必分遣轻骑追袭,今若车乘海舟以避狄,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建炎三年)卫肤敏:“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其地深远狭隘,欲以号令四方,恢复中原,难矣。”(绍兴六年)李纲:“臣愿先定驻跸之所。临安、平江皆泽国,福迫所据,非用武之地。子权宜且于建康,驻跸控引二浙,襟带江湖,漕运财谷,无不便利。使淮南有藩篱形势之固,然后建康可都。”摘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道临安志材料二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南宋选择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的利弊。(不得照抄原文)。参考答案:1D2B3A4B5C6D7B8D9D10B11A12C13C14C15D
11、16(1)(1)作用: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资源;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为古典文化繁荣的提供了物质基础;城邦民主政治权力机构提供了思想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2)(2)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吸取古代希腊人的教训;上层人物的配合;城市自治的推动;对外扩张和军事发展的需要;罗马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差异:雅典城市规则服务于民主政治,强调民主参与,罗马城市规划服务于帝国统治,强调中央集权;雅典城市规则宣扬开放和政治平等,罗马城市规划宣扬皇权伟大,多大型建筑。17利:政治:政治相对安定。经济:经济繁荣,提供较充足的财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地理:位于运河枢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不得分军事:临近海洋,便于转移(战略回旋空间较大,水网密布,有效阻止北方骑兵南下)。弊:政治:此前没有强盛的王朝定都临安;偏居一隅,不利于收复中原。经济: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突出;地少人多。军事: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难守。